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到底懂不懂何為正能量,何為負能量?

“正能量”是2013年度熱詞,如今依然深受熱捧。

因為身處自媒體盛行、雞湯段子泛濫的當下,每個人都渴望能被營養或改變。假如可以成立一門新式宗教,相信在信仰缺失的天朝,“正能量教”、“煲雞湯教”鐵定可趨之若鶩、隨徒者眾。至少正向激勵這種事,作為成本最低的廉價精神食糧之一,自然也會吸引不少人甘愿接受自我麻醉和自我催眠。

“正能量”本是出自英國物理學家狄拉克的量子電動力學理論的物理名詞,后又被英國心理學家理查德·懷斯曼源引至心理學領域,認為人的身體是一個能量場,可通過激發內在潛能使人重塑自我,展現出更自信、更愉悅、更有活力的一面。

也就是說,從實用主義角度界定,“正能量”代表著健康向上,樂觀積極的生活動力、情趣及品味。為人處事以“真性情”替代“厚黑學”,追求更為真誠、實在、信賴的人際關系;人生際遇以“我巨屌”“我牛逼”的銳意進取精神替代“我不行”“我慫逼”等退縮意識,旨在通過激勵,最大化實現個人價值和夢想。

若僅從上述層次解讀,正能量符合普世價值觀,沒理由反對,畢竟在已倍感不易的生活狀態中,受點正能量熏陶,煲點雞湯啜飲也沒什么不對。但問題是,一切事物都擁有正反兩個層面,正能量也不例外。對正能量極致推崇卻忽視它可能帶來的誤導效應,卻是不足取的。不要忘了,能量、能量,能自由轉化,才會被稱之為能量。

(1)正能量傳遞也是種“技巧”

心理學角度來看,正能量無非就是種情緒激勵手段,但激勵起來之后又如何呢?正能量發揮出功用的意義在于自我暗示,透過暗示打開心扉或去除心魔,以便達到平衡情感、凈化心靈的目的。凈化后的內心不論是暫時的還是長期的,在自我感受達成的情況下一般都會表現出陽光普照、歌舞升平的正向姿態,隨后再用樹立起來的這種積極態度踐行于日常生活之中,以實現自我價值提升或人際關系的改善。

但問題在于,正能量的傳遞方式并非一直是正向遞進的。同時,傳遞的接收方也不一定會完全認同你的能量輸出。說到這里,你可能會馬上想到東郭先生與蛇的寓言,東郭先生的“正能量”完全用錯了方向,無差別輸出正能量的方式也淪為千古笑柄,并被貫上“愚蠢”頭銜用于教育后輩“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對極惡者的憐憫,就是對自己的殘忍”等等,干脆再引用《羋月傳》中羋八子的一句臺詞:“除惡務盡”,你覺得這句話究竟是正能量還是負能量?

這就是所謂的正能量傳遞的技巧屬性,正能量既然要在現實和功利層面盡可能發揮出作用,就不可能沒有技巧原則。但具體該怎么做呢?無非就兩條。

原則一:激勵自己,善待他人。雞湯喝多少是你自己的事,但不要強迫別人也接受你的能量輻射,就算你是好意。問題是,有陽光的地方就有陰影,有正能量的地方也定會有負能量。你可以在吸收正能量后轉變為人處事風格,但不要指望你的親切、暖心、可人會收獲百分百認可。

原則二:主宰內心,懂得變通。借助正能量做出的自我改變(其實我更喜歡用“改善”),歸根結蒂改變的正是你情商的內在性。雖然正能量在輸出過程中挖掘和創造個人或他人的愉悅感,但也沒必要完全受正能量的挾持而遷就一些事務并令自己委屈。如果你的正能量輸出目的只單純為了討對方開心,以此換取他人對你的認可,那么你終將喪失個性,最后可能還會得不償失。

(2)正、負能量都屬于對事物的認知

進入這個話題的時候,你可能已經從上文中發現,如果正能量得不到認同,則很可能轉化為負能量。這就是傳說中的“黑化”(花千骨?)。

《道德經》云:“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也就是說宇宙中一切事物都有陰陽兩面,且陰中有陽,陽中生陰,成兩儀對沖,這正是八卦太極圖的意涵。再打個比方,屬于“刺激色”的紫是色譜中溫暖的紅和冷靜的藍所融合而成的。紫色既隱喻了永恒、神圣、優雅等優勢元素,同時也是孤獨、幽怨、迷信的刻畫色彩,使之富有鼓舞性的同時又兼具威脅性。

正能量基本也如出一轍,而且總伴隨著個人或群體“認知”改變。從仍在淌血的歐洲難民危機中就可以窺伺到這種情況,突尼斯、利比亞、敘利亞難民偷渡的悲慘境遇讓世界剜心而嘆,正能量的人道主義救援也隨之成為共識。但在不懂感恩的難民報怨環境不佳、不向他們提供清真食品,以及更為嚴重的恐怖襲擊事件發生之后,輿論也在發生逆轉,正、負交鋒,右傾思潮也愈演愈烈。

從楚王好細腰到楊貴妃豐腴為美,都證明正、負能量的情緒轉化并非一成不變。在這點上,沙赫特和辛格就曾提出過“情緒認知理論”,而且還做過一個非常著名的實驗:

他們給被試注射一種藥物,并告訴他們這是一種復合維生素,目的是測定這種新藥對視力的影響。但實際上注射的是腎上腺素和食鹽水。注射腎上腺素能引起心跳加快、血壓升高、手發抖、臉發熱等情緒生理反應。

被試分為三組:正確告知組、錯誤告知組和無告知組,分別給予不同的指示語。對于正確告知組,即告訴他們注射這種新藥會出現心跳加快、手發抖、臉發熱等反應。對于錯誤告知組,有意錯誤地告訴他們注射這種新藥可能無感覺、會發麻、發癢、頭痛等。對無告知組,主試什么也沒有告訴他們。注射食鹽水的所有被試都列為無告知組。

然后,人為地安排了兩種實驗情境;一種是欣快的環境,一種是憤怨的環境。所謂欣快的環境,是由主試的助手同被試一起唱歌、玩耍和跳舞。所謂憤怒的環境,是主試的助手當著被試的面對主試要他填寫的調查表表示極大的憤怒,不斷咒罵、斥責并把調查表撕得粉碎。實驗后,主試詢問被試當時的內心體驗。

結果錯誤告知組的反應最容易受助手的高興所感染,正確告知組的反應不容易受環境氣氛的影響,無告知組的反應則介于上述兩組之間。同樣,他們對憤怒的環境的反應也是一樣的。該實驗說明,注射腎上腺素雖然引起了典型的情緒喚醒狀態,但它的單獨作用不能引起人的情緒;同樣,環境因素也不能單獨決定人的情緒。在這里,認知對人的情緒的產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所以,這個結論產生了一個讓大部分人都很不爽的事實:越睿智高階、世事洞明的人群,越不屑用正能量來掌控自己,因為人家早對正能量了若指掌、諳熟于心了。

(3)負能量一樣是種潛在成長力量

先看幾句話:

只要是石頭,到哪里都不會發光的。

別減肥了,你丑不僅是因為胖。

若你的朋友每天生活都這么幸福,也就不會拍成照片傳到網上了。

面對這滿滿的負能量語句,我也只能表示“好有道理,我竟無言以對”了。正能量可能會讓人迷失,負能量卻可直掀現實的底褲。其實很多身罩負能量的人中,大智若愚者也并不鮮見,他們崇尚無為和不爭。在如今的社會里,沒有競爭意識的人很容易被社會埋汰,而他們那群人不僅不會被埋汰,反而閑逸自得,這是因為所處的環境不同,負能量反到成為守心而據的正能量輸出模式。

簡單來說,恐懼,不一定就是膽小。而是一種自我保護意識,面對強于自身數倍的敵人,不爭是種以退為進的策略。若非要強爭,進則遍體鱗傷,退則自取其辱,與其如此,不如索性不爭,不爭則天下莫能與之爭,這種明智也不能簡單歸納為負能量吧?因為面對猛虎你總得想辦法跑路,除非你想死的更有尊嚴一點。如果是這樣,我到也沒什么意見。

由此而言,退縮,有可能是謹慎;

忍讓,有可能是良善;

即便是絕望,也可能誘發置死地而后生的驚天一搏。

因此,單純的否定負能量也是欠妥的。

上文已經提到過正、負相生的道理。有時候你可能還會覺得,一些原本品性欠佳、虛偽詭詐之徒怎么就能冠冕堂皇化身為正能量的代表了呢?道理其實很簡單,正能量可以激發“好人”的拼搏意識,負能量同樣也可以激發“壞人”的不擇手段,當然,后者是要付出代價的,但你并不能說這些擁有負能量的主不努力。仇恨、嫉妒、報復也是一種強大的力量,雖然是暗黑系,但這種力量反而會讓努力的刺激性加倍,否則武俠、宮斗劇也拍不下去了。

所以,正確的享受正能量的勢態是:深呼吸,深呼吸,深呼吸,然后你突然發現自己飽了,辟谷還省一頓飯錢,真好!

???|.U@???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