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1
再漫長的假期,也有結束的一天;
再熱鬧的春節,也有冷清的一天;
再美麗的煙花,也有逝去的時候。
年味還未散去,車站卻早已擠滿了離鄉的人兒……
今天是初六,長假馬上就要結束了,朋友也漸漸地回到自己工作的城市,開始新的旅途。
相聚的時間總是那么短,而離別的時間又是那么長,假期的時間還沒讓我完全釋放心里的思念。
車站的鳴笛聲已經想起,朋友們,在遠方請多多保重。
2
其實我一點也不喜歡車站這個地方,因為它見證了太多的相聚離別,見證了太多酸甜苦辣,見證了太多的笑容與淚水……
朋友說,他每次離別都不會告訴自己的朋友,而是選擇靜靜地離開,因為知道車站的告別是什么滋味,其實彼此心里都是不舍的,然后等到上了車之后再告訴朋友,即使這樣很容易遭到朋友的一番訓斥。
當我在車站的時候,看見很多人都推著行李箱,親人朋友都來送別,那種滋味是不好受的。
我不是一個內心強大的人,其實在情感方面我是特別脆弱的,可能有時候一件小小的東西就會觸發心中那一抹淡淡的憂傷。但是即使如此,我還是會去送一送朋友,微笑著與他們告別,雖然他們上了車之后,心里難受悲傷,但是畢竟離別后相隔兩地,又要很長時間后才能相見,所以無論如何愿你們都安好。
3
今年我18歲,也算是一個成年人了。6月一場考試之后,我也將踏上不一樣的征途,前方的路是什么樣子,我不得而知。
我上的高中,在全縣來說,算是比較低等的,但是離家比較近,節省了很多東西,也沒有思家情懷,反而有種想要出去的感覺。
我的一些朋友去了一些比較好的學校,但是離家比較遠,不得不寄宿,有時候總會跟我傾訴說“想家,想回家”,有時候我也特別慶幸自己讀書離家近。
一些朋友已經沒有讀書,在廣州打工賺錢,有時候也總會跟我說“特別想家”。
是啊!外面的世界再溫暖也沒有家溫暖,外面的世界再美也沒有家鄉美。
4
我有一個朋友,跑去了相隔萬里的省份讀書,即使在省內也能讀到差不多的學校。
那時候我問他,為什么不選擇離家比較近的學校?這樣回家就容易了。
他笑了笑說,家固然好,但是在家呆久了,也想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啊!
他回答的特別簡單,但是卻很有道理,我聯系到了自己。
我的幾個比較好的朋友大都沒有讀書了,到外面打工,一年回來也就一兩次。
而我現在還在讀書,他們有時候會羨慕我在家讀書的生活,而我有時候也會羨慕他們在外拼搏的日子,可以看到更美的風景。
在外面漂泊的人想回家,在家的人想出去漂泊。
一個唯念工作室的大學生問我說,你知道為什么離開孕育自己多年的家鄉,到千里之外的異地去拼搏?
我想了想說,為了看到更美的風景吧!為了成為更好的人。
他發了一個微笑說,那為什么要看到更美的風景?
我一時語塞。
他說,其實換做誰,誰都不愿意離開自己的朋友,離開自己的親人,到一個跟自己從來就沒有任何關系的地方漂泊。你說的沒錯,有時候局限于一個地方,我們就像是井底之蛙,思想好像永遠都在這個井里,只有跳出這個井,我們才能看見更美的風景。而我們之所以想看到更遠的風景,說到底就是為了生活。也許我們此時此刻離開,就是為了以后更好的相聚。
他說的一點也沒錯,其實就是為了生活。
有時候我就特別想出去走走 看看外面的世界,見見不一樣的風景,去遇見不一樣的人。
我記得幾年前的時候,經濟還沒有這么發達,看新聞報道很多人沒有回家過年,我那時候總是再想,為什么不回家,這些人真沒有道德情操。
后來逐漸長大,有些人他不是不想回家,而是不能回家,有時候過年還加班,請假又不允許,只能跟父母朋友打電話道平安。特別是鎮守在邊關的戰士,常年為了邊境的安全,可能好幾年才回一次家。
5
在離別的時候,我見過很多人都充滿了不舍,上車那一刻,有些人笑著祝福,有些人哭著流淚。
初六那天晚上,朋友上車后,我沉默不語,被動自帶悲傷buff,我在我們的群里發了“保重”兩個字,祝他們一路順風。那天晚上我心情不好,不知道在想什么,也沒有心情做什么事情,有些朋友私信我,我也沒有怎么回復。
朋友說,是不是覺得今年沒有以前那么傷感?
我點了一下頭。
他說,因為習慣了。
是的!一年幾次相聚離別,心中難免抑制不住悲傷。可是當我們逐漸長大,逐漸成熟,漸漸地就習慣了。其實人的一生都在相聚,都在離別。
對于我們來說,相聚離別是人生的一個過程,人這輩子都是孤單的。而離別,能讓我們更加珍惜陪伴。而一次又一次的離別,不為別的,只為了以后能夠更好的相聚,為了以后能夠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為了以后能夠擁有足夠保護愛人的翅膀。
我相信,我們一定會變得越來越好,然后一輩子都不要分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