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都在很多文,但其實沒有用腦思考,那都是別人輸出的結果,對他自己很有用。而今天看到李笑來這篇文。我關注到一點:
用概念,邏輯、概率思考問題
比如他舉例:智商低下情商一流。不靠譜的地方太多,智商低下的人能夠情商一流的可能性有多大呢?再者,多想一想情商是什么,情商差是什么情況:腦力不夠所以思考不全面不深入,于是出現了意外的不良后果。這里就包含:邏輯、情商概念,概率。
安全預測未來的策略
如果某個道理客觀上確實是正確的,過去它是成立的,現在它還是成立的,那么,不出極大意外的話,將來它還是能夠成立的。
比如:做對事情永遠比把事情做對重要得多。
遇到貴人的原則
1.樂觀的人更容易成為他人的貴人;
2.貴人更容易遇到貴人;
3.能幫助他人進步的才是真正的貴人;
4.優秀的人,值得尊重的人更容易獲得幫助;
5.樂于分享的人更容易獲得幫助;
6.不給他人制造負擔的人更容易獲得幫助;
7.不恥于求助的人更容易獲得幫助;
8.求助的時候不宜用金錢作為回報,幫助他人的時候不宜收取金錢回報;
9.貴人不一定是牛人,牛人常常只不過是自顧自地牛,貴人不一樣,他們常常“以和為貴”,更懂得“獨貴貴不如眾貴貴”。
10.很多時候,人們的成功,源自于大量的人希望看到他成功。反過來,若是有大量的人不愿意看到某人成功,那么此人很難獲得所謂的“貴人相助”。
11.正在做正確事情的人,更容易獲得貴人相助,所謂得道多助,說的就是這個。
12.活在未來的人更容易遇到貴人,因為別人能在她的身上看到未來。
注意概念:
求助:并非低聲下氣、卑躬屈膝的行為,那是乞討。
求助:是一種交易,而且是更為隱蔽卻意義巨大的交易。(貴人之所以愿意幫你,是因為他已經看到你的價值,要么這種價值幫助他確立自己的價值,要么這種價值讓它看到未來的某種可能性---盡管并不確定)
每個人都生活在價值交換和價值集群之中,所有聰明的人都會為自己做兩件事:儲備人際價值、到人際價值高的地方去扎堆。這是每一個人的本能。從這個角度望過去,求助根本就不是討好的藝術,而是正確展示自我價值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