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pinkpink-summer
前段時間小魚特別忙,每天抱小小魚的時間加起來不超過半個小時,我對他很是不滿,但也沒有在他面前表現出來。因為對他抱怨也沒用,都是些工作上和村里的瑣事,他自己也正煩著。
那天傍晚他回來,我原本想把小小魚丟給他,想不到他洗了把臉說晚飯要去外面吃,并且馬上就得走。我的臉頓時陰了下來,郁悶可想而知。晚飯過后,我忙著自己洗漱、整理床鋪、給小小魚準備輔食,之后給小小魚喂輔食喂奶、洗餐具、洗臉擦身換睡衣,忙完一切后,我看看時間也差不多了,就開始哄他睡覺。誰知這小家伙怎么都不睡,15分鐘過去了還挺嗨,我耐著性子繼續哄,抱著他走來走去,又一個15分鐘過去了,他硬是睜著眼東瞧西望,毫無睡意。可是我已經筋疲力盡,很想躺在床上休息一會兒。我告訴自己,再堅持會兒,千萬不能對他發脾氣。于是我努力克制自己繼續哄小小魚睡覺,整整45分鐘過去,小小魚一會兒踢踢腿,一會兒哼唧哼唧,一會兒拽我頭發,就是不睡覺。我終于忍不住,把他往床上一扔,對他喊:“你到底睡不睡,不睡拉倒,愛睡不睡,要睡自己睡,我還不伺候你了!煩死了!”只見小小魚嘴角一撇,擺出了要哭的架勢。我正氣頭上,隨他一個人坐那哭。我往床上一躺,閉著眼自顧自休息。
這是我第一次對小小魚發脾氣。雖然明明知道不能對孩子大吼大叫,但總歸是沒忍住。相信許多父母對孩子發完脾氣后都后悔不已,可是當初就是忍不住啊!俗話說,忍字頭上一把刀,由此可見忍是多么需要定力的一件事,沒個三年五年的修煉,別來提“忍”這個字。
其實,當我們探究對孩子發脾氣這件事背后的深層原因可以發現,不是孩子真的做了什么讓我們忍無可忍,無需再忍的事,而是我們自己把積累了一天甚至一星期一個月的怨恨統統毫無保留的發泄在了孩子身上,孩子成了我們的情緒回收站。
我對小小魚不睡覺的行為感到非常氣憤,從而沒忍住向他發了脾氣。仔細想想這根本就是我自己的原因,由于小魚近段時間忙于工作,忽略了我和小小魚,而我又沒能把這份抱怨委屈宣泄出來,于是就把這些垃圾倒到了小小魚身上。
我們可以回想一下,當我們向孩子發脾氣時,是否工作上遇到了不順,或者是和朋友親人產生了矛盾,亦或是遇到了什么煩心事。這些無法對領導上級、親人朋友、陌生人等宣泄的情緒積壓在我們的心里,越積越多,而這些負面情緒總歸是要有個出口的,恰巧碰上了最軟弱無助的孩子,他們沒有反抗力,他們那些并沒有十分過分的行為和要求只是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只是一根導火線,引燃了我們所有的負面情緒,讓我們原地爆炸,傷及了無辜的孩子。
這就好比是心情好的時候,看什么都順眼,心情不好的時候,看什么都扎眼一樣。當我們的負面情緒達到飽和狀態時,孩子的小鬧小哭在我們眼里都是十惡不赦的,該拿起家法好好伺候一頓。而當我們心情大好時,孩子24小時粘著你煩著你,你還覺得這是享受天倫之樂呢。
因此,我們要做的不是忍著不對孩子發脾氣,強忍是會忍出內傷的,而是注意時刻清理自己的情緒垃圾。寫日記也好,找朋友傾訴也好,自己出門嗨也好,狂剁手購物也好,只要能把它們發泄出去就行。當然,孩子總有撞到槍口上的時候,此時我們應該找個地方迅速平復下來,而不是繼續面對孩子,留在現場只會讓我們再一次練起“獅吼功”。暫時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刷手機、看電視、找人聊天,等自己冷靜下來后再出現在孩子面前,你會驚喜的發現,好像也沒什么好生氣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