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 王成》往事不堪回首

疲苶萬山間,路險天地窄。昨朝出崖谷,豁達平原陌。

這段川端康成《雪國》一般的文字,是清王鴻緒寫的《過平原飲董默庵前輩宅》的開頭。

雖然在德州北部也有一些起伏地形,用萬山形容就太夸張了。行路也根本談不上險峻。

所以,王鴻緒應(yīng)該是由南向北,自泰山群峰中走出,來到了魯西北黃河沖積平原上。

考察王鴻緒的經(jīng)歷,旅行時間大致可以定為康熙二十八年,他服父喪期滿返回北京;而董訥因為被政敵彈劾,也由兩江總督的位置退了下來,回到了平原縣老家。

兩個人都有共同的敵人,康熙養(yǎng)的瘋狗郭琇,就在王鴻緒回到北京后,郭琇又咬了王鴻緒一口,說他受賄結(jié)黨,這本來就是康熙放出的煙霧彈,所以不了了之。

但是,康熙二十八年,董訥和王鴻緒肯定過得比較郁悶了。

于是,有董訥請王到家里吃飯一事。

席間主要談?wù)摰木褪嵌G的境況,王用自己同樣的遭遇來剖析時局,安慰董。

蒲松齡的《聊齋志異》里,寫了董訥和他兒子兩篇,還寫了故家子王成以及喬秀才的丑女兒,一共四篇涉及平原縣。

故家子王成的祖父王柬之是明衡王府的女婿,如果不是顏值超高被王女看上,則是出自平原王姓世家,門當戶對。

于是查了一下平原王氏,在明初還真出了兩個進士和若干舉人,到了明末,貢生都沒有一個。

清初順康時期,王家依舊沒出啥人才,直至乾隆時期,才有了兩個貢生。

我在《王成孵化九萬倍收益回報》里說明末王家秀才水平差,湊熱鬧可以,顯示真才實干就不見蹤影了。

這么說是有證據(jù)的。

萬歷和乾隆兩朝,平原都修了縣志,參與編寫的人員里,沒一個姓王的。

萬歷版縣志是在萬歷十八年開始修訂的。

距修志時間不遠,萬歷二十三年,平原縣東南十五里,有一座遠近聞名的千年古剎經(jīng)歷了十年維修,煥然一新,刻碑銘文以紀之,里面記錄下的十一個秀才里有五個姓王。

看來佛祖沒有保佑他們的科舉成績。

查縣志,《藝文志》里有兩個王氏子弟存在。

一篇是濟南人谷繼宗寫的表揚稿——《王鳳孝行詩》。也許是“鳳”字,影印得不是很清晰。

谷在嘉靖十一年任宜興知縣,卒于任。他此前雙目失明,在章丘李開先家治病,病好后上任。

如此推算,王鳳最晚也是嘉靖年間人物了。

另一篇是臨清人謝榛的《送王理卿歸平原》。

謝死于萬歷三年,主要生活在嘉靖時期,所以,王理卿也應(yīng)該是同期人物。

謝的這首詩寫得還不錯,所以就復述于此,以供觀賞。

“春來三日君即歸,長安陌上車塵飛。

滄州有約自知晚,白雁多情相見稀。

千里還應(yīng)嘆萍梗,一樽誰更采芳菲。

平原舊侶論心處,肯向天邊望少微。”

天熱,王成到村外周氏故園殘存的亭子里納涼。

園指園林,別墅,不在城內(nèi),距城亦不能太遠。所以,王成所在的村子應(yīng)該在平原縣城邊上。

王成在北京掙到大錢后(六百兩銀子),回平原買了三百畝地,可見他們村周邊地價不貴。

周家修別墅,買地應(yīng)該沒花幾個錢。

查縣志,無論鄉(xiāng)賢志還是選舉志,竟然周家在平原比王家還沒存在感。

既然地便宜,也許是來平原做官經(jīng)商的某人修建的也不一定。

成化初年,周密任知縣。

隆慶年間有縣丞周瓔,歲貢生,和蒲松齡同一學歷,安徽定遠人。

萬歷二十三年四月前上任的知縣姓周,名汝觀,浙江鄞縣人;縣丞也姓周,名成文,吏員出身,福建建寧人。

四個人中,感覺縣丞修別墅的可能性小;周密年代久遠,周汝觀建園可能性比較大。

周汝觀之前萬歷朝22年里,平原縣前后任命了9個知縣,每個知縣干不到兩年半,自周開始,13年里任命了3位知縣,平均任職周期到了4.3年,差不多延長了一倍。

所以,周汝觀有心情修個別墅。

周汝觀,舉人出身,在《山東通志》和《平原縣志》里,都是以詩而留名的。

《平原縣志》里詩最多的是董訥,其次就是周汝觀。

董家號稱以詩文傳家,董子思凝,孫元度都有詩才,在縣志藝文志里,思凝留下了3組詩,元度才長詩1首。

周汝觀多少首呢?

11。

這里有平原八景題詩5首,憑吊平原歷史遺跡和人物5首,唯一一首詩《乙亥歲饑秋郊即事》二首。

標題讓我們知道直到萬歷二十六年秋,周汝觀還在平原擔任知縣。

由詩歌的標題可以看出,周喜歡游山玩水,去過劉備先主廟,到過顏魯公祠,把平原轉(zhuǎn)了個遍。

要說賑災(zāi)周汝觀就束手無策了,他詩中寫道:“拯救暫無策,臨風淚一揮。”

鬧饑荒,知縣大人就到縣城郊外轉(zhuǎn)了轉(zhuǎn)。

寫詩兩首。

完了。

也許,順便到別墅小住。登樓,陽臺上,看周遭景色,“佇立望南北,平沙晝欲昏。”可以得出結(jié)論,知縣大人心情不好。

為以后別墅廢棄埋下了伏筆。

按我看他的詩才也很一般,之所以選了那么多首,都是因為和平原的歷史高度相關(guān),適合錄入縣志之故也。

周汝觀官運尚可。

從基層干到了中層。

周汝觀的毛筆字寫得別具一格,遠看,會誤以為是龐中華的鋼筆字。里面,他自稱四明寅第周汝觀,明字都寫成“目月”。有一方印章銘“司寇印”。

原來,他后來做過南京刑部郎中。

萬歷三十六年,周汝觀升為云南糧儲道副使。

萬歷四十年,以云南參議身份病退。

做官的能力上去了,詩就沒見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

  • 從遠處跑出來趕公交的少女,踮著腳尖看站牌的老人,互相親吻對方的甜蜜情侶,溜著并不好看的小狗的大媽,路邊叼著煙看著手...
    MOKY莫閱讀 298評論 0 0
  • Allow 用來mock某個方法的調(diào)用 Expect 期望某個方法被調(diào)用 這里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希望MyPlace...
    臻有一撲閱讀 581評論 1 1
  • 大學畢業(yè)后、發(fā)現(xiàn)自己真的是長大了,不是因為年來、不是因為家庭、只是各種事情夾在一起。知道自己有時候還是會撒嬌、叛逆...
    水工閱讀 190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