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學期末的考試,老師和學生們瞬時間變得忙碌起來。老師為了讓學生們考個好的成績而加班加點,大容量的課堂上著,大密度的作業寫著。孩子們每晚作業寫到十點多,都算是早了。孩子們每天在燈下奮筆疾書:寫了語文,寫數學;寫了英語,背課文;寫了卷子,做網上作業app,一樣都不能少。少了哪樣老師們都不會輕易放過他,曰其名:為孩子負責。
不知這樣的教育,是在促進孩子的發展,還是在摧殘孩子?
作為老師,我明白大多數負責的老師會認為多布置點作業,是幫助孩子多鞏固,多練習,盡量讓所學知識掌握扎實。通過布置大量的題,讓孩子能達到熟練的程度,這也是一些家長和部分老師的普遍認識。
另有一類家長認為:一旦老師布置作業少,可能這些老師不負責任,抓得不緊,對孩子的學習不負責任等。以上兩種原因造就了現在的孩子們作業多的局面。有時題海戰術確實能起到臨時的好效果,短期看孩子們成績有所提高。
記得身邊的朋友說:xx學校孩子寫作業,寫到晚上1點多都是常事。期末考試,語文一百,數學98.7都是班中的后三名。我覺得不可思議,這樣的成績到底有多大的含金量?靠壓榨孩子們的健康得來的成績又有多大的意義?或許為了考上一所好點的學校,讓孩子們付出精力、時間刷題沒有錯,可經過長期不斷題海戰術和刷題的孩子后期的發展只會大打折扣,孩子的思維方式,因為刷題形式形成定式,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對于小學生來說,晚上做卷子、做練習題,可以說收效甚微。臨近考試,多所學校的體育課,美術課,音樂課都已停上,孩子們上一天高密度的課,他們已經是高負荷的運轉,孩子們也該歇歇了。回到家里再去做卷子效果差表現在:一是孩子不想做,身體接近透支,在學校孩子大腦一天都在運轉,回到家里,只想休息休息。而晚上的做卷子,做練習題,有很大一部分孩子都只是無根據的胡寫一氣,效果很差。二是孩子不會做,當孩子遇到比較難或者沒講過的題時,不會做就容易放在那里,要不就隨便寫亂寫。第二天老師收上來效果差,不盡如人意。
更有的老師放假兩三天,要布置兩三次作業,孩子們總也寫不完,最主要家長也總是檢查不完,每天被動的圍著孩子轉,所有的生活都以孩子為圓心畫圈,有部分家長還有自己的工作,需要完成,家長作為成人會煩,孩子同樣也會煩,不感興趣的事做起來就會收效甚微,
對于小學生我建議:
可以布置點基礎字詞的抄寫,經典句子、段落的默寫作業。這樣的作業通俗易懂,家長容易上手,便于家長輔導孩子。而簡單的字詞,默寫和抄寫,也可以鞏固當天所學,如果一件事大家有章可循,操作起來就會容易點,也會有所收獲。
在很多時候我們沒辦法改變別人,就只能改變自己。幫助孩子有重點地完成作業,鍛煉孩子思維方法才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