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認可閱讀要從娃娃抓起,很多人巴不得自己的小孩子越早識字讀書越好。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意識到一個有趣的問題:小朋友們從目不識丁到看書識字,從大字不識幾個到讀書看報,這之間,都經歷了什么?
小朋友在具備基本靠譜的閱讀能力、成為一個基本合格的讀者之前,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的閱讀學習階段,也就是四步走:
第一個階段為“準備階段”。這一階段是從出生到六七歲。此時,小朋友身體良好,視力達標,智力正常且潛力巨大,正好是學習閱讀的準備期,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第二個階段,讀簡單讀物。小朋友的閱讀都是從看圖識字開始的,然后,識得詞組、能讀句子。就是在這個階段,發生了神奇的事情,在小朋友眼中,那些印在書面上的線條具有了特定的確切的意義,這是蘋果那是鴨梨,這是小貓那是小狗,這是爸爸那是媽媽,就是在一瞬間,小朋友明白了這些符號所包含的意思。認識文字,為他們的大腦認知打開了一道門。
第三個階段,學習積累詞匯。這個時候,小朋友會在閱讀的世界中摸索著前進,屬于剛剛邁出步子、還走不利索的階段。此時,一個個的生字詞就像是絆腳石,需要他們一個個的克服,跌倒了爬起來再繼續前進,甚至有時在一個地方連續跌倒。唯有經過這種摔打,才能深深地記住完全陌生的字詞。當然,有些小朋友好奇心強,會主動去學習生字詞,積極地拓展閱讀視野。
第四個階段,精進閱讀技巧。精進,即精練增進。該階段中,小朋友通過更頻繁的練習,閱讀更多書使自己的閱讀能力更加嫻熟。他們會理解一本書的含義,明白作者的觀點,甚至能分清楚兩本書之間主題的差異。
經歷過這四個階段之后,小朋友已基本成為優秀的讀者了。他們達到了在基礎閱讀層次上應當達到的標準、具備了相應的水平。他們可以看各種類別的讀物,各個領域的書籍,只不過還不能自如運用閱讀的能力,而且理解力上有所欠缺。但是,這已經是相當好了。這種閱讀上的良好勢頭,只需要繼續保持下去。
題外的話
然而,事實并非如此。要不然,為何那么多的成人會出現閱讀障礙?因為,在小朋友時期這個層次的閱讀上,是有老師作為輔助者,作為向導的,小朋友可以順利進行閱讀,哪怕是隨大流,也能取得不錯的成效。可是,當向更高層次的閱讀邁進時,沒有一個人不是孤身前行的,這是一場發現之旅,沒有能幫我們,除了我們自己。
參考資料:
《如何閱讀一本書》,[美]莫提默·J.艾德勒 查爾斯·范多倫 著,郝明義 朱衣 譯,商務印書館,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