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被一位前同事的電話吵醒了,聽著他低沉壓抑的訴說,我感覺他狀態很不好。
他跟我說:年終績效領導給他打得很差,他很郁悶,他問我是不是因為年中的時候他和領導鬧離職所以領導對他不抱希望了?
他問我他到底該不該離職?他說他現在工作就是混,沒意思,想離職想換崗換公司已經考慮了一兩年了,可就是沒有碰到特別好的選擇。
也有其他家公司向他伸出了橄欖枝,現在的公司和這些家新公司呢確實也各有利弊難以選擇?
已工作五六年的他不知道該如何選擇,就害怕一步錯、步步錯。
又是一個選擇的問題,每一個人不管是在學業中、職場上都會遇到的人生選擇岔路口。
我感覺他被這個岔路口給嚇壞了。
真的,嚇壞了,嚇掉了陽氣,好像變成了一個摳摳嗖嗖畏縮不前的苦悶中年人,覺得人生特別難,自己裹足不前特別痛苦,每天都很痛苦壓抑彷徨。
思緒拉回到三年前吧,那時候我面試這個小伙子的時候,他二十出頭,意氣風發。
他頗有自信的向我介紹自己的過往案例,其實這些案例在我看來也就一般般,但我們還是錄取了他。
為啥呢?看中的是他還算堅實的業務能力底子,坦誠合作的人品,還有他有自我驅動不斷學習向上的一股勁。
事實證明,我們沒有看錯他,小伙子在公司的培養和自身的努力下發展的很好,我們公司本身也是穩健發展,已逼近全國行業老大地位,所以現在才會有其他公司向他伸出了橄欖枝。
世事難料,就在前兩年,公司出現了一些調整和人事變動,他也被牽連分到了我認為不適合他的部門和崗位。
就這樣,他也開始陷入了人生的hard模式。他也試圖融入和適應新的職業方向,但是發現很難有所發展。
他按照當前領導的指示做事,但是就連他自己本身都不相信這些指令的正確性。
他就這樣在公司一天天的混著飄著,整個人也開始麻木混沌起來。
想改變卻又總覺得無力,16年年中的時候,他實在耐不住這樣鬼混的日子向領導提出了辭職。領導希望他留下,一起面對困難,同時給他提升了不少薪水。
就這樣,他被領導說服了,覺得收入也上去了,工作也穩定,自己何必瞎折騰呢?萬一下一個工作也不怎么樣呢?萬一下個工作還不如這邊呢?萬一,一步錯步步錯呢?
直到年終這個團隊里他得了最低績效。
這一記悶棍打得他不得不回過神來,看來“混”是不會自然解決問題的,被動等待似乎也無法迎來轉機,他開始又想離職。
你在一家大公司的溫床呆久了,想要改變是需要很大勇氣的。他痛苦的糾結各種選擇利弊,所以給我這個去年離職的悠閑主婦打來了求助電話。
導師模式開啟:
我讓他自己說出了每種選擇的利弊,說出了自己的規劃和定位。
在他訴說過程中,就會發現他自己其實是有傾向的。
但是,由于害怕“一步錯步步錯”,生怕自己一個選擇錯誤導致自己陷入萬劫不復之境,哪怕自己以后萬分努力也難以挽回。
他說:“畢竟你知道,有時候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他就在這場他認為至關重要的選擇中,不斷的糾結不斷的比較。在二十九歲這樣美好的年華,我沒有看到他更多專業上的深耕,卻看到他站在人生岔路口,不斷的懊惱躊躇徘徊不前。
他問我,姐,我該選哪條路啊?我好痛苦。
我說小伙子,你掉入了選擇的魔障。
我也不知道絕對客觀的來說那條路更好,那條路絕對萬無一失的更適合你。但是我知道,你思慮過重了。
一定程度的分析、比較和等待是理性,而過度耗時耗力的糾結則是浪費生命。
我不是上帝,你也不是上帝,再者說幾遍是上帝也不知道哪條路最好,畢竟不可控因素太多太多,但我知道,適度的思考、選擇和行動,愉快認真的面對生活是最重要的,是不變的真理,是普世通用的原則。
而選擇和努力哪個更重要?
沒有認真努力分析過局勢,就匆匆做選擇那是魯莽,對于那些人來說,選擇比努力重要?
過分糾結每一分利益,試圖掌握那些無常局勢變化而躊躇不前,那是選擇恐懼癥,對于他們,把拋在腦后的努力行動撿起來是當務之急。
所以你問我努力選擇哪個重要?我說這是一個偽命題。
選擇和努力,兩者就像DNA的兩頭般,螺旋攀升。
你努力了,就有判斷能力作出更好的選擇;你選擇了,你就開啟了更多務實努力的機會。
而這里面,最最重要的,其實是愉快平靜的讓你的螺旋攀升,綻放出生命之美。而不是久久的站在十字路口,惶惶度日。
我不是讓你倉促做出選擇,我是提醒你不要為選擇,過分的比較算計,凡事有個度,過度就是癡,癡會遮住你生命的喜樂。
他說聽完我的電話,他覺得豁然開朗,好像又重新找回了自己。
他說我雖然沒告訴他選哪條路,但他似乎已經知道了答案,看見了光明。
我說是啊,沒什么大不了的,沒有最佳的選擇,但是你可以變的更好更強去迎接各種不確定的未來。
未來不在外界選擇中找,它就是你自己。
Ps :最近迷上了貪食蛇游戲,有可以吃到巨無霸長度的無盡模式,還有激烈拼殺的對戰模式。我發現游戲就很人生一樣,如果你執著長度,你就老容易不經意的被殺死,還弄得自己疲憊痛苦不堪。相反你放松下來,抱著游戲本身的帶來的輕松樂趣去比賽,反而能取得更好的名次,更重要的,玩的更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