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三,2月17號,早上7點50,飛機落在黃金海岸機場,生平第一次來了南半球,來到澳大利亞。中間在美國洛杉磯,新西蘭奧克蘭轉機種種折騰均是長途飛行在所難免按下不表。
到了新地方,難免各種調整適應,也無須多說。好在下周才開學,上周三到現在六天的時間,不緊不慢。
就是想家,確切的說,想家里的人。覺得自己人雖然來在黃金海岸,自己的生活卻沒來。好理解,事業和家庭是生活兩條腿,這幾天事業(學業)這條腿還沒開始邁步,家庭這條腿留在溫哥華。
學業,這幾天接觸了些加拿大的同學,都是聰明人,我有壓力。古人說見賢思齊,我有動力。見了Houman,他說這幾年都是8點睡覺4點起床,而且3年沒進過健身房,我差點沒下巴掉下來,他解釋每天4點起來學習,然后去學校,晚上回到家,累得不想再做事,8點就睡了。我說你別嚇唬我,白天得多累,8點回家就想睡覺?他說在臨床實驗室學操作,跑來跑去,全神貫注,身心俱疲。想想也公平,大家光見賊吃肉不見賊挨打,牙醫和醫學院不同,后者出來有5到8年的住院醫培訓,就是量個血壓打個疫苗的家庭醫生也要2年;牙醫畢業即執業,今天拿畢業證,明天就是真刀真槍的看病人。從學手藝的角度,3年就要出徒,3年就要成就一個牙醫,后面水平固然會隨著經驗積累而提高,但是從路人到牙醫這個質變的過程就在這3年的時間里頭完成。
家庭,需要買房,需要買車,需要聯系托兒所,家庭醫生等等。
我來了,我的生活還沒來。這句話頗為消極,換句更積極一點的,我來了,我的生活由我來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