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我就是那個二本院校出來的畢業生

圖片來源于網絡

01

不得不說,在這個社會,文憑對于一個人的重要性。盡管在校時,我們老師經常說,就像我們這所二流院校走出來的學生,依然是優秀的,之后總是舉例,千篇一律地說我們的一個直系學姐,在面試中過五關斬六將,打敗了眾多的競爭對手,其中還包括了研究生、北大、清華的學生。

我們是很敬佩那個學姐,但是,那也畢竟是少數,甚至只是個例。

去找工作的時候才發現,那么多的工作單位,不是需要工作經驗,就是需要有相關的實習經歷,不然就是985、211的優先。

一開始,斗志昂然,心心念念要找到自己心儀的工作,可是找了一天又一天,就沒有信心了。先擇業再就業,只能這樣。

現實有時候真的很無奈,你經歷其中,也才能真正明白過來人的說法。

無可奈何,卻又別無他法。

圖片來源于網絡

02

昨天晚上,和表妹聊天聊了一個多小時,聊完后,感觸頗多。

她打電話來,就是跟我訴苦,臨近畢業,壓力好大。

父母希望她能夠考個教師資格證,到時候考特崗或者是公務員,不讓她一畢業就去找工作。

可是她本意并非如此,她已經對考試恐懼了,幾個月來的司法考試的準備已經讓她身心疲憊,連報了考駕照的事情都停滯了,科三還沒有考。她很害怕再去考試,在成堆成堆的書籍和復習資料里埋頭苦干。

但是人生,不就是在不斷的嘗試中去成長嗎?試試又未嘗不可。

誰能夠保證,我們一開始考就能順利地考上了呢?這個世界上,比你優秀的人多了去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但是不試一試,我們又怎么知道結果呢?

我們沒有優秀名校的標簽,所以只能拼命讓自己擁有優秀畢業生的標簽。

圖片來源于網絡

03

從小,父母就經常會對我們說:“你一定要努力,你不努力就沒有書讀了。”于是,我很努力,我是膽子小的人,我害怕沒有書讀。

我繞過了幼兒園、又繞過了學前班,我就去上一年級,開始的時候,我被人嘲笑,說我不念學前班就跟到一年級來了。可是那沒辦法啊,我家窮,我年紀早就過了念學前班的年齡,即使我從一年級開始上,我還是比現在的很多大學畢業生年紀要大很多。

我努力,所以追趕上了。考到了縣里最好的初中,那所學校是我們小學好幾屆都考不上一個的優秀學校。

后來,我又考到了最好的高中,進了一個很好的班級,至今對我的影響還很大的班級。

可是,我還是沒能考上一個好的大學,考得比我姐還差。用我姐的話來說就是:“你每次都考上了最好的學校,可是卻考不上一間好的大學。”

想起我媽總是嘮叨的那句:“等你們都畢業出來工作了,就可以建房子了。”莫名,有點心酸,她總是朝朝暮暮地盼著我們有出息,盼著我們改變家境。

這些年,完全靠我爸一個人支撐著這個家,他的工作,除了過年前后的十幾天,再無休息,每天工作時間超過10個小時。下班后還要開著那輛騎了七八年的摩托車去載客,補貼家用,通常晚上不到11點都還沒回到家。

當你的肩上背負了太多的責任的時候,你才會發現,你根本就停不下來。一旦停下來,不知道后果是怎樣,也不敢想。

圖片來源于網絡

04

意識到我只是一個二流大學的學生,因此每當我的高中同學問起我在哪里念書時,我都會支支吾吾,那所學校不僅在曾經的同學老師眼里,就連在我眼里,都是不太好的學校。

沒辦法,陰差陽錯,我就是到了那所學校。

第一學年,懵懵懂懂就過去了,第二年,終究還是意識到了一些東西,開始努力。之后,拿了多次獎助學金、校外榮譽等各種獎勵,再加上做兼職打工的錢,終于實現了自給自足,不用家里寄錢。

可我還是感受到跟去了好學校的同學的差距,師資、同學、學校的各方面設備,就像我們說的:“連人家的飯堂和宿舍都比我們的高大尚許多。”

這就是差距,當別人總是那么驕傲地跟曾經的同學老師說自己學校的名字時,我也能躲在群里默默不出聲,漸漸地減少了與他們的聯系。

甚至,自己現在在做什么也很少透露,已經很久很久,我不再刷空間、不再刷朋友圈,我需要把那些時間轉為自己想要學的東西上面。

圖片來源于網絡

之前,有同學還特地微我,說我是不是已經杜絕一切網絡了,準備進行終身大事了。
我笑笑,打出了這幾個字“是呢,我要為‘終身大事’而做準備了。”

我也才終于明白了那句話“當你真正地為你的未來計劃而努力時,你是真的是沒有時間去昭告天下的。”

我愿意承認我與別人的差距,也知道自己的缺點,所以只能不動聲色地去努力,或許將來的某一天,才可以坐在跟名校學生在同等的位置上。

用一句感覺很有道理的話來結尾:

如今這世道入門靠文憑,生存靠本事,別人有背景,你要有背影。其實世界大得很呢,放心去飛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