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的力量

電影《我在故宮修文物》全實景拍攝,向我們展示一件件殘缺破碎的文物經過技術人員一天天一年年的堅持修復,直到完美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全過程。

電影開始左一扇右一扇古老的門漸次打開,跟隨鏡頭,彎轉狹窄的小巷,斑駁陸離的墻,坑坑洼洼的地面,漸漸地進入一種歷史厚重感里。工人們迎著朝陽打卡,開始一天的工作,幾個專注修復文物的近鏡頭后,關上一道一道門,工人們踏著夕陽下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曾經青澀的少年只存在于照片里,如今已是滿頭華發,面對鏡頭,感慨時光易逝,轉眼就到了退休的年紀。

因為專精這一項技藝,如果需要他留下來,他說:一定會的!演員也即工作人員皆本色出演,沒有華麗麗的臺詞,沒有煽情的音樂,沒有夸張的特效,沒有震撼人心的故事情節。只有不斷重復的工作狀態和簡單的生活畫面,春夏秋冬,時光老去,人員更替,傳承不變,始終堅守。

電影里,人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要坐的住,這項工作是磨練人的耐性的,一定要坐的住!

有一次,我在感慨這段時間思維貧乏,腦筋總短路,舉筆半天不知寫啥,真是冷板凳難坐。小兒一本正經地敲著桌子說:"浮躁!"我"撲哧"笑出了聲,轉眼卻看到一臉嚴肅的小兒目光如炬地看著我。我立即意識到他不僅僅是模仿,也是看出了我想要放棄寫作的本質。

這兩個直擊心靈的字從一個孩子嘴里說出來比從一個長者嘴里說出來更具震撼力,我當時真有點羞的無地自容的感覺。他說的沒錯,我太浮躁,沒有沉下心來做事的信心與決心,看到別人在各個領域里駕輕就熟,信手拈來,總以為那是件容易的事,全然不想"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的道理,只看到別人成功后光鮮亮麗的一面,看不到別人為此付出的汗水與辛苦。寫作才剛開始,就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否則就沮喪難過想放棄。

電影里那些工作人員為修復文物一坐就是半天,一絲不茍,全心投入,連拍攝人員跟他們拉話,有時都不理,為微小的一處破損絞盡腦汁,嘗試各種方法,稍有不滿就完全重來,絕不湊合將就。在他們身上體現的是一種匠人精神。

幾十年重復著一件事情,那些文物都是靜止的,不能交流,不能改變,該是單調乏味的吧?但他們說修復成功就會有一種成就感,就是和最初的創造者最完美的心靈對話,因為這些都是有生命的東西,它承載了原作者的心思,傾注的情感,今人要做的就是穿越時空,拂去歷史的塵埃,與作者進行一次完美的交流,把他們的思想與智慧再次展現給世人。

我想他們是做到了。

電影里還有一個鏡頭反復出現:各個角度的天空。

相對于廣闊無邊的天空,故宮文物修復院的天地真的是太小了:一排低矮的平房,浸滿歲月的滄桑,墻破了,地塌了,幾只困在籠子里的鳥,一群被主人拋棄的流浪貓,他們和它們都被困囿于這一方小天地里。天空很藍,植物翠綠,鳥和貓活潑靈動,這一切又是那么的生機勃勃,意猶未盡。

一個已不太年輕的人對著鏡頭說:"這里和自己當初想象的差太遠了,故宮么,帝王家,肯定得高大上呀,來了才知道條件還很簡陋,許多修復都得靠手工、人工,自己在巷子里徘徊很久,可每次走到門口就又折回來了,現在看來,選擇留下來是對的。"他沒說為什么,但我想我是理解的。

跨出文物修復院的門檻,也許天空很廣闊,一畫成名也是有可能的,但那離自己的初衷越來越遠了。

人不能只活在當下,還得有詩和遠方,有內心堅守的東西。

此前,我因為意識到自己的寫作水平跟不上愛好的程度,便想通過認認真真的學習寫作方法與寫作技巧,提高自己駕馭文字的能力,提高說話、寫作的水平,最終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和人格修為,拓寬視野,豁達胸襟。

然而那次課程卻大講怎么運營自己的公眾號,這與我的初衷大相徑庭。我感覺我才剛剛學走路,老師卻已經要我們跑起來了。就我這樣的寫作水平、思想水平去開公眾號是要貽笑大方又誤人子弟的,讀者若是具有辨別力的智者,以后不會再關注我,若不是,則有可能被帶溝里。

我覺得所謂"公眾號"就不是寫給你個人看的,就不能只從個人喜好為出發點,最起碼得是三觀正的文章,才對得起受眾,對得起社會。

曾看過一篇文章叫《親愛的,別再穿便宜貨啦!》文章說退而求其次的消費都是浪費,因為"廉價的總是很快被拋棄"這話錯嗎?可能不算錯,我們對待昂貴的東西的確會高看會小心,那也不代表便宜的東西就不值得珍惜。

這個觀點還給人以站著說話不腰疼的感覺,要知道這個社會不是每個人都已過上隨心所欲買買買的生活,還有許多從早到晚辛辛苦苦工作卻換不來富足生活的人,你叫他們也不將就?

這么浮夸的觀點傳播下去,只能誤導一些不懂生活之艱辛的人更加浮躁。愛慕虛榮的啃老族就是一個例證。

維持生存是首要的,其次才是更好的生活。

個人認為穿著上便宜點將就點沒什么,只要做事不將就,對美好事物的追求不將就,他仍然是個不"便宜"的人。除非看他的人是個"只重衣衫不重人"的人。

有點扯遠了,我的意思是我喜歡讀書寫字,我就應該踏踏實實學習、勤勤懇懇練習,堅守初衷,不忘初心,而不要去想著那些急功近利的東西。

電影快結束的時候,一位老工人面對鏡頭喜滋滋地說:"馬上可能還有三個年輕人要來。"他的眼神充滿希望的光彩,他看到了傳承與堅守的力量!唯有這樣,傳統才不會被遺忘,被取代,被束之高閣,被淹沒在社會的洪流里。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文/早晚 初來學校實習的時候,我幫忙代課一年級。一年級上班的時候,發現一個叔叔很熱心。 他40來歲左右,平頭,背拱...
    早晚_WYY閱讀 160評論 0 0
  • 今年的寒時是有點長了,已經是三月底了,盆地內的蕓蕓眾生還沒有曬過幾天好太陽。即便如此,春天始終還是要來的,蓬勃的生...
    招財童子閱讀 288評論 0 2
  • [一] 當我望向車窗外,看著馬路邊的樹葉紛紛然飄落的時候,突然感受到一種肅秋的挽留,而這個季節,還不過只是干燥暴熱...
    TAE田毅閱讀 358評論 0 2
  • import Foundationprint("Hello,wold!")//var 變量值//let 常量值(不...
    namjui閱讀 371評論 0 0
  • 4月14日,各位翹首以盼的《速8》上映,周末影院已經被它承包,上映才三天,首日就以4億票房超過了《西游伏妖篇》,刷...
    保險一點閱讀 373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