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拯救我搭錯的神經?

我們怎樣看待這個世界,決定了我們是誰。我們看到的世界并不是真實的世界,而是自我認知的鏡像反射。

所以,我們本質上是一個蜘蛛,每一次經歷,就在認知的網上多拉出一道線,然后守在自己搭建的網里,生活。我們覺得世界,就是自己搭建的這個網。

馬太效應隨著時間的增長,雕刻著我們的網。

有的人的網最終搭成了巨型帝國,有的人的網輕的抵不住一片落葉。

看到這萬千種不同的網,不禁想追回到每個網的源頭,那第一條線第二條線是怎樣形成的?又怎樣決定了這個網的未來?

我們知道很多普遍正確的特點,比如,成功的人總是自信而開放,愿意花時間去了解任何不知道的新想法。抑郁的人總是自卑而敏感,任何不熟悉的新想法都看成是對自己的一次攻擊。

那又是什么樣的原因和事情導致了自信和自卑?

難道說,一個織壞的網只能一步步走向退化的過程嗎?有沒有帶來改變的力量來挽救我搭錯的神經?

可能,改變認知,是唯一的方法。

思維漏洞,是一個導致錯誤認知的原因。

我們的大腦并不喜歡思考,更喜歡抄襲,并衍生了抄襲心里更踏實的從眾心理。面對選擇,我們更多的是困惑而不是滿足于選擇的權利。周圍的朋友圈,極大程度的影響著我們是誰,以及做什么,盡管我們并不這么認為。錨定原則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我們對世界的判斷。

沒有比較,沒有傷害。然而人類的天性,就是比較,因為比較可以帶來認知。當你月入兩萬沾沾自喜的時候,看到秘書都月入五萬,便開始焦慮,盤算著自己月入五萬的可能。

如果我們沒有辦法離開羊群帶來的安慰感,那就選擇自己希望變成的一群羊,并和他們為伍。

更大的問題,我認為還不是來自于思維漏洞,而是元認知本身太低級。就好像,只有加減法的認知,無法想象微積分的世界能夠解決怎樣的問題。

想要更換搭錯的神經,先要找到搭錯的神經,實現認知升級。這本身需要獨立思考,任何照搬別人觀點的行為不會帶來認知升級。所謂升級,其實就是那個一拍大腿,“哎!我怎么早沒想到!”的這個過程。很顯然,這個過程不可能發生在外部,只能在自己的大腦里。

這個過程,沒有捷徑,只能一根神經一根神經的修正,雖然慢,但效果極其顯著。我們可以在很多事上偷懶,唯獨這一件事不能偷懶。然而事實總是相反,我們更喜歡拿來別人的想法,然后用盡力氣去實現它。

為什么會這樣?因為想法很難,大家自然會去排斥,趨向于尋找模板。

怎樣實現這個過程?輸入和輸出。

輸入能挑戰自己的觀點,用自己現有的認知去思考它,并把自己的理解輸出,偶有拍大腿的過程,就是認知升級的表現。

撼動一根搭錯的神經,絕對是世上最難的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