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和好友聊起來為什么要讀女校。
女校的生活是簡單的,同時卻又極豐富。我所設想的,女校給一個女孩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和培養關于自己的東西。一直很相信一個人向內看的過程對成長來說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如果所處的環境讓人分心的因素太多,這個極具意義的過程便很有可能被忽略掉,畢竟人人都喜追逐新鮮的耀眼的事物,都愛別人的關注和贊美,但是自我修煉的過程卻是漫長甚至枯燥的。
女校教會一個女生為自己而活。形容女性的詞匯,比起溫柔,我更喜歡柔韌。沒有能力,沒有思想,沒有追求和熱情的女生,不可能展現出真正的溫柔。前段時間讀一篇文章講人們對“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誤讀,作者說“無”在這里用作動詞,意思是女子要有才氣,但并不以此炫耀,甚至咄咄逼人,這和大智若愚是一個道理。所以溫柔不是指沒有原則的好脾氣,而是指一個豐富的內涵和思想女生,雖然內心勇敢堅強,但卻選擇溫和包容,對別人抱有理解和同情心。女性更要有智慧。道理很簡單:不努力地豐富自己,不堅持自己的追求,就不會知道有一種活得更加精彩的可能。
不知不覺在女校當學姐當了近一學期了。想想還是挺奇怪的,大一一整年也就這么迷迷糊糊地過來了,毫不自知有什么改變,但是大二一來,聽到學妹們乖乖地叫那一聲“學姐,”才突然發現短短的兩學期還真是有分量。
怎么說呢?感覺步子穩多了,自信了。更多的更重要的是不那么迷茫了,看了很多想了很多以后,慢慢地就知道自己對人生的期待和目標是什么,也大概知道要怎么去做才不會遺憾了。
大四的學姐我們見到的時候不多,但是稍微交流就能強烈地感覺到她們身上那種充滿自己個人特質的氣質和魅力。要做一個這樣的女生其實不容易,課業優秀,談吐優雅,有自己的審美和風格,在不同的國家生活過,對未來有把握,說起自己感興趣的旅行和愛好眼睛會發光。女校為什么能夠培養出這樣的女生呢?我想很重要的是她潛移默化中告誡女孩子們的那條真理:不要吝嗇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自己身上,也許不久你就能收獲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