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政務在促進辦公信息化便利化同時,也催生了“指尖上的形式主義”,成為基層干部的新煩惱和負擔。一些地方和部門重建輕管、各自為陣,浪費資源,降低效率;有的搞碎片化建設、同質化開發,部門開發的APP、公眾號等功能相近、內容重復,與實際業務流程脫節,使用頻率過低、關注量很小;有的階段性工作結束后不及時注銷和遷移,成為“僵尸”“空殼”,淪為“形象工程遺址”,既浪費了大量公共資源,也容易造成數據流失、信息泄露。
治理“指尖上的形式主義”,首先要抓住關鍵少數。督促黨組織落實主體責任,引導領導干部特別是一把手既要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又要多到群眾中調研,少在群中布置工作,多在一線檢查督導、少在群中聽取匯報,必須帶頭倡導和大力弘揚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并以身作則,嚴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防止官僚主義催生形式主義。加強對領導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引導領導干部在糾治形式主義問題中發揮頭雁作用,一級帶動一級,做優良作風的模范踐行者和傳播者。
治理“指尖上形式主義”,必須加大問責力度。抓制度規范,健全完善準入、監管、評價、退出機制,推進“群規”建設,實行“誰建群誰管理”的“群主責任制”,杜絕重建輕管、隨意創建、隨意發布等問題。持續加大專項整治力度,健全完善形式主義的認定和責任追究制度,建立群眾舉報監督機制,及時查處通報典型案例,讓搞形式主義的領導干部真正付出代價。
治理“指尖上的形式主義”,歸根結底還是保持實事求是的優良作風。我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是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指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基層干部只有先從繁瑣的“指尖事務”中解脫出來,才有精力到群眾中去,才有時間去傾聽群眾訴求,做到真正的為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