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欲勝人是種病


雄辯癥

??????????????????——王蒙

一位醫生向我介紹,他們在門診中接觸了一位雄辯癥病人。

醫生說:“ 請坐。“

病人說:"為什么要坐呢?難道你要剝奪我的不坐權嗎?”

醫生無可奈何,倒了一杯水,說:“請喝水吧。”

病人說:“這樣談問題是片面的,因而是荒謬的,并不是所有的水都能喝。例如你如果在水里摻上氰化鉀,這水就絕對不能喝。”

醫生說:“我這里并沒有放毒藥嘛。你放心!”

病人說:“誰說你放了毒藥呢?難道我誣告你放了毒藥?難道檢察院起訴書上說你放了毒藥?我沒說你放毒藥,而你說我說你放了毒藥,你這才是放了比毒藥還毒的毒藥!”

醫生毫無辦法,便嘆了一口氣,換一個話題說:“今天天氣不錯。”

病人說:“純粹胡說八道!你這里天氣不錯,并不等于全世界在今天都是好天氣。例如北極,今天天氣就很壞,刮著大風,漫漫長夜,冰山正在撞擊……”

醫生忍不住反駁說:“我們這里并不是北極嘛。”

病人說:”但你不應該否認北極的存在。你否認北極的存在,就是歪曲事實真相,就是別有用心。”

醫生說:“你走吧。”

病人說:“你無權命令我走。這里是醫院,不是公安機關,你不可能逮捕我,你不可能槍斃我。”

……經過多方調查,才知道病人當年參加過“梁效”的寫作班子,估計可能是一種后遺癥。

說話既需要理念,也需要方法。

有一種病叫“語欲勝人”,就是說話的時候,總是想勝過別人。這種人心理的路徑依賴,就是需要把現實生活切碎成無數個碎片,在每一個碎片里面獲得局部的戰爭的勝利,最后,就變成了失敗的人生。

他在每一個他發動的口頭戰役里頭,都取得了他認為的勝利。有時候他認為把別人給駁倒了,其實是別人不愿意理他了。他的溝通能力完全喪失了,而這種人往往覺得自己溝通能力還特強。

因為他很聰明,總能抓住別人語言的漏洞。其實這是抬杠的能力。在每一個事情上頭,他都能看出毛病出來,他要糾正你,他只要在場,他永遠站在真理的一方。這是一種對正確感的強迫癥,一旦患上這種心理疾病的話,那真的是很麻煩的。

有些家長和孩子說話的時候,就頗有此種癥狀;

辦公室里教師和學生個別談話,也常常顯示這種癥狀;

網上有些爭論,參與者常常犯了這種病。

夫妻之間溝通,尤其是高知夫妻之間的這種情況發生的概率更高。

有對博士夫妻,一次妻子分享說,一直以來夫妻之間關系都不是很好,直到有一次爭執過之后,她突然醒悟過來,他們彼此間爭論的話題和雙方根本沒有任何關系,只是為了爭出對錯,就這樣導致一次次不歡而散。

之后,先生有所改變,不再一味的批判,轉變了一種談話方式,基本語式就是“這個問題你說的都對,但是......”,目的還是為了證明自己某個觀點是對的。

同是爭論或辯論,“語欲勝人”癥有沒有診斷的辦法呢?

有。那就是看此人發言的宗旨是為了“解決問題”還是為了“壓倒別人”。

嚴肅的辯論者言談話語中總是滲透著一種意識——他想把問題搞清楚,他想解決這個問題。

而“語欲勝人”癥的患者沒有此種心態,他們對某個真實問題如何解決并無興趣,他們真正感興趣的東西是逞口舌之快,用氣勢壓倒你,說俏皮話挖苦你,挑小毛病讓你難堪,然后得到一種取勝的感覺。最能反映這種心態的情況是,他為了壓倒對方,不惜變換自己的基本論點,其實他們對問題本沒有定見,他們唯一的定見是“我必須取勝”。和這種人討論問題,是一種誤會,因為他本來就不是討論問題來了。

人的真正本領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而不是說話“噎人”。

“言為心聲”,我們不得不提防言語對我們的影響。

后記:2018年初隨想,2019慢慢總結出來反思一下吧。實際上當初整理這盤文章的時候,心中是有所指的。而此時僅僅只過了一年,看看當初的文字,看法已經有了很多變化。對于今天的我來說,沒有譴責,沒有所指,沒有教育,對他人的指向少了很多,更多的是對自己的提醒。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