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培訓報不報?

任何一個擺上市面的培訓機構(gòu)都無所謂好與壞,值得與否,判斷的標準在你自己,要看你自己,想得到什么,能得到什么。



圖片來自網(wǎng)絡


昨晚臨睡前,收到一封好友發(fā)的“晚來書”,對我近期公眾號內(nèi)容的可取與不足之處做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從知道我做公眾號以來,她便給我及時的鼓勵與鞭策,讓我這個做事經(jīng)常“三分鐘熱度”的沖動派,真正重視起寫公眾號這件事情。

這位好友識于一年前,一個英語口語培訓機構(gòu)。一年來我們真正朝夕相處的時間只有在機構(gòu)的那短暫的六天。何以僅通過那六天的相處,就能讓一個“萍水相逢”的考研黨,抽出寶貴的復習時間,來一遍遍地讀我淺顯生澀的文章,并給出一份又一份長度不亞于我文章的分析?


在短暫且自戀地把這些歸功于我閃光的人品過后,我開始考慮促成這份惺惺相惜的友誼的最初原因——口語培訓機構(gòu)。


01


提起培訓機構(gòu),我首先想到的不是教育,而是錢,畢竟在我長大的那個小地方,連普通的課外輔導班一個假期的收費就夠我小半學期的一日三餐,更別提某東方,某某英語的什么夏令營,冬令營了。

在上大學之前,“守財奴”一樣的我對培訓機構(gòu),內(nèi)心是很拒絕的。一次有口語培訓機構(gòu)來學校宣傳,室友在英語課上因為“土味發(fā)音”被群嘲,抱著一顆要跟口語死磕到底的心去聽該機構(gòu)的公講,我為了不去上自習課,抱著一顆看熱鬧的心陪她去聽:捧場可以,交錢沒門!


然而人生就是這樣一個不斷打臉的過程:當公講的男老師一張嘴,一口流利到跟看美劇一樣的口語瞬間讓人折服,畢竟學了這么多年英語,聽了無數(shù)老師方言味明顯的Chinglish,從未聽過如此順耳的English;當他用漢語翻譯之前說的英語,提到自己大學的專業(yè)是美術(shù)時,我已經(jīng)想報名了;當他說到臺下的我們對培訓機構(gòu)持有的偏見時,一句“學習吧,錢沒了;不學吧,前途沒了”,好吧,為了我的前途,室友你帶的錢夠我倆報名嗎?

沖動過后,我就后悔了,這培訓課一環(huán)套一環(huán),反正錢收不完。但老師提到,只要在每期培訓結(jié)束后的考核中拿到第一,就有一千起價的獎金時,我眼睛又亮了起來,為了撈回本,我也得上哪!


就這樣,在以“撈本第一,學習第二”的目的驅(qū)使之下,踏上了一條像“進了傳銷”似的口語不歸路。


02


我只想跟你談錢,你卻跟我談感情。


在第一期口語培訓課上,我仿佛把大學幾年的勤奮都給透支了,連續(xù)兩周早起晚睡還搭上中午吃飯的空,去攻克發(fā)音。幾個年輕的老師給我們一個個菜鳥不厭其煩地糾正,有幾個“z,c,s”發(fā)不清楚的同學看得我都來氣,都不知道老師們哪來的耐性,硬是在學英語的路上幫他們提高了普通話水平。

兩周過后,雖然第一沒拿上,但嗓子啞掉了,嘴也破了,沒人相信是練英語練的;腿也廢了,作業(yè)敷衍了事,被罰了五百個深蹲;哭得妝也花了,老師們教完這一輪,就該去下一所學校了;敢站在人前演講了,老師不止一次地叫我上臺出過丑了;愛去學英語了,小伙伴們可是一起“受過罪”的戰(zhàn)友們啊。


師者,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受業(yè)解惑的老師我遇見過不少,可傳道的老師,我能想到的,只有他們。


第一期的課程讓人感觸,感動,也讓我收獲了意料之外的友誼和英語結(jié)果,卻仍未洗凈我的目的不純。東拼西湊借夠錢去上為期八天的第二期課,第一天面對一教室來自各地不同高校的學生,聽著他們的流利地道,鎮(zhèn)靜自若的英語自我介紹,我就知道,我回去后要吃多久的饅頭配烏江榨菜了。

因為是第二期課的新學員,繁重的作業(yè)在十二點之前根本就做不完,怕影響室友休息,我就去當時上課住處的大廳里寫,每晚不管我寫到幾點,都有不同的老師陪著,我只覺得他們至于嗎?穿高跟鞋站著上一天課多累啊,不去休息看我寫作業(yè),怕我抄嗎?這么管學生,怪不得每個女老師皮膚都不怎么好,男老師都有點油膩呢。


結(jié)課前兩天,一個偶然,老師叫我上臺分享我徒步旅行的經(jīng)歷,因為她知道我的這段經(jīng)歷,借錢上課也是因為我把該學習的錢拿去穿越大戈壁了,為說服老師讓我晚一點再去上第二期的課,我隨口扯了個淡,說穿越大戈壁是我的“使命”,如果不去做,我每天夜里都睡不好覺。

我分享完下臺后,老師提起當初的情景,她說,我說服她的最終理由,就是“使命”二字,因為她放棄別的機會,進一個培訓機構(gòu)去當講師,也是她的使命。之后老師提到了自己當講師的整個過程與心路歷程,我沒有聽得很仔細,可是一低頭,看見她紅腫的腳,眼淚突然就止不住了,我實在想不到,除了使命感,還有什么能讓這些未來可期的年輕人,投入到這種既遭人質(zhì)疑,工資又沒有很高,還要一年到頭四處奔波,最后累出一身職業(yè)病的教育行業(yè)?


那次的眼淚,徹底洗凈了我的動機。

我懷著極高的熱情與期待去復訓了一次又一次,得到的遠比我付出的多。得到最多的就是和不同人的友誼,寫“晚來書”的好友就是其中一個。


03

所有事情,如何看待,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因為自己受益匪淺,所以我向周圍人極力推薦,希望他們也能獲得我所收獲的一切。

然而熱情有時會蒙蔽人的雙眼,很多人抱著極高的期待花錢去上培訓課,結(jié)果卻不如人意,回來反問我為什么沒有我描述的那么好,為什么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結(jié)果?


我在關(guān)照培訓機構(gòu)現(xiàn)狀,反思自身時,意識到:一切的關(guān)鍵都是我們自身,任何一個擺上市面的培訓機構(gòu)都無所謂好與壞,值得與否,判斷的標準在我們自己,要看我們自己,想得到什么,能得到什么。想得到,需要自己先給出去,才可談能得到。


想得到一個好的學習結(jié)果,不僅需要老師幫助,更重要的是自身的努力;想得到友誼,自己要先給別人接近我們的機會;想得到人生經(jīng)驗,就要拋棄“反正都是雞湯”的否定心態(tài)……

至于最后得到什么,付出的已經(jīng)足夠,剩下的都是錦上添花。


大學給了人足夠的自由,我們要做什么,時間和金錢怎么支配,自己可以做一定的主。當然大學也給了人足夠的失落與孤獨,從高中緊張的學習與凝聚力很強的團體中走出來,大學“大路朝天,各走一邊”的狀態(tài)可能會給很多人不適感,這個時候,各種校外培訓機構(gòu)實則給我們提供了某種平臺,一個找到“同路人”的平臺。不管這些機構(gòu)教什么,我們總是會相對容易在其中找到和自己志趣相投的朋友,因為我們來這里的初心,大同小異;我們能跟著機構(gòu)上課到最后,是因為這里“販賣”的三觀,我們認同。


校外培訓機構(gòu)報不報?

有錢就報。

有付出的準備就報。

圖片來自網(wǎng)絡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

  • 午后的陽光無比精確的透過白紗與墻壁之間的縫隙,涌進這間昏暗的小屋。那微不足道光線在這漆黑中逐漸被吞噬,整個屋子都變...
    廣電1702B李俊虎閱讀 268評論 0 0
  • 我和我的“影子” ——“影子”老師陪伴記 ...
    愛若絲閱讀 465評論 0 0
  • 當一件名牌衣服就能決定你的神態(tài)的時候,當一個包包就能決定你是自信還是不自信的時候,你就已經(jīng)完蛋了。因為你生命的質(zhì)量...
    普拉噠閱讀 170評論 0 0
  • 作者:周將 這里荒蕪寸草不生 后來你來這走了一遭 奇跡般萬物生長 這里是我的心 PS:這首詩我喜歡倒著讀。
    二冬_8510閱讀 795評論 2 1
  • 看網(wǎng)友說過一件很有趣的事:如果是一個人去吃海底撈,服務生會在孤獨食客的對面放一只小熊娃娃來陪伴他。 說這事有趣,源...
    不畏將就閱讀 236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