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4/1,2021
天黑,到三坊七巷。
老榕樹垂須,街燈加溫和的夜風,一個美好的夜晚。
也沒非常商業化。還是有點特色的。
當地美食:
佛跳墻。當地人說,只有外地人才吃。
肉燕,好吃的,而且很有創意。
鼎邊糊。家常。
花生湯。名不虛傳。普通食材好味道。
魚丸。這個確實不驚艷。
吃到肉燕、魚丸、花生湯、姜母鴨、海蠣煎。
平平無奇,又很文雅。
閩江,馬尾船政博物館。
馬尾,閩江兩條分支匯合,江面寬廣。
博物館依山而建,中空,很有特色。
最開始的馬尾船政包括造船、造飛機、學堂,1866年創辦,感覺很像美國的Naval Academy。
令人期待的是,遺址目前正在全面整修中。
福州船政學堂對于中國海防有多重要,請看下圖。不知看官從第幾張開始,會淚目。
第一張:
載洵,您真的不是一般的尷尬……
第二張:
第三張:
看到最右一列,我淚目了。
第四張:
第五張:
接下來,船政的課程:
船政建造的艦艇:
第一艘千萬噸巡洋艦,揚武號。
第一艘鐵甲,開濟號。
參加甲午海戰,擊傷日艦的平遠號,兩千噸鋼甲。
船政造船的生產部門:
桐梓的四字校訓。
民國三十年,著名的海軍救國論。
作者為一十四歲海軍新生,劉和謙。
1894,通濟號艦艇舵輪。
已難得一見的,克虜伯舢板炮。
致遠艦高級軍官合影,中間是鄧世昌。
清末留英海軍軍官。
是的,船政還能造飛機的。
據傳,這是鄧世昌殉國前的話。
回顧國之舊事,哭著走出來,口罩打濕。
馬尾船政博物館,推介給所有人。
這里不僅是制造業的故事,不僅是海軍的故事,是一個國家不斷失敗,不斷探索的故事。無論什么時候,失敗中的堅持都是最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