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關于Anita的一段往事

前文提道,我是在倫敦認識的風荷,Anita和風荷的交集是, 當然,她二人有許多的不同處,首先國籍膚色都不同,性格更是大相徑庭;而交集是,我們都住在Southfield的修道院里,這樣結下的一段緣。

我自2007年踏上倫敦的土地至今已有8年,終于在8年之后有機會將德國攝影師Anita Marianne Itoman Patience Okoro的作品在草臺咖啡館二樓沿著廊道被梅雨浸透的一面墻上集中展出,(8年前我怎么也不會想到自己竟然在南下塘開了這樣一間設計咖啡館,小展亦摻雜著若干張我的攝影在里面),這一個系列的照片,我本人和我的設計(藝術)作品“TUBE STOOLS”是作為被拍攝對象出現在Anita的鏡頭里:倫敦人稱他們的地鐵為“管道”,即TUBE,我每天在地底穿行,即以之為靈感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學習時創作出了一個雕塑系列。拍攝的源起和背后的故事有如下筆記為證:

我一直好奇,究竟外國人是怎么看中國和中國文化?

我去過的地方,似乎倫敦的中國城最大,其它上了規模的有比利時的安特衛普和荷蘭的鹿特丹與阿姆斯特丹,阿姆斯特丹的中國城雖然不大,只有一條主街,但卻是我見過的唯一一處建有寺廟的中國城。剛來倫敦進到中國城是有陌生的感覺的,雖然這里有比其它地方更多的華人臉孔,更多的紅顏色,常年掛著燈籠,到處是中國餐館,可就是怪怪的,跟進了戲園子似的。據說英國的媒體也在批判說倫敦中國城并沒有反映出一個真實的中國文化的形象,這話我同意,但英國人究竟又對真實的中國了解有多少呢?反過來說,中國人有沒有做一些努力去呈現一個更接近真實的中國城形象?或者說,其實目前的中國城也許就是在倫敦的最真實的中國城,替換掉了文化背景的中國城如孤島,異化若此也是無可奈何的事。

我來自德國的好友Anita在倫敦學攝影,我們的相識自然而然,因為同住一幢公寓里。開始時我連她名字也記不住的,卻先是記住了這個人,誰都不會忽視她,她笑起來整幢樓都顫抖,爽朗而肆無忌憚。她笑聲的響亮尤其在STRUAN HOUSE,這個房東是修女的公寓樓里更被放大。而我是小心羞澀的中國人,尤其剛到倫敦,對身邊的一切都很沒有安全感。

后來漸漸知道Anita的身世,她母親出生在德國北部水邊的一個城市Bremen,父親卻是非洲尼日利亞黑人,母親18歲就嫁給了父親,隨父親一路顛簸到非洲,后又輾轉回到德國。Anita說她父親非常聰明,我見過她雙親的照片,她有一位看起來開明豁達的母親。今年26歲的Anita曾在美國讀書,在首飾設計公司實習過,在餐館打過工,喜歡畫畫,自己動手做過包包,她原本的專業是社會學,心里頭不太滿足,如今選擇了在倫敦就讀社會學與攝影結合的課程。這個女孩,遺傳了非洲人的熱烈和激情,德國人的理性與敏銳,和她相處,不由會常被她感染,為她看事物不浮于表面深入探索本質而訝異。

一次吃早餐,我們聊到一些瑣事,我說中國有一句俗語“墻內開花墻外香”,她瞪大了眼睛,說這話很有意思,因為幾乎可以聞到花香了,又說道,德國有類似的話,叫“別人家院子里的草更綠”。當我又說“君子之交淡如水”時,她眼瞪得更大了,“Very good, very good.”表情若有所思,這令我反思自己的文化,很多時候中國人是從完整的情境,通過最普通的自然之物去表達深刻的意義的。

我和Anita經常會有熱烈的討論,她雖不是設計師,但攝影師與設計師之間的對話完全沒有任何障礙,相反,她常常帶給我意想不到的靈感。在英國,我平均每月都會有新項目在進行,我會告訴她自己目前的想法如何,項目進行到怎樣的階段,她則從她不同的文化視角提出觀點,并毫不吝嗇由衷的支持與積極的評價,令我內心里非常感激,也感激上蒼賜予我英倫學習機會的同時又給了我一位知己,一段永遠的友誼。

Anita自己也不間斷地做著不同的課題,她的許多作品得到導師的贊賞,但就在我臨近結束學習時,她學期末的最后一個關于中國的項目研究遇到挫折,我說你選了這個來做是因為認識了我,可這對你太困難了,因為你從未到過中國。她目前無法踏上中國的土地,只好竭盡全力去跑中國城,接近中國學生,中國商人……她項目的標題拗口,令我至今感覺模糊不定,大致的內容是:

中國城不是真實的中國,許多中國的東西正在廉價售出,中國人如此不理智地廉價售賣自己的文化,而這種文化又其實并非真正的中國文化,由此影響到許多國外的設計師在做著濫用中國文化的愚蠢設計,這種設計反過來又會誤導更多的外國人定義中國文化……

是不是很多的曲折?我和我的作品曾作為她的模特被拍,我們很瘋狂地在大年初一帶著作品乘地鐵從Southfield到中國城這樣拍了一路,她甚至說,你講講有關你作品的想法,我錄下你的聲音,作為我攝影作品的一部分。于是我用我尚顯蹩腳的英文大致寫下了下面一些內容:

About the China Town:

Since the first time I visited the China Town in London,

there was something I felt either familiar or strange.

The red color is everywhere,

usually we do not use a lot of red except during traditional festivals.

Chinese food is delicious,

but most food seems being changed a little bit...

The Chinese culture is twisted and exaggerated here.

About design:

I saw a lot of stuffs related to the Chinese culture.

Foreign designers directly combine Chinese symbols,

such as Chinese characters,

they sometimes write wrong words;

or Chinese images,

they use the images of history of Chinese Qing Dynasty.

Is this because there are too many stupid, easygoing designers who do something without careful research

orthere are too many people here who believe this is the true China,

or Chinese people are doing wrong things that mislead here people's impression?……

Anita最終沒有在我離開前完成這個項目,她心中一定是藏著許多的疑問的,我的疑問不會比她更少,她終有一天會來到中國,到時不知她又有什么樣的想法和作品呈現?……

Anita的攝影作品會在相當長的時間段內展出,照片墻面有異常美麗的梅雨季留下的痕跡,感謝面包爸爸三伏天的汗水辛勞,全力協助我做這件極微小之事,歡迎喜歡草臺的你們前來駐足觀賞,透過照片想象這樣一段美好的異國往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2016年末開始,北京霧霾一直爆表,PM2.5高達500多,有人問毒死你個王八犢子英文怎么說?答:Welcome ...
    就愛優閑閱讀 10,365評論 0 1
  • QQ戲好多,每天提醒我我跟誰誰成為好友幾年幾年就算了,又推薦共同好友,我跟她為什么不是好友我們心里沒點 數么
    臘肉青團閱讀 155評論 0 0
  • 我查了好久要學什么樂器 不想白花錢 哎,電子琴太大了 陶笛要嘴吹 我就想彈彈琴 怎么辦,該怎么選
    戲精w閱讀 112評論 0 0
  • Ubuntu 14.04更換內核比Debian7更快速,只需要幾步。 一.查看當前系統內核 uname -r 二....
    佳境001閱讀 7,247評論 0 0
  • 現在每天晚上都要陪玩和陪睡。小家伙似乎已經很依賴我了,到了夜幕降臨的時候,就要往我身上撲。從來都沒想過,會有一個人...
    快快媽媽育兒說閱讀 293評論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