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段時間,看見一個很喜歡的博主回答了一個網友的提問,“人生短短幾十年,為什么會這樣無趣,每天按部就班的生活,幾十年的死循環,究竟意義是什么。”
博主用自己的母親將小事變有趣的例子回答了這個問題。正是這個例子,讓自己突想到自己的母親,于是也開始思考這個問題的答案。
? 在自己從小到大的成長中,父親是直接教育我的人,但我確實是受母親的影響較大,,我母親極少談論一些浮夸的大道理,但她卻以她對自己生活的態度影響我眼中生活。我母親常常會以“儀式”對待生活,因為人生短短幾十年,無限重復的生活,讓生活乏味,母親用這樣的儀式或許也是給予生活不同的意義。
? 記得小時候每年生日當天,我母親必定會帶我去拍一張照片,并且要標注日期,然后會邀請朋友,進行歡樂的慶祝,原以為每個人都是如此,后來才發現并不是,于是便問母親為何一定要這樣做,母親的回答是,拍照是為了正式記住這一天,你在這一天長大了。過生日是因為這本身就是值得高興的事情,所以當然需要也值得慶祝。當時并未細想,但是如今回憶才發現或許這句話是母親的態度。人生好長,每天工作,上班或者上學,三點一線,無限的循環也早已磨平了當初的期許,如果繼續這樣下去,而不加入一些東西,恐怕終這一生也就這樣乏味而無聊的過下去。可是,母親卻打破了這張循環,或者說她加入了自己的色彩。因為每天乏味的生活,所以她發現了有許多事情可以去銘記,于是便有了為紀念營造的儀式,有了第一件就有了第二件,第三件。。。。。。于是生活開始有了慶祝的理由,平常終于開始了不平常。
? 我們常常說,生活就是生下來活下去,可是現實那有這么簡單。活得乏味便會厭倦,厭倦便會悵惘,悵惘導致死胡同,死胡同解不開就只能繞回死亡。所以生活從來不是簡單的生下來活下去,而是生下來如何更好的活下去。如何更好的活下去?把生活過精彩,也是一種方式。如何精彩,把生活中看似平常的小事,賦予其意義,為這件事發自內心的高興,把一個高興的日子給予儀式,讓散漫的生活也莊嚴一次,把每一次成長當作自己人生的標志,為自己鼓掌并好好獎勵自己一番。如此,循環往復的生活也可以有其有趣的插曲。
? ? 究竟為何會無趣,因為大多數人把小事只當作了小事,把乏味視為平常。造物主設計了一個循環往復的生活,或許本身就是想讓我們把無聊過得有趣,按部就班的生活究竟意義是何,大概就是,在這樣的循環中尋找讓自己覺得趣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