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1957年,凌寶兒父親被打入監(jiān)獄,
背著黑五類身份,她從廣東前往香港謀生。
在香港無親無故,找工作還需人擔保,
無奈之下,她嫁給了九龍貧民周驛尚。
很快,她和周驛尚生下兩女一子。
畢業(yè)于廣州師范大學的凌寶兒,
引用《滕王閣序》的“雄州霧列,俊采星馳”一句,
給兒子取了一個俊俏的名字——周星馳。
周星馳與母親
02
一家五口擠在一間木板房里,
睡的是“上下鋪”的架子床,
偶爾吃頓豉油撈飯,都覺得是天下美味。
星仔三歲那年,母親帶他去看電影。
“星仔指著前排大喊:‘媽媽,爸爸在那里!’
我往前一看,發(fā)現(xiàn)丈夫與一名女子在一起。”
凌寶兒無法忍受風流成性的周驛尚,
終于在吵吵鬧鬧四年后離了婚。
跟著媽媽的星仔從此過得更清苦了。
那時,他最喜歡趴在窗邊,
觀察窮人區(qū)草根階層的市井生活。
星仔的命運似乎已經可以預見——他也會成為其中的一名屌絲。
03
小時候,星馳最大的特點就是害羞。
媽媽帶他出去吃飯,只要有外人在,
他就會用菜單擋住臉,羞羞答答地吃完一餐飯。
“我害怕別人看著我,看著我講話。”
這種內向害羞的性格至今不曾改變,
所以他最怕做現(xiàn)場類、綜藝類節(jié)目:
“攝影機一打開,導演一喊準備,
他自然的表情就會立馬變得僵直,
兩只手輪番在一只紙杯子上倒換著,
桌子下的雙腿不停地變換方式交疊,
最后就叉在一邊上下抖個不停。”
如此內向害羞的星仔,9歲那年,
卻突然瘋子般異想天開——想做演員。
04
那一年,他看了電影《唐山大兄》。
血管里的血液賁張得似乎要奪管而出。
“我要成為李小龍這樣的功夫明星。”
母親笑得樂不可支:“你就省省吧!”
星仔卻很偏執(zhí):“如果做人沒有夢想,那跟咸魚有什么區(qū)別?”
從此,練武占據了他大部分時間。
星仔主攻的方向是“鐵砂掌”,
把黃豆炒熱了,將手在里面反復插。
把手練得粗皮糙肉時,被母親喝止了:
“你這是練武嗎?我看是自殘。”
星仔卻想證明自己,他找到校長:
“我讀書不行,我的強項是武功,我想在學校開班收徒。”
校長盯著星仔,說了兩個字:“出去!”
05
中學畢業(yè)后,他干過茶樓跑堂,
也在一家電子廠做個工人,
然后通過姐姐的朋友結識了梁朝偉。
有一天,星仔鼓動梁朝偉:
“我們一起報考TVB演藝訓練班吧!”
一考,偉仔被錄取了,他卻落了榜。
他考了兩年,才終于進入演藝訓練班。
培訓結束后,想做演員的星仔,
卻被臺里安排去做兒童節(jié)目主持人。
這一做,就是六年。
報紙說:“連主持都這么爛,怎能做演員。”
星仔就把報紙剪下來,貼在墻上刺激自己。
每天洗臉刷牙時,對著鏡子大喊:“加油!”
06
做兒童主持期間,一有空,
星仔就會尋找機會去跑龍?zhí)住?/p>
“學著很油條的樣子,跟人家插科打諢磨嘴皮。”
“為了一個死尸角色,浪費一升口水爭取。”
跑龍?zhí)讜r,他受盡歧視。
《喜劇之王》中,尹天仇對女主角柳飄飄說:
“小姐,如果你非要叫我跑龍?zhí)椎模刹豢梢圆灰右粋€‘死’字在前面?”
這句話,就是他跑龍?zhí)讜r的真實寫照。
但即便演一個死尸,他也要琢磨演出層次感。
1983版《射雕英雄傳》,他飾演一名士兵,
在一場戲中,要被梅超風一掌打死。
演出前,他主動跟副導演商量,
“我可不可以用手擋一下,第二掌再死。”
副導演眼睛一瞪:“浪費時間。”
演出時,他只好做了“啊”那樣一個表情。
如果將這個鏡頭放慢到30%的速度,
你會看到那一秒鐘演出里,他臉上的投入。
“雖然小,但也是表演啊。”他說。
07
這六年里,他這個“死尸”,
幾乎都在旁觀別人的表演。
但這樣的旁觀,讓他看到了別樣的喜感。
那些“高大全”的偶像形象,
“很假,很不真實,我覺得很有喜感。”
于是,星仔就在腦子里意淫:
“如果讓我演,我會再發(fā)揮一下,將這些假正經的東西推到極端,讓它更有喜感。”
一種無厘頭表演方式便在他心里萌芽。
后來,在他演出和導演的電影里,
主角從來不是什么高大全的英雄偶像,
《大話西游》中,他是一個山賊;
《少林足球》中,他是一個撿垃圾的;
《武狀元蘇乞兒》中,他是一個落魄乞丐;
他用無厘頭,將我們心中的英雄形象一一顛覆。
在《國產凌凌漆》中,他飾演的特工說:
“我正在談兒女私情,國家這種小事改天再說啦!”
英雄,就是這么滑稽、無賴,甚至猥瑣。
08
1988年,機會終于降臨。
“李修賢拍電影《霹靂先鋒》,安排我扮一個偷車賊。”
星仔一鳴驚人,奪得金馬獎最佳男配角。
1989年,他終于得到了當主角的機會,
出演電視劇《蓋世豪俠》,大放異彩。
積聚了一些人氣的星仔便有了表演野心:
1990年,他在接演的新片《賭圣》里,
大膽采用琢磨了八年的無厘頭表演方式,
電影大賣,輕松打破香港票房紀錄。
接著,他又出演了《賭俠》《逃學威龍》等電影,
還是采用天馬行空的無厘頭表演方式,
結果部部大賣,星仔一下紅透整個香港。
連母親都覺得奇怪:“這么害羞的一個人,表演起來卻那么癲狂。”
星仔說:“做現(xiàn)場節(jié)目我不行,我怕別人看我講話,但只要給我劇本,我就能投入進去,不顧一切地做出任何事情來。”
09
星仔的成功,除了無厘頭表演方式,
更重要的是他是一個十足的偏執(zhí)狂,
他要求把每一個細節(jié)都做到精彩絕倫。
“周星馳這個人很怪,我們做演員,
都想著做好本分就行了,但他不是。
我跟他搭戲時,他脾氣差得要命,
整天要求改劇本,不滿意他就發(fā)火。”毛舜筠說。
不好笑的點子,即使是老板提的,他也不買賬。
臺灣學者公司蔡松林回憶說:
“有一次,我去探班,希望他按照劇本演,
他當面就拒絕:蔡老板,你覺得這個好笑嗎?”
有一次,星仔坐在監(jiān)視器看齙牙珍拍戲,
重來了好幾遍,一直不是很到位。
他倏地站起來,大步沖到齙牙珍面前,
盯著齙牙珍,一字一頓地說了一句:
“如果殺人不需要負責,我現(xiàn)在就想殺死你。”
但正是這樣的偏執(zhí),他創(chuàng)造了無數(shù)經典橋段。
比如,《唐伯虎點秋香》那一段:
華府門口,唐伯虎打上招牌:賣身葬父。
誰知那位仁兄更牛,寫上:賣身葬全家!
更令人拍案叫絕的是,
當那位仁兄為一條“旺財”的狗悲痛欲絕時,
唐伯虎立馬抓住一只死蟑螂哭天搶地:“小強!小強你怎么了小強?小強,你不能死啊!想不到今天,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
真是神一般的橋段。
1992年,周星馳出演了七部電影。
七部全進香港票房前十,前五都是他。
正應了一句話:唯偏執(zhí)狂才能生存。
10
偏執(zhí),成就了周星馳,
但也一步步讓他淪為“孤家寡人”。
因為偏執(zhí),他被罵為“勢利小人”。
周星馳是李修賢發(fā)掘的,
星仔大紅后,他讓星仔拍了《龍的傳人》《情圣》。
片酬很低,才幾十萬。
為了恩情,星仔拍了,大賣。
他又讓星仔接幾部戲,片酬70萬。
當時,星仔片酬市價已達800萬。
“雖是有恩,但也不能無限低價接片吧!”
于是,星仔開始四處躲避李修賢。
李修賢大罵:“忘恩負義。”
在對待利益、錢的問題上,星仔是個很偏執(zhí)的人,他不太注重人情,他覺得自己該值多少就是多少,他不會為了人情割舍利益。
1992年,嘉禾找王晶拍《少年李小龍》:
王晶找到老搭檔周星馳:
“嘉禾給我和周星馳800萬港元。
周星馳提出他六我四,我同意了。
兩周后,他又提出他七我三,
我有點不悅,但還是同意了。
誰知這還沒完,一個月后,
他第三次改口:他八我二。我真火了。”
于是,這部《少年李小龍》夭折了。
王晶說:“他雖然很有才華,但自私沒品。”
11
因為偏執(zhí),他被罵為“片場暴君”。
拍戲時,編劇怕他。
每一場,即使已經寫好了劇本,
畫完了分鏡,可一到了現(xiàn)場,
周星馳還是會翻來覆去地折騰。
每次拍片,盧正雨都緊張得要死:
“星爺隨時隨地都會問,有沒有什么更好的想法。我不知為此揪掉了多少頭發(fā)。”
拍戲時,導演怕他。
不管是表演、特技、對白、調色、音效,
甚至打一拳發(fā)出的是“嘭”還是“嗵”,
都一定要符合他的要求才行。
他的助理說:“他連牙簽掉在地上也要管。”
所以,周星馳在片場被成為“太上導演”。
連名導杜琪峰和他合作《審死官》后,
也忍不住發(fā)飆:“沒有下一次了。”
拍戲時,演員怕他。
2001年,拍《少林足球》時,
大師兄黃一飛拍鐵頭功那個鏡頭,
連續(xù)在頭上爆掉八個啤酒瓶,
星仔還是不能滿意:“還有沒有瓶子?”
道具看不下去了,謊稱:“沒有了。”
之后又拍,黃一飛被打爆頭,昏厥過去,
一醒后,星仔開口便問:“可以開工了嗎?”
12
在星仔心里,電影永遠是第一位的,
所有人員和工作都要為之讓步。
為了拍好電影,他絕不會有任何妥協(xié),不管對方是哪位大腕。
他拍《功夫》時,邀洪金寶擔任武術指導。
頭一天,兩人本已研究好怎么拍,
但他一覺醒來,把沒拍的和已拍的都否定了,
全部都要重拍,而且每次都這樣。
有一天,洪金寶終于忍無可忍,大罵:
“不可以只當自己是人,其他的都是狗!”
兩人就此鬧翻。
拍《功夫》前,星仔邀請老搭檔吳孟達入伙,
吳孟達為此推掉了兩部戲,片酬過百萬。
但電影開拍后,星仔突然告訴吳孟達:
“達哥,你的戲份被刪掉了,不用拍了。”
吳孟達氣得直跺腳:“你把我當哥了嗎?”
他對自己公司簽下的藝人也一樣,
他工作的重心永遠不是如何讓藝人紅,
而是這個藝人能為他的電影帶來什么。
星輝公司曾有位工作五六年的會計,
但星仔居然連對方名字都叫不出來。
藝人黃圣依抱怨:“幾年里,和他講的話加起來沒有100句!”
但星仔覺得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
大家最重的是人情,最怕負的是義氣;
但星仔最重的是電影,最怕負的是戲。
星仔說:“事比人更重要。”
他為此幾乎得罪了所有朋友和拍檔。
13
但這些被星爺?shù)米锏娜耍?/p>
總會在某些時候特別懷念星爺。
因為在星爺?shù)碾娪袄铮?/p>
他們貢獻了一生最經典的演出。
說到張柏芝,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喜劇之王》中的柳飄飄。
說到朱茵,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大話西游》中的紫霞仙子。
說到苑瓊丹,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唐伯虎點秋香》中的石榴姐。
說到吳孟達,我們更是會想到他與星爺搭檔的無數(shù)經典角色。
在星爺?shù)碾娪袄铮麄兇蠓女惒省?/p>
但一離開星爺,他們立刻歸于平凡。
有人問:星爺為什么能讓配角如此出彩?
答案是:因為星爺是個無情的偏執(zhí)狂。
“在我的電影里,不存在角色大小,
每一位角色都必須發(fā)光發(fā)熱,
只有每一位角色都做到完美,
才能共同組成一部經典的電影。”
在他的電影里,一個鏡頭拍上百次那是常事。
為了拍好每個鏡頭,他不惜任何代價榨干演員。
他寧愿得罪導演、演員,但不愿辜負觀眾。
14
因為偏執(zhí),他錯過了四段愛情。
1988年,他拍《蓋世豪俠》時,
與飾演情侶的羅慧娟相愛了。
羅慧娟慢慢才發(fā)現(xiàn),在星仔眼里,電影永遠比拍拖更重要。
“同他講話他好像聽不到,其實他是在想電影。”
1991年,兩人終于情斷分手。
羅慧娟感嘆說:“我不知道那三年是怎么過的。為什么是三年?可能三年是一個容忍的極限期吧!”
接著,星仔又與朱茵相戀了,
兩人在《逃學威龍2》里一吻定情。
1995年,兩人也終于情斷分手。
朱茵恨恨地說:“他對誰都沒有愛,他只愛自己而已。”
隨后,星仔又先后莫文蔚、于文鳳相戀。
但最終,戀情還是終被雨打風吹去。
星仔的愛情邏輯就是這么偏執(zhí):
“戀愛就是兩個人踏踏實實地過小日子。”
“你和我戀愛,就得理解我的忙,我愛電影勝過一切。”
劇作家廖一梅有句經典臺詞:“在我們的一生中,遇到愛,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星仔就是如此,他希望有個女人了解他。
其實,莫文蔚很了解他,也懂他的電影。
莫文蔚接受采訪時說:“他的喜劇不止是喜劇而已,其實很有深度,除了逗你笑,也講了很多有哲理的東西。”
在電影《西游降魔》中,
星仔將驅魔大典”設計成“兒歌三百首”。
很多人覺得很搞笑,但不懂為什么?
但莫文蔚懂:“真正的力量,就是來源于看起來很平常或者很童真的東西。”
周星馳感慨:“她真的很懂我。”
但是懂,并不代表就可以一直忍受。
女人想要的,終歸還是實實在在的陪伴。
“我理解你的忙,但無法忍受你忙到沒有我。”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15
這真是一個悲劇。
星爺用偏執(zhí)為我們創(chuàng)造了那么多經典影片,
但他也因此埋葬了無數(shù)情義、友誼和愛情。
以至于香港娛樂圈,每隔幾年就要出現(xiàn)“倒周運動”,
最近的一次,是中國星老板娘向太發(fā)起的。
連星爺自己都說:“我相信沒有太多人會喜歡我的為人。”
在他的生活里,除了電影,
就沒有娛樂、社交和愛情。
王晶說:“周星馳的滄桑和憂郁是從頭至尾的,他把所有的笑都留在銀幕上,好像生活中你想看見他笑就得先付錢一樣。”
我們看電影時,笑得最開心的時候,
就是他拍電影時,最不快樂的時候。
所以星爺說:“其實,我是一個悲劇演員。”
2013年,“天馬行空”對話現(xiàn)場。
主持人問:什么時候結婚?
星爺說:我現(xiàn)在這樣子,你看,還有機會嗎?
這是多么凄寒的一句話啊!
51歲的他,已是滿頭華發(fā)。
16
2016年春節(jié),《美人魚》上映。
票房一路領先,斬獲33億。
2017年春節(jié),《西游2》上映,
票房也不錯,目前已近15億。
但實話實說,這兩部電影跟他以前的影片相比,還是差了好幾個等級。
星迷說:“我所尊敬的星爺正在喪失自我。”
星爺喪失自我了嗎?
其實沒有,他只是老了。
星爺說:“人老了,什么事情都看得淡了。”
那個曾經無比偏執(zhí)而孤傲的周星馳,
心地終于一天天柔軟起來,
開始和身邊人和解,與故人和解,與過去和解,與自己和解,與生活和解。
從來不會惺惺相惜的星爺,也終于學會了肉麻話:
“看來看去,最后看到的都是你們的好!”
他拍電影依然認真,但終于不再偏執(zhí)。
可是認真終究遠遠比不上偏執(zhí),
所以他的電影便缺少了那份執(zhí)拗的“元氣和力量”。
沒有偏執(zhí),哪來經典。
17
“終于不再偏執(zhí)。”
這對我們而言,似乎很不幸,
我們就此失去了他最好的電影。
但對星爺而言,似乎是大幸,
他終于一天天地變得柔軟和快樂。
這就是拾遺君寫此文想說的:一個人一件事的優(yōu)點缺點,從來都是捆綁銷售,你不可能只挑走好的,留下壞的。
身為女人:
你愛上小鮮肉,就得收下他的幼稚。
你愛上霸道總裁,就得忍受他的強勢。
你看中他老實,就請接受他的木訥。
你愛慕他多情浪漫,就得習慣他風流倜儻。
作為男人:
你看中她沉靜,就別嫌她寡言。
你敬佩她執(zhí)著,就忽略她的固執(zhí)。
你喜歡她順從,就別嫌她沒主見。
你傾慕她孤傲高冷,就別抱怨她缺少柔情。
我們習慣了做加法,總想在現(xiàn)有基礎上加一點,再加一點。總要求好一點,再好一點。
但一個人一件事都有A面和B面,
這兩面從來都相生相息,互為呼應,
無法根據你的喜好只呈現(xiàn)你最愛的款。
你無法接受他最壞的一面,
就不配擁有他最好的一面。
所以,好的壞的都收下吧,接受生活給我們的全部饋贈。
我見過你最差的一面,但仍然愿意和你在一起——這才是婚姻。
我知道你最LOW的一面,所以我珍惜你最好的時候——這才是友誼。
嘗遍世間冷暖炎涼,但依然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的活著——這才是生活。
18
《西游降魔》上映時,
用的是18年前《大話西游》片尾曲《一生所愛》。
只是添了一句“從前直到現(xiàn)在,愛還在”。
柴靜:為什么要用這首老歌?
周星馳:主要就是我個人喜歡。
柴靜:為什么加了這樣一句歌詞?
周星馳:太過絕望不好,還是要有一點點希望。
柴靜:你本來是一個可以輕而易舉得到你想要得到東西的人。
周星馳:不一定,怎么會呢?我都運氣不好。
說到這里,星爺舔了一下嘴唇,一種隨時都有可能哭出來的感覺。
柴靜:不是吧,曾經有一段真摯的感情放在你面前,你沒有珍惜而已。
周星馳:嗯,假如我可以再重來的話,我就不要那么忙了。
柴靜:你要把時間留下來干嗎呢?
周星馳:干我喜歡干的事情。那個時候,我只有工作。現(xiàn)在50多歲了,我發(fā)現(xiàn)很多事情都還沒有好好地做過。
這時,采訪放了一段《西游降魔》:
唐僧:我第一次看到你就愛上你了。
段小姐:愛多久。
唐僧:一千年,一萬年。
柴靜又問:為什么要用多年前的這幾句話?
周星馳:可能我對這幾句話有情意結。
柴靜:我可不可以理解說這是一個不由分說的想法,我就想在這個時候說出我一生中想說的這句話。
周星馳:對對對,你有這樣感覺嗎?
柴靜:對。
周星馳突然有些怔住,自語一般喃喃說:“謝謝你,謝謝你。”
他一動不動,如同陷入自己的世界。
當年城樓下那個在風里面跑酷的少年,
那個耍寶耍得沒邊沒際的浪子,
一瞬間坐化,變成了城樓上的那個夕陽武士。
他大步走向他愛的女人,用盡全身力氣抱上去:
“我這輩子都不會走,我愛你。”
19
6度打破香港電影票房紀錄,
獲得8個香港電影年度票房冠軍,
至今仍是香港電影票房冠軍保持者。
2013年,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邀請他出席。
星爺拒絕了:“我就不參加了。”
組委會說:“不參加,也提供一個宣傳資料吧!”
公司團隊給他準備了三個版本,
一個是他作為演員的成績,
一個是他的影片取得的票房成績,
一個是他作為導演的成績。
但最后都被星爺一一否決。
助理問:“那用什么啊?”
星爺說:“就用‘電影工作者’五個字。”
助理給組委會打電話:“就用‘電影工作者’。”
組委會問:“然后呢?”
助理說:“沒有然后了。”
組委會評委愣了,反應過來,說了一句:“牛!”
我們欠星爺?shù)模皇且粡堧娪捌保且痪渲x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