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30

右手中醫,左手西醫

小時候的我作死也不會想到,長大后的我居然愿意白衣加身。我從小就對醫院充滿恐懼。我害怕針扎的痛,厭惡消毒水的氣味。但十四歲那年,仿佛洪水沖泄,堅決不從醫的念頭變得搖搖欲墜。

剛開始初三生活,我的咳嗽久久不愈。我常常被同學調侃:我吃的藥比飯還要多!后來,我真的受不了了,去醫院檢查。醫生直接讓我住院,說我得了肺炎。

那段時間,籠罩我的只有恐慌!首先,我全然不知肺炎為何物,只知它讓我很痛苦。幾個小時的點滴讓我細小的血管腫了起來。那種痛雖然不是高級的痛,但讓我渾身很難受。我是一個很拼的人,大家都在學習的時候,而我在醫院打點滴。我不甘心!我抱怨:為什么上天對我那么不公平,為什么別人在奮筆疾書的時候,我在受折磨?我越想越覺得不爽!雖然現在我覺得那時候的想法真的很幼稚。我對疾病的無知及不健康的情緒加深了我的恐慌。其次,家人的焦慮也加深這種恐慌。同樣地,他們對疾病也是無知,他們只知道那時候的我很難受,然而他們無能為力。看到他們的焦慮,我更加難受了。我很想做點什么讓他們不再為我擔心,但我比他們更加無能為力!那種感覺就像是,一個常年生活在深山,不知外面世界的老人,突然被仍在廣袤無垠、荒蕪人煙的沙漠,因為無知,所以無助,望著無盡頭的黃色世界,不知所措。那時候,從醫的種子埋進土里:我要學醫,我不想要這種無知的恐懼困擾我的家人們!

很意外,在醫院、學校兩點一線的情況下,我在月考中居然得了前幾名的好成績。我的舍友跟我說,我是宿舍最高分的那個人。我漫不經心地笑著說,別安慰我了,我肯定是拖后腿的人。突然間,舍友變得嚴肅起來:“說真的,我騙你干什么!”從那時候起,老師覺得我很有潛力,同學覺得我很牛逼。因為我的“好成績”,爸爸發了一篇關于我的稿子給班主任。某天下午,班主任打算在班會課上把爸爸寫的文章念出來??删驮谀翘斓闹形?,媽媽打電話告訴我,爸爸將會在這個周六動手術。知道這個消息后,恐懼再次襲擊我。我擔心爸爸,擔心再次焦慮的家人。當班主任念出第一句話的時候,我想到正躺在病床的爸爸,想到了晚上無法安寢的家人們。我忍不住,“嘩”的一聲就哭出來了。全班同學和班主任瞬間被我嚇到了。

那天,我在廁所里哭了一個下午。嘶聲裂肺的哭聲驚動了辦公室里很多老師。那時候我哭喊:“為什么不把所有的病疼都加在我身上?這樣我的家人就會少受一點病痛的折磨!”我以為,我能這樣想,意味著我是肯為他人付出、無私的人。甚至,我為我能這樣想而感到高興。

國慶那段時間,按理說,肺炎已痊愈。但我覺得呼吸很難受。一經檢查,我患了過敏性哮喘??謶衷俅我u擊,我,不,我們,無法抵擋!為了治好哮喘,我爸我媽帶我去了很多醫院,讓我吃了很多藥。偏方的,常規的,我都試過。那一年的冬天,因為哮喘,我過得特別不舒服。我打電話給我的家人,告訴他們我很難受,在電話的一端我哭得像山洪暴發。后來我才知道,其實電話另一端的他們比我更難受,因為愛莫能助。頓時,我明白我之前的想法——我要把所有病痛加在我身上,是多么的愚蠢與荒誕!我是一個多么自私的人!你自己接受生理的考驗,但愛你的、擔心你的家人卻無時無刻不接受心理的折磨。精神受創的殺傷力一點也不亞于身體受創的殺傷力!我想,真正能讓家人安心的,不是把他們的病疼強加在自己的身上,而是懂醫。即使疾病來襲,至少,我們可以坦然接受,而不是無知地恐慌。由頭到尾,最勞累的人是我媽,從我到我爸,再到我,她一刻鐘也沒真正地放松過。其實,這種勞累,這種恐懼最主要來源于無知——不知道那是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做。我們根本無法坦然地接受這樣的事實——我生病了。我想,這個世界那么大,因無知而產生恐懼的家庭肯定不止我們。我要從醫!我很想在別人被恐懼侵襲的時候說一聲:“不用怕,我是一個醫生?!蹦菚r候,我真的只是單純地這樣想。那粒種子發芽了。

高三的時候,我看上了一個專業——中西醫臨床。這個專業好??!每一個領域都有自己的優點,而中西醫臨床正好可以把兩者的優點結合起來,多么完美的一個專業??!

我鼓起勇氣把我從醫的決定告訴我身邊的人。我的聽眾大致分為三類。第一,由衷支持我的學醫的人。但這類聽眾少之又少。第二類的人也支持我去學醫,而且人數挺多。而他們心里都會想:巴結好這個人啊,以后身體有啥毛病,找她就好!第三類的人朝我潑冷水,而且這類人也不少。學醫啊!好辛苦的!學醫就算了,還要學中西醫!學完中醫還要學西醫!不歸路啊不歸路!醫生的付出與收入根本就不成正比!別人放假你去上班,別人睡覺你去當值!醫患關系那么緊張!醫生猝死的新聞頻頻出現!你的腦回路哪里短路啦,竟去學醫?我理解他們,畢竟流傳著這樣一句調侃從醫的話:勸人學醫,天打雷劈!雖然這類聽眾想得很現實,但從長遠的角度來想:倘若因為醫生是一個高危職業而沒有人愿意學醫,那么醫生這個“物種”豈不是瀕臨滅絕?醫生的數量越來越少,導致醫生的工作量只會越來越多,醫生猝死的幾率只會上升。正因為醫生工作量特大,才需要更多的人從醫,從而滿足社會的需求。如此一想,從醫的那棵樹苗長高了很多。

在開學的前一天,我參加了一個分享會。一群來自不同學術界的人聚在一起做同一個項目——喚醒植物人。這群人不單單只有醫生,還有藝術家、心理學家、佛學禪師、哲學家、廚師……藝術家用視聽藝術點燃植物病人生存的欲望,廚師調動他們的味覺來喚醒他們的記憶。最后,真的有幾個病人被喚醒了。他們雖然或許還有一些缺陷,但他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他們擺脫了生不如死的狀態——被各種各樣的管子束縛著,躺在另人絕望的白色世界里無法動彈,喪失意識。聽完整個分享會后,我唯一想說的話就是:“震撼!”我震撼來自不同、看似毫無關系的領域的人聚在一起,竟然創造出意想不到的奇跡。

從原始社會開始,人們懂得分工合作。隨著文明的進步,分工越來越明細,人們在不同的領域各司其職。領域的邊界把整個社會分割成大大小小的板塊。雖然邊界的形成能提高生產效率,但沒有領域的融合難以有新的奇跡,正如喚醒植物人這個項目。愚以為,隨著文明的巨輪繼續前進,各個領域的邊界會合理地虛化——但并非消失。不同的領域相互碰撞,碰撞出希望的火花。中西醫臨床醫學不正是邊界虛化的產物嗎?我愈加堅信我的選擇是正確的,中西醫臨床是一個前途無限的專業。

開學不久,中西醫臨床的新生與教授第一次見面。教授讓被臨床專業刷下來的同學舉一下手,很多同學都舉了。然后,教授讓第一志愿是中西醫臨床的同學舉手,這一次,舉手的人鱗毛鳳角。坐在后排的我很驚訝地看到這么大的對比。為什么大家把中西醫臨床視為臨床的備胎?我問了一些沒有把中西醫臨床作為第一志愿專業的同學,為什么他們都搶著去臨床,把中西醫臨床放在次要的位置?“中不中,西不西,這樣的位置太尷尬了!”“中醫西醫都要學,太辛苦了!中西醫臨床找工作有點難啊,畢竟中西結合醫院不多啊!”這些都是我得到的答案。聽了他們的話,我的思緒動搖了,我有點懷疑選擇中西醫是否正確。后來我還是堅定了當初的選擇。我承認這些答案很切合實際。但作為一個前途無限的專業,它的道路怎么可能不布滿荊棘呢?

學醫,意味著我要走一條泥濘不堪的路;學中西醫,意味著我要背上很重的行囊來走泥濘之路。而我,無怨亦無悔。填志愿的時候,有很多人發朋友圈調侃:自己選的路,跪著也要走完。我想,我自己選的路,我自己走得瀟灑,何必要跪著那么難堪!

;*??Lu??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我這個人天生對各種欲望的訴求好像很少,也沒有執念??吹矫谰懊朗趁廊艘矏坌蕾p,但你要真要問我有沒有特別想去的地方、想...
    只為花開閱讀 378評論 0 1
  • 一個出身在農村的草根青年,從小生活在一個普通的家庭里,沒人知道他過得有多么苦,對于他身邊的朋友而言,勝致遠勝過于他...
    李明哲xL閱讀 363評論 9 14
  • 聆聽自己 我不確定這是不是一種孤獨。此刻,來到英國小鎮已有六天。此刻是北京時間凌晨三點。此刻,我的頸椎病似乎加重了...
    旅歐閱讀 178評論 0 0
  • 你手握著我手 那一句親愛的 已過許久 你還好嗎 一陣風吹過 吹散了你我緊扣的雙手 鳥兒飛過 你隨著鳥跑了過去 我卻...
    Ling_00閱讀 138評論 2 3
  • 今天參加了女兒學校的家長開放日,體驗了孩子們在學校一天的學習和生活。 早上7:20和孩子一起進入教室,教室里大部...
    安的空間閱讀 2,394評論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