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尿布疹?
尿布疹又稱新生兒紅臀(俗稱:紅屁股)是指在新生 兒的肛門附近、臀部、會陰部等處皮膚發紅,有散在斑丘疹或皰疹;
尿布疹大多發生在周歲以內的寶寶身上,通常在7~9個月時最厲害。因為寶寶開始進食的食物種類逐漸增多,排出的尿便對pp皮膚的刺激性增大,腹瀉或排出的便便在尿布中逗留時間越長,尿布疹發作的幾率會更大。
二、常見尿布疹及成因
接觸性尿布疹:
1. 成因:
由于尿布更換不及時或便后清洗不及時,糞便尿液中的氨水等刺激性物質經常刺激寶寶嬌嫩的皮膚導致。
尿布質地較硬,發生局部摩擦而引起的尿布疹。
寶寶開始添加輔食、或嘗試新食品時,寶寶糞便成分發生改變引起的尿布疹。
2. 接觸性尿布疹可根據輕、中、重三種癥狀程度來區分:
輕度的尿布疹:也叫臀紅,在會陰部,肛門周圍及臀部,大腿外側,皮膚的血管充血,發紅。孩子可能沒有或僅僅有輕度的不適感。
中度尿布疹:成片的紅斑、輕度的尿布疹繼續發展,會出現滲出液,并逐漸增多,繼而表皮脫落,形成淺表的潰瘍。并可能會伴隨紅斑,丘疹。孩子可能感覺到疼痛、不適。
重度尿布疹:如果中度尿布疹不及時治療則發展為較深的潰瘍,甚至褥瘡。皮疹并可向外延及大腿內側或腹壁等處。
3. 早期尿布疹多發生在尿布區皮膚凸起的,容易被尿布摩擦的地方,而皮膚皺褶的地方,因為不接觸尿布,皮疹出現較少。
過敏性尿布疹
1.? 成因
因尿布材料中的過敏原刺激寶寶皮膚,使皮膚產生過敏反應,形成的尿布疹。
2. 表現
帶有鱗屑的丘疹,丘疹基底紅斑,界限清楚,嚴重者有水泡和糜爛。皮疹出現在尿布接觸的地方,多位于臀部外側,大腿上外側、腰部,形成“幸運盧克”的皮炎性狀。
念珠菌尿布疹
1.? 成因
在普通(接觸性)尿布疹的狀況下,皮膚屏障功能已經被打破,寶寶皮膚對細菌真菌的抵抗力降低;尿布區溫暖潮濕的環境,容易繼發真菌(特別是念珠菌)感染,因此才導致寶寶紅屁股反反復復。
2. 表現
疹子長在皮膚皺褶處,非皮膚凸起和尿布接觸的地方,因為念珠菌喜歡溫暖、潮濕的環境,皺褶內更適合其生長。
牛肉樣紅色斑塊(疙瘩),周圍有衛星狀丘疹,丘疹可能看到白泡,上面有可能鱗屑(普通尿布疹是鮮紅色)。
三、尿布疹的預防及治療
預防
1. 勤換尿布,保持屁屁干爽
寶寶大小便后及時更換尿布,新生兒的尿布應該至少2小時更換一次,在最開始的幾周后,更換周期可以略微延長。
清潔寶寶小屁屁后,要先“晾干”在涂抹防護用品或穿尿不濕。
2. 在屁屁區域涂抹防護產品
每次穿尿布濕前,在屁屁周圍涂抹防護用品,避免屎尿直接接觸寶寶嬌嫩皮膚,可有效預防尿布疹(一定要皮膚干燥后再涂,如果小屁屁濕濕的就涂抹,就等于是把水包起來了,反而更容易得紅屁股)。
3.? 紙尿褲寬松,透氣
保證紙尿褲尺碼合適,適度寬松,尿片松度要容的下兩三根手指寬,保證透氣,空氣流通可預防尿布疹。
紙尿褲別穿太高,到腰部即可,給寶寶屁屁留一定的呼吸空間
治療
1. 勤換尿布,排泄后立即更換。
2. 排泄后用柔軟濕潤的毛巾或棉球輕柔擦洗,避免使用含有酒精或香料的濕巾。
3. 為寶寶清理屁股后,輕拍或讓其自然風干。
4. 白天盡可能不用紙尿褲,將寶寶放在柔軟的隔尿墊上,晾屁股。
5. 在尿布疹區域厚涂護臀霜,輕微尿布疹普通護臀霜即可,中度可涂抹氧化鋅。
6. 初步處理2-3天無好轉或加重、尿布疹延伸至尿布區域外,請及時帶寶寶看醫生。
8. 真菌感染的尿布疹需要涂抹抗真菌藥物方能有效。
溫馨提示:
1. 以上是對胖豆兒小時候尿布疹護理情況的總結歸納,僅供參考,詳遵醫囑。
2. 如果寶寶穿某一品牌的紙尿褲紅屁股,及時更換紙尿褲品牌。
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轉自“簡書號-黑豆兒魚仔”,謝絕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