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總有那么點問題,同學遂介紹一名老中醫,還說她們輔導員都在那看病。那時候的我,聽了校醫生的話,沒有去看那中醫。校醫生表示那中醫是老江湖,根本看不了什么病。
后來,快畢業了,還是去看了傳說中的老中醫。只是因為校醫生給我的方子已經不奏效了,而其他大醫院的醫生又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老中醫成了我最后的希望,不相信他我又還能信誰呢,反正這個病拖不得,而且得慢慢調。
從五月份到現在的十一月份,我有斷斷續續地去看過中醫,最近比較頻繁。那是一位70多歲的老人,帶著很厚的老花鏡,頭發稀稀拉拉地有點禿頂,一雙眼睛特別大。每次老中醫看我舌頭時,他的眼睛像嵌在一個玩具人偶的臉上,特別搞笑有趣。到底是年紀太大了,老中醫說話聲音比較小,且帶著方言,有時候聽他講話挺費勁的,他又不得不重復說一遍。診室里有兩個小姑涼幫忙,看起來像是正在讀中醫的兩名學生。每次病人來看病,她們都會提前詢問病人的基本情況,然后用筆記錄在稿紙上。如果病人一直來這看病,那他們的病歷就會一張張地粘起來,直到最后成為一個小本子的厚度,這就是病人的病歷。診室里有一個大柜子,每個格子里都擺著厚厚的一大摞病歷,完全無信息化的診所,手機微信只是用來掛號和咨詢的通訊工具。寫完基本信息的病歷稿紙會給老中醫看病時用,省去老中醫再次查問病人情況的環節,但是他仍會對照小姑涼寫的內容再次檢查病人的信息。接著就是看舌頭,最后就是把脈。相比較其他醫院的醫生,老中醫把脈時力度大些,且時不時地變動下位置。真想知道他把脈時到底看到了什么,是好還是不好。把完脈老中醫會再次看看上一次開的藥方,比較后開始寫藥單,當然這個藥并不便宜。私人診所,診費初診一百,復診五十。起初,會覺得這個診費包括藥費都太貴了,懷疑都點老江湖,但實際上整個看病過程中會發現他們看病很認真,很安靜,很關切病人身體狀況,所以那點疑心又慢慢地淡化了,特別是我這種,只是想找個地方,慢慢調理的人,沒有關系。
昨天看完老中醫回來的路上,我想起李笑來和羅胖都曾說過他們不相信中醫,還有老羅,這些我比較欣賞的人,都不相信中醫,可為什么呢,如果不相信中醫,那說明我現在的每半個月工資都白花了嗎?如果他們知道我的處境,知道老中醫確實治好了一批人,他們還會這樣說嗎?回到家,我立馬翻出了羅胖不信中醫的那期節目,認真聽了聽,看看下面的評論,原來羅胖不相信中醫的那套理論。誠然,那又怎么解釋中醫確實治好了人,盡管不排除中醫也毀了一些人,所謂的梁上灰,明眼人一看就是不科學的。
信不信又能怎樣,在自己周圍,力所能及的地方,找個能夠治病的地方,慢慢調理就行了。管他東風和北風,有時候事事都有鮮明立場反倒不一定好,僅個人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