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鼻炎癥狀竟持續(xù)了一個月還未好,開始頭疼得厲害,吃了爸爸在診所拿的藥,吃完不頭疼了;但還一直鼻涕不斷。媽媽給問了個偏方,用了幾次,不見好轉。來到武漢后,戰(zhàn)友是中醫(yī),說我是脾胃問題導致的鼻炎。這幾天頭又開始疼,繼續(xù)吃藥;也開始喝姜棗茶。知道鼻炎容易復發(fā),又不易治好,小毛病雖無大礙,卻很煩心。又能怎么樣呢,不舒服,就得吃藥讓自己好起來。
早上起來,頭仍然疼,可能沒睡好,還有鼻炎……
午睡后,好一點。做了該做的事,想坐下來錄音,但聲音聽起來還是有鼻音,就關了。
一天的心情都不太好。
接著前幾天寫下的題目,寫下想寫的文字,想說的話,不為給誰看。
“不要假裝你很好”——是前兩天看了好幾篇關于自殺的文字后,寫的。
那個站在峨眉山跳崖女孩的事件,再次讓我覺得抑郁癥真的離每一個人都很近,死亡也離每個人很近。
活著不被身邊的人理解,死了也只是社會輿論一時的話題。
每一個笑著崩潰的成年人,在看不見的黑暗里承受了多少的痛苦,才有勇氣選擇死。
1、
在我十八歲初到北京的時候,那時候懵懵懂懂,被安排做一份不喜歡的工作,塞進不是自己選擇的生活里。
沒有反抗,但過得不快樂,各種擰巴是我無聲的抗拒。
那個時候,每次晚上值班,我都不去和同事一起玩。
一個人待在房間里,開著昏暗的燈,借著憂愁的文字,想讓自己的心來的更痛一點。
心里想要明顯的刺痛感讓自己好證明自己活著……
但遺憾的是,我明顯沒有憂郁的氣質,也沒有勇者的決絕;最后只能世俗地活著。
2、
仿佛一只木偶,被無形的線牽著。
走到了每一個既定的人生節(jié)點上,沒有很好,也并不壞。
還好,那個重要的選擇里,還有我的存在。
回頭看,
每一個節(jié)點,都在選擇“逃離”。
小時候,我站在家門口的小路上,望著麥田延伸之外的天
想著,長大后,我會到哪里?
十八歲,從家門口的小路
去到北京,一個至今熱愛的城市。
在繁華的都市,安靜地、熱鬧地……
戀愛,工作,度過青春。
自然地離開北京,
沒有糾結,自然而然。
所以,今天我仍然愛它。
愛一個城市,因為我更愛那時的自己。
3、
逃離是什么?
人總是不安于一個平凡的重復節(jié)奏里。
四十多歲的陳坤說,他每天都處在不斷的變化里,他不需要逃離。
他說:“你什么都擁有,你不需要逃離,你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地方會是如你所愿,除了你的心。”
逃離是幼稚的事情,我希望自己真的是活得隨遇而安。
4、
沒有更好的地方,沒有更好的你,因為此時的你就很好。
我們常說未來要做更好的自己,可是如果沒有明天呢,沒有未來呢,哪里還有你?
不開心的時候就是不開心,不要假裝你很好。
我是一個平凡的人,沒有偉大的理想,只想過好每天。
雖然你說我不好,什么都做不好,但我已不再期望別人定義我的好與不好。
因為那樣很累,很累。
5、
最后,希望我的鼻炎,好一點吧。早點可以錄音。
第一次住在一樓,不太喜歡
因為近的可以聽見路邊人們的聲音,車的聲音,狗叫的聲音,聽見很多噪音……
因為要隨時擔心錄音被干擾,
因為沒有隱私感。
長大后,輕易表達喜歡與不喜歡都需要斟酌一下
因為會被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