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在上班高峰期搭乘地鐵高峰線,故事多多。忽然意識到擠地鐵這事兒,智慧和力氣,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在深圳北站換乘費時 20 分鐘,其中步行 5 分鐘,因人流管控等待 15 分鐘。管控措施當然就是讓人們繞著看不見頭的蛇形路線行走,將 10 米長的直線距離拉伸為百米,延長了人流進入站臺的時間。以下是我的手繪圖,請不要嫌棄:
終于輪到自己所排的隊伍被放行進入下一個站臺,迎面駛來的地鐵車廂烏壓壓一片塞滿了人。
換乘站上下客流量極大,如果上去后只坐一兩站就下車,那么從一開始就得把自己固定在車門邊以方便下車。如果要坐很多站下車,就要拼命擠到車廂中間位置,這樣才不會被停靠的每一站進出人流折磨得一遍又一遍。
車門在開合三次后終于成功關上,此刻被困在車廂里的乘客們就像一塊壓縮餅干,因地鐵啟停形成慣性又整齊劃一的前俯后仰。
我的四肢已經無法動彈,卻能感覺到有人拿手指頂著我的后背以釋放一些空間,而我也只有在不得已的時候才會伸手擦過他人的嘴角來握住扶手。
接下來的兩個站無人下車,可車門外卻堆滿了人。厲害點的乘客會拼命擠上來,總會成功一兩個,而此刻我們這塊壓縮餅干也變得更緊實了。因為我親眼看到面前已經貼住車門的女士身型被神力推上車的男士又擠薄了一層。
從第三站開始終于有人下車,此刻感覺身后不斷有汩汩力量涌出,如果腳力不堅定,肯定被帶出了門外。
等到我下車的市民中心站就不用擔心了,因為這也是一個上下客流高峰點。任由“先遣部隊”沖出閘門帶出道路空間,我跟著人流也就自然下了車。
可還是不能松懈,只有快步沖到手扶電梯上的臺階站穩了才能按時上到地面一層出站臺,而慢一步則被從各節車廂涌出的人們堵在電梯外好幾圈,說不定十分鐘后你都沒能摸到電梯扶手。
我自己還總結了一些高峰期擠地鐵守則,包括但不限于:
1、別穿涼鞋、高跟鞋擠地鐵。因為你不知道下一刻踩你的是高跟鞋還是漢子腳。
2、記住哪些車廂正對電梯口,上車后就往哪個車廂鉆,以便在停站開門時做到無縫對接。
3、記住到達站是開啟哪邊車門,提前占位以免誤時。(地鐵廣播所說的“右邊車門開啟”或者“左邊車門開啟”的方位基礎是列車行進方向。
4、減少手提物,抓力不牢的話很容易就看不到它原來的模樣了。
這就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