陳門風范

陳家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家族,那里人才輩出,主要原因是他們有優秀的家風--德、學。

? ? ? 先說德吧,爺爺陳寔為人寬厚,在物質性的事上一般不會使勁的批評自己的孩子。有一次客人來陳寔家做客,陳寔讓孩子們煮飯,自己則是和客人談論,結果兄弟兩個在廚房偷偷地竊聽,煮飯時忘了放箅子,米掉進了水里,把飯煮成了粥。在錯把飯煮成粥后,陳寔并沒有急著批評孩子,而是問孩子聽到了什么,結果兄弟倆竟然七嘴八舌地把談話的內容全部說了出來。陳寔很高興。這個故事的原文是:賓客詣陳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與太丘論議,二人進火,俱委而竊聽。炊忘著箄,飯落釜中。太丘問:“炊何不餾?”元方、季方長跪曰:“大人與客語,乃俱竊聽,炊忘著箄,飯今成糜。”太丘曰:“爾頗有所識不?”對曰:“仿佛志之。”二子俱說,更相易奪,言無遺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飯也!”爸爸這樣行為還培養了孩子好學的習慣。

? ? ? 他們家族還很有學術,陳太丘和朋友相約同行,約定的時間在中午,過了中午朋友還沒有到,陳太丘不再等候他而離開了,陳太丘離開后朋友才到。元方當時年齡七歲,在門外玩耍。陳的朋友問元方:“你的父親在嗎?”元方回答道:“我父親等了您很久您卻還沒有到,已經離開了。”友人便生氣地說道:“真不是人!和別人相約同行,卻丟下別人先離開了。”元方說:“您與我父親約在正午,正午您沒到,就是不講信用;對著孩子罵父親,就是沒有禮貌。”朋友感到慚愧,下了車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走進家門不回頭看。陳紀這么小就會借著對方的漏洞反駁對方,你們說他歷不厲害?這個故事的原文是: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 ? ? 陳諶也是十分的厲害,在別人嫉妒父親的時候把父親比喻成了高山,深淵,巧妙的說出了自己的父親很有才。有位客人問陳季方:“令尊太丘長有哪些功勛和品德,因而在天下享有崇高的聲望?”季方說:“我父親好比生長在泰山一角的桂樹;上有萬丈高峰,下有深不可測的深淵;上受雨露澆灌,下受深泉滋潤。在這種情況下,桂樹怎么知道泰山有多高,深泉有多深呢!不知道有沒有功德啊!”而這個故事的原文是:客有問陳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樹生泰山之阿,上有萬仞之高,下有不測之深;上為甘露所沾,下為淵泉所潤。當斯之時,桂樹焉知泰山之高,淵泉之深?不知有功德與無也。”

? ? ? 陳門有這么優秀的家風,這個家族能不龐大嗎?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世說新語》里寫兒童聰慧機敏,家教良好,言行方正的小故事很多,《陳太丘與友期行》中的元方就是其中之一。請同學們做編...
    靈動語文閱讀 3,264評論 2 3
  • 東漢有一名以清高,有德行,而聞名于世的人。他就是陳寔,而又因曾任太丘縣長,故又稱陳太丘。陳氏家族,陳紀(...
    蕭以洛閱讀 645評論 0 4
  • 陳門是指魏晉時期陳寔一家共十一代,到陳茂先止。他們家前三代分別是陳寔、陳紀、陳諶、陳群和陳忠。陳氏一家的道...
    翰林奇談閱讀 877評論 2 5
  • 穎川的陳氏家族興起于東漢時期,流傳了十一代。陳寔陳門家族的第一代,陳寔與他的兩個兒子陳紀(字元方))和陳諶(字季方...
    范一丁閱讀 858評論 0 0
  • 朋友,你好 我是Tom,是這個社群的發起人。 首先,我得承認我是一個教育情結很重的人,一直認為教育對我而言是最重要...
    Tom教練閱讀 1,580評論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