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彩禮熱議

最近一河北新娘“零彩禮”成網紅,引發網友熱議。我終日在家閑得無聊,一看見有這么熱鬧的一件事喧囂網絡,不湊個熱鬧對不起網費和電費。

所謂零彩禮就是一分錢也不要,這有什么新鮮的,我結婚的時候不但零彩禮,我還倒貼了呢。和他結婚,他給了我一枚金戒指,4.5克,當時金價好像是每克95元。我媽給了我5百元讓我交給他,我媽對我說別讓人家小看咱們。當然,那是三十年前了,和現在無法相提并論,但是我也是一個零彩禮新娘吧,即使在當時也屬于罕見。

就我的體會,我覺得不要彩禮有諸多好處:

其一,就像老舍在《柳家大院》里寫的:“就拿媳婦們說吧,娘家要是不使彩禮,她們一定少挨點揍,是不是?”說的太精彩了,如果男人想家暴,女人不該你不欠你,憑什么呀?

其二,不要彩禮的老婆在丈夫面前很硬氣,我又沒花你家一分錢,在婚姻中與你平起平坐理所當然,別拿大男子主義壓人一頭。我是誰呀?我是你家開明大度的女主而非女仆。

其三,我和你結婚是為了過好日子,不是好日子一天還沒過呢先把整個家庭陷入舉債為艱的水深火熱之中,無論什么時候也是既無內債又無外債使人活的最無憂無慮。

其四,經濟平等是婚姻中雙方制衡的法寶,零彩禮可以使女人在婚姻中獲得最大的幸福與自由。

其五,零彩禮的女人結婚是因為愛你情深深絕非圖你錢多多,有能力與你一起打拼有本事與你共同賺錢。你若想離婚最好先物色好一個零彩禮的女人,我若想離婚少廢話別磨嘰,說走就走沒有一根草把兒的良心債。

唉,說了半天也不過是一種發泄,誰能像我一樣活的這么明白這么二百五呢?

還沒結婚的時候,有一段時間住在單位的宿舍,我的室友是一個大美人,而且是個獨生女,她結婚的時候也是零彩禮。到了婆家一改在娘家的嬌生慣養,什么掃地擦桌洗鍋刷碗的活都要干,最讓她受不了的是每天早上的早點都是頭天晚上的剩飯,炒巴炒巴蒸巴蒸巴煮巴煮巴烤巴烤巴又上桌了。她吃不慣,婆婆讓她想想長征二萬五,紅軍戰士連草根樹皮都吃了,咱們現在吃的就是美味佳肴。

她回娘家把婆婆的話學了一遍,她媽說你婆婆這是輕賤咱們,就是因為她們家沒花錢娶了你,所以不把你當回事。

我聽了這話,當時心里就一動,原來不花錢娶的媳婦在婆家沒地位呀。哪知道等我結婚的時候也沒讓丈夫家里花錢,依他后來的表現,我還真覺得我有點賤,聯想到我媽讓我給他的500塊錢,這似乎把我們全家都給捎帶得變輕賤了,把尊貴拱手相讓,還真有點酸溜溜的味道,唉!

我國自古以來婚姻的締結,就有男方在婚姻約定初步達成時向女方贈送聘金、聘禮的習俗,這種聘金、聘禮俗稱“彩禮”。要說彩禮不好吧,它是習俗,都延續幾千年了。要說彩禮好吧,又讓那些家境貧寒的人家因為拿不起彩禮娶不起媳婦。尤其是農村攀比之風盛行,彩禮越要越多,真把男方一家壓得喘不過氣來。網上熱議零彩禮自然是一片叫好之聲,可是單憑叫好就能移風易俗改變彩禮越收越多的強大勢頭嗎?我看懸。

如果我家是個女孩,在她女大當嫁的時候,在其他條件都差不多的情況下,我首先考慮的是男方的家庭經濟狀況,即使有人告訴我這個男孩是個績優股,我也心懷憂慮,未來是一個未知,變故是一個常態,凡是寄希望于未來的事都不如眼前看到的真實,理想主義屬于含苞欲放現實主義才是碩果累累。

可是我家是個男孩,在他男大當婚的時候,我出了50萬給女方買了一輛車,說實在的真的很心疼。我兒子說這是給老丈人家一顆定心丸,要不人家憑什么把女兒嫁給自己呢?

事實上男方都愿意零彩禮,女方都希望重彩禮,純粹的愛情都是西邊的火燒云,再怎么瑰麗,轉瞬之間就被黑暗吞沒了。所以婚姻不是愛情,只是一紙契約給人們帶來的經濟利益,維持的好就是百年好合,維持不好就是一聲嘆息。

依我看如果不要婚姻只要愛情,還關彩禮什么事呀。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