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我轉換行業和工作的第一年,個中辛酸和曲折,自是言說無盡。每一種換位和開端自然都會經歷陣痛與煎熬,這本身就是選擇的代價和機會成本。這一年來,轉行基本都是靠自我摸索和實踐中得來,而我現在也越發相信,熟悉或陌生的人,大底雪中送炭者少,偶爾會有些錦上添花者,就已經是人生中的幸事。
可以說,過去的這一年走了很多彎路,也做了不少讓自己在現在看來都不敢觸目的事情,看到過去的東西,總會有這樣一種質問,“怎么會做的這么差?”,好在還有這種往前看的勇氣,不然恐怕連繼續嘗試的機會大概都不會給自己。我猶記得剛到公司時,一個人顫顫巍巍的在知乎上搜索方法論,搜索文案、運營類的相關書籍問答,某種意義上來說,知乎上的一些大神成了我的引路人和導師。
這一年,工作并沒有多大起色,但起碼我跨過了從完全陌生到開始接觸和摸索的過程與階段,當然身邊肯定也會有不少人,試圖跨入文案、互聯網或是運營類的崗位,為了避免如我當初的某種尷尬的境地,因此,我將這轉行一年來,所看的關于工作的書籍寫下來,既是對2016年讀書的總結之一,同時也大概可以當做是給曾經夢想或試圖做這些工作的朋友,一些誠摯的推薦吧,我想我經歷的混沌與困惑,或許也同樣會是你即將會面臨的泥淖與迷茫。
起初從文案策劃轉到新媒體運營,其實大部分工作依然是交叉的,而且對各種能力的要求,也會更加明確,因此,無論是做文案策劃還是做新媒體運營,我都將挑一些共性的話題和書籍做一些推薦。
首先,當然是文案,毫無疑問,文字是信息傳達的符號,無論是以何種載體轉播出去:網站、新媒體、線下廣告等,文案的好壞直接決定著用戶的停留時間,或是能否第一時間抓住用戶眼球,因此這一切顯得至關重要,我買的一些關于文案的書籍:《文案發燒》、《一個廣告人的自白》、《文案創作完全手冊》、《科學的廣告+我的廣告生涯》、《廣告人手記》、《那些讓文案絕望的文案》,其中有基本沒有看完,或是看完印象不深,在這里,我且重點談論這三本關于文案的書籍,我想作為入門者,大概已經夠了,接下來可能更多的是實踐了,如果有大咖給你把關,那就最好不過了。
幾乎人人都說,做廣告如果只讀一本書那就是《一個廣告人的自白》,這本書不厚,且作者的敘述方式頗有特色,確實像極了自白,沒有長篇大論的方法論,大都是根據自己的經歷提出的一些觀點和看法,當然不少觀點已經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和圣經。當然本書談到的廣告重點有用粗體字加粗,這也極其方便了讀者記住重點內容。如果你不想讀一本枯燥的理論書籍,這本書絕對是首選,在我看來,后面的不少書籍,大多都是在他的理論智商的細化或是修補,因此,學些文案,這本書必須推薦。
?這本書據說也是案頭必備,這本書相對于《一個廣告人的自白》比起來,可能是更多的宏觀視角和微觀思路結合起來,作者在闡釋的時候,既會不斷的從宏觀和總體方法論去闡釋,同時也給出可一些實際操作注意的事項和視角,但寫的更加詳盡細致,加上經典的案例,自然更加具有說服性。
如果說上面兩本書涉及到不少宏觀的方法論和視野層面,那么這本書則是完全從實際操作出發,一步步從標題、內容、方式,教你寫出具備銷售力的文案,可以說,這本手冊既是對既有理論的精細化闡釋和延伸,也是幫助一個新手避免初級階段陷入誤區和錯誤的指南,因此,如果能夠吸收這些細節上的技巧,并應用的到實踐,相信一些常識性的錯誤,基本是不會犯的。
當然,歸根結底,文案的寫作需要在正確理論的指導下,更多的是投入實踐,我自己就是如此,寫了越多的微信,越發不敢寫標題,就是這個原因,只有實踐才能發現和檢驗理論的同時,鍛煉自己的思維。
當然,做運營可能還會涉及到非常多的小方面,大體上來說,運營落實到實處基本都是圍繞“內容、用戶和活動”來展開的,尤其在移動端異常發達的時代,社群維系的載體和方式都更加多樣化,在這里我就提一本關于社群營銷的書籍,其中基本的方法論社群的重點,作為我們這樣的小社群來說,基本已經足夠。
這本書有兩個非常突出的亮點:一個是內容非常新,基本涵蓋了當下最流行和普遍的社群玩法。另外是這本書的作者秋葉、秦陽本身就在做著一個非常成功的PPT社群,自然讀下來,就會發現這本書干貨多,基本每一套方法論都是經過實踐和一些知名案例:羅輯思維、正和島等來佐證的,對于初步接觸社群的朋友來說,我想這其中還是有很大幫助的,至少告訴了我們不少方法,至于能否成功和活躍,可能受的影響因素就很多了。
當然,說了那么久關于運營的重點書籍,似乎都還沒有提到,因為剛才提到的只是瑣碎和枝節,至于和運營涉及較多的其他方面的知識的書籍,我也購買了一些,互聯網、用戶、消費者等等,但大部分都沒有看,或是沒看完,在這里也可以列出部分書名:《定位》、《怪誕行為學》、《游戲改變世界》、《微信力量》、《消費者行為學》、《互聯網運營之道》、《從0到1》、《用戶力》、《引爆點》、《長尾理論》……雖然買來了,但大部分都未看完或是沒有仔細看,因此,在此,我只提完全我讀過的入門書籍,當然也是被廣泛提及次數最多的書籍。
本書的作者是大神級人物張亮,而很多做運營的人,這本書大概也是案頭必備,確實,這本書從運營是什么、具體怎么做等等都給了非常深入淺出的解析,而他的很多理論也是不少運營者津津樂道的觀點,因此如果要選運營入門書籍,當然會推薦這一本。
這本書的作者也是鼎鼎有名的三節課創始人黃有粲,應該說這本書也是滿書都是干貨,由于他本身就是個創業者,因此很多案例都來自三節課,這也進一步加強了論述的說服性。通讀這本書下來,你會發現,他確實是一個善于將實踐不斷系統化和思索的人。
之所以推薦這本書,是因為這本小米的營銷手冊是針對小米一家公司的一本書,且小米在過去幾年成功的營銷有目共睹,而這本書更是歸納總結了小米的聯合創始人黎萬強的運營方法論,可以說這樣一個操盤手寫下來的書,既大又實際,而且基本比較主流的運營方法,他們都做的很極致,從這個角度來說,深入了解小米的營銷,便顯得尤為有價值,因為那些方法或許不能照搬,但思路和思考問題的方式卻極其值得借鑒,雖然現在的小米越來越讓很多人看不懂。
這本書的作者也是互聯網運營的大神,目前供職于螞蟻金服。這本書的內容大部分都是來自于他的微信公眾號更加系統而又思路的整理,老實說,這本書的干活相對于上面幾本還是欠缺些,主要原因在于,作者論述的視角更大,很多談論到了“道”的層次,內功的修煉,而實際操作談的最多的是用戶運營,不過這本書有兩個最重要的啟發:第一,你可以從中學習到很多運營類名詞,第二,就是你可以在入行前對比此,做一些必要的準備。
最后,可能要提及的兩本書,大概是由于工作中常常出現的困惑而買來的書籍,在此也給大家做做推薦。
由于運營過程中,常常離不開設計和圖片,而設計師要傳達你的想法,本身除了溝通便是我們自身也要懂一些設計的理論或是觀點,這樣反而可以降低和設計之間的鴻溝?!秾懡o大家看的設計書》確實是寫給大眾的一些最基本的理論,書中采用更改前后的對比的形式,好壞另門外漢都能一目了然,雖然寫的比較淺,但對于入門者來說,這是一本不錯的入門書,至少告訴你,如何用設計的眼光去檢視一件作品,如果要更深入,就需要看其他書了。
PPT在運營中用到的概率挺高,尤其是,當你需要做出計劃、方案或是總結時,領導大概都是喜歡看PPT,其他的表達方式往往不是很適合,而PPT的難點在于簡潔、邏輯思路清晰而又好看,這貫穿其中的就是一些設計思維,可以說,這本書里有大量而豐富的案例,而且都已經在公眾號上經過不少讀者的檢驗的書籍,在此,也一并推薦,至少,我從中還是得到不少收獲。
一年下來,讀的書也不多,投入實踐也都是小打小鬧,畢竟做的事兒體量太小,但這些書確實給了我一些指引和方法,在沒有人引路的情況下,期望這些書能夠成為燈塔,即使是微弱的光也足以令在黑暗中行走的人溫暖和振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