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食堂故事征文|土豆餅的記憶
(文/亦濃)
夏夜,無眠。
畫完賴以消磨時間的彩鉛畫最后一筆,打開窗戶,樓下夜市的喧囂撲面而來。
已是夜里11點鐘光景,夏季的這個時候對于這座北方小城,夜市路邊攤燒烤正是最熱鬧的時光,似乎合著夜市的熱鬧可稍微減輕夏夜的悶熱。
信步下樓,瞬間被熱烈的氣氛感染,“龍津觀夜市,燈火亦煌煌”。
臺灣小丸子、炸魷魚圈、麻辣燙、烤面筋、炸臭豆腐、福山燜子、蓬萊小面……應有盡有、匯聚一堂。
明晃晃的路燈、霓虹照耀著一堆、一簇的三三兩兩、吆五喝六的人們,空氣中彌漫著油乎乎的熟悉的昏黃的油香……
夜市里推著人流轉了幾圈,咕咕叫的肚皮開始提出了抗議,看看手機,荒廢的時間最是短暫,已然過了午夜!流浪的人兒還不想回家,也罷,找個地方吃點什么填填肚皮吧。
絲絲清涼的感覺沁入汗水浸浸的額頭,一抬眼,“川香居”的燙金大字映入眼簾……
老馬識途,不經不覺。“川香居”是之前最常去的一家了。
許是幾年前接了快餐店的店面的緣故,店名雖是雅致,門頭卻是不像做川菜的館子那種近古色古香的格局,正面門頭兩側均是落地的玻璃門窗,一眼可以看到店內的清凈舒爽,清新舒適的空調、免費的wifi,廚房隔離也較好,店內幾乎聞不到慣常飯店里似乎總也散不盡的油煙味兒,算是一個休閑的較好去處,通透明亮的所在比之通常的川菜館倒是自帶了上好的廣告。
這家的老板是四川人,老板娘卻是本地人,店里基本都是辣子的川菜口味,只有一道“涼拌土豆絲”的卻算是本地特色,老公偏愛吃辣,而對于我這樣不嗜辣子的人來說,除了偶爾嘗嘗“泡椒鳳爪”之外,這道土豆絲卻是解了燃眉之急,總算是有一道比較合口味的菜式了。
綜合所有菜式,我喜歡的還是綠色的帶葉子的蔬菜,最不喜的是土豆了,土豆在我的心目中,應該不能算做菜,勉強算作可以果腹的一種可歸于食品類的面點。
老公喜歡川菜的原因,嗜好的是川菜的麻辣傳遞給嘴唇的酥麻的快感,結合本地冰啤酒的沁涼。
周末一道兒出去,習慣性順從他的建議,會點上一道水煮魚、一盤土豆絲、兩碟小涼菜,譬如老醋木耳、涼拌黃瓜或是炸花生米、拌田七等,配上冰涼的散啤,既過得嘴癮喝得也痛快……
“幾位?”服務員的問候打斷了思緒。
“一位,額……”我想了一下,還真沒想好吃啥,我選了個靠里側角落的位置坐下, “先來一盤土豆絲好了”。
“今天店里有特色土豆餅,要不要來一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