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平北京城

? 每個城市都存在著一些土生土長的土著,他們就像是這座城市里的“老奶媽”,熟知著這里的上至百年下至身后大事小事。這還不算什么,當他們說起被共享的城市的時候,才真正展現出“老奶媽”的一面!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抱怨的聲音就像是裹腳布,不僅僅是長的問題。這不,一群“老奶媽”又罵上他們的城市道路被一群天南海北的異鄉人擠成了露天停車場。

? 我想我說到這里,你大抵猜出這所城市的名字了,那就是我們的首都之城——北京。其實說到北京,人們第一反應就是這里是個人才廣聚紅燈酒綠的大都市,這兒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而你們都錯了,你們忘記了考慮北京的老奶媽們了!步入晚年的50和60后也許會認為這是我們的恥辱!正當年的70和80后也許會認為這是我們的悲哀!我們紅色的城墻變成了廢墟,我們起居的胡同變成了景點,我們的藍天白云久久未曾謀面!這不是我們的北京,我們的北京躲去哪里了!

? 這些天我溜達在北京的大街也好小巷也罷,一張嘴就撲面而來的尾氣和人們呼出的二氧化碳縈繞在我的呼吸系統。雖然北京是我除了家鄉之外最久居的城市,但這些年來給我的感覺從未發生改變:我聽到的口音越來越多,到達目的地的時間越來越長,我小白鞋上的腳印也越來越富有藝術感。

? 如今,我找到一條早已被商業化的胡同里的一家雙皮奶店,不解吧,咖啡廳里安靜已經被少年的嬉鬧和中年的商務電話以及老年的叨逼匯集一起而顯得雞犬不寧。而我就帶上耳機聽著久石讓大叔的輕旋律輕輕敲打著我的鍵盤靜坐在窗邊。就算這樣,我還是在檢閱著每秒鐘都不同,不足五米寬的小路上行人向我激射來的的目光。

? 就在這時,一位一手一個蒙著黑色呢子布鳥籠的老人正低著頭在機械運動人流中穿行和躲避的,搖曳的出現在我窗前并迅速的消失在人海中。在日后的聊天當中(第二日我又見到了他,而這次我沒有讓他再閃現閃失,而是請他去擼串喝啤酒)使我深深的感覺到,這些土生土長的北京爺爺丟失了一口一個“小爺我”的風范,和馬路上穿行的異鄉人相比反而他們更像是異鄉人,他們熟悉的北京已經不是只有幾條大街和無數條胡同組成北京,他們熟悉的北京已經不是四合院而是一片一片的高樓大廈。等他們老了的那一天,可能真的就像電視劇里演的那樣,去買個菜回頭就不認識回家的路了!

? 雖然我不是北京人,但是我鐘愛著北京城里朱紅色的城墻和綠樹成蔭的胡同。我想城墻在許多年前被建筑時一定預料不到今天要被禁錮在pm2.5值爆表的灰色之中。胡同在許多年前被隔端出來時也一定不情愿在今天失去樹蔭的庇護還得每天被莫不相識的過路人踩在腳下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 這兩天下雪了,干冷的寒風吹空了馬龍上的車水,屋頂的瓦片上被一層潔白的雪覆蓋著,故宮城里的朱紅色在和白色結合的同時,北京回到了北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6年11月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