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換機###
是一種基于MAC(網卡的硬件地址)識別,能完成封裝轉化數據包功能的網絡設備。 具有流量控制能力,主要用于組建局域網。例如:搭建一個公司網絡,一般會使用交換機。常見的交換機種類以及以太網交換機、光纖交換機等。
路由器###
是鏈接Internet中個局域網、廣域網的網絡設備。
它是網絡的樞紐,是組成關于網的一個重要成分,用于為數據包找到最合適的到達路徑。
區別有以下幾個方面:
(1)工作層次的不同。
OSI模型:交換機工作在鏈路層(工作原理比較簡單),路由器工作在網絡層(得到更多的協議,可以做更多理智的決策);
(2)數據轉發所依據的對象不同。
交換機:利用物理地址來確定轉發數據的目的地址,
路由器:利用IP地址來確定數據轉發的地址;
IP地址是軟件中實現的,描述的是設備所在的網絡,
物理地址一般指的MAC地址,它通常是硬件自帶,由網卡產生來分配,而且也已經固化到網卡中去,(一般來說不可更改,不過可以通過工具來修改機器的MAC地址),而IP地址則通常由網絡管理員或者系統自動分配。
(3)
傳統的交換機:只能夠分割沖突域,不能分割廣播域;由交換機連接的網段仍屬于同一個廣播域,廣播數據包會在交換機連接的所有網段上傳播,在某些情況下回導致通訊擁塞以及產生漏洞。
路由器:可以分割廣播域。連接到路由器上的網段會被分配成不同的廣播域,廣播數據不不不會穿過路由器。雖然第三層以上交換機具有VLAN功能,也可以分割廣播域,但是各子廣播之間是不能夠通訊交流的,他們之間的交流仍然需要路由器。
(4)交換機負責同一網段的通信,路由器負責不同網段的通信,
路由器提供了防火墻的服務,它僅僅轉發特定地址的數據包,不傳送不支持路由協議的數據包,也不傳送未知目標網絡數據包,從而可以防止廣播風暴。
引申:
集線器(Hub)與交換機的區別:
集線器實質上是一個中繼器,它與網卡、雙絞線等傳輸介質一樣,是數據通信系統中的設備。工作在OSI模型的物理層,對接收到的信號進行放大,同時把所有結點集中在以它為中心的結點上。
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不同:
(1)工作位置不同:
集線器工作在OSI模型的物理;集線器只是對數據的傳輸起到同步、放大和整形的作用,對數據傳輸中的短幀、碎片等無法進行有效的處理,不能保證數據傳輸的完整性和正確性,它類似于一個大的總線型局域網;
交換機工作在OSI模型的數據鏈路層;不但可以對數據的傳輸做到同步、放大、整形,而且可以過濾短幀、碎片,對封裝數據包進行轉發等。
(2)工作方式不同:
集線器:是一種廣播模式,當集線器的某個端口工作時,其他所有端口都能夠收聽到信息,容易產生廣播風暴,并且每一個時刻只有一個端口發送數據,而且集線器的安全性不好,所有的網卡都能夠接收到它所發的數據,只是非目的地網卡丟棄了信包。
交換機:交換機工作方式端對端的,也就是工作的時候只有發出請求的端口和目的端口之間相互響應而不影響其他端口,因此交換機能夠隔離沖突和有效地抑制廣播風暴。
(3)寬帶不同:
集線器:不管多少端口,集線器的所有端口都有共享一條帶寬,在同一時刻只能有兩個端口傳送數據,其他端口只能夠等待,同時集線器只能工作在半雙工模式下;
交換機:的每一個端口都有一條獨占的帶寬,當兩個端口工作時并不影響其他端口的工作,同時交換機不但可以工作在半雙工模式下而且工作全雙工模式下。
(4)性能不同:
交換機以MAC地址進行尋址,有一定的額外開銷,在數據流量小時,時延相對數據傳輸時間而言可能性較大;
集線器以廣播方式傳輸數據,流量小時性能下降不明顯,是用于共享總線型結構局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