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天 讀書營】Day14《正面管教》

圖片發自簡書App

第14天

171229心得

001關于嬌縱

今天晚飯后,女兒的同學要去玩海洋球。她父親以時間短、不衛生等理由拒絕她去玩。這個孩子就大吼打罵大哭。看得出來,這個孩子就是從小嬌慣長大的。有無限的自由,沒有規則。她認為父親不能拒絕她的要求,必須有求必應。我深刻體會到嬌慣的危害,這是對于父親和女兒來說都無奈。因為,孩子沒有學會用更好的溝通和訴求表達自己的愿望,而父親也不知道怎么去回應,只是任由孩子發泄,沒有對錯好壞之標準。孩子可能永遠認為自己是對的,因為父親沒有反駁,也沒有去教她該如何做。

我知道,孩子的生氣是正常的,但行為是不合乎常理的。

情緒中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待孩子冷靜下來后,我問她,看你真的好生氣,你可以生氣,生氣是允許的,但你這樣罵父親的行為是不對的。你想一想,除了你剛才的行為,你還有什么辦法來解決呢?她沒有說話,有一絲羞澀略過,她或許知道自己錯了,但又不知道怎么回應。

我越來越感覺到家庭教育的重要以及家長責任的重大。什么樣的家長,培養什么樣的孩子。孩子所有的問題都是家長的問題。要改變孩子,首先要改變家長。






第13天

171228第四遍 第一章

心得

當和孩子發生沖突時間,最好的辦法是離開,這是對自己的尊重,同時也是榜樣,也是責任。因為我們有權利讓自己感覺更好,我們自己可以決定做什么,而不用被孩子牽制。

今天晚上,孩子一直在畫畫,遠看要超過規定的睡覺時間。我有些焦急,擔心會影響睡眠,就催促了孩子,讓她快點。她有些煩躁,并表示,你越催,我就會越慢。

于是,我表達了我的擔心后離開了現場。我去做自己的事情了,她繼續她的事情。事實上,她很快也完成了,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

放下,有時需要勇氣。自己淡定了,這個世界就安靜了。管理好自己,是最大的教育;守好自己的界限,是最大的尊重和信任。






第12天

171227第4遍 前言

心得:

001僅僅愛孩子是不夠的,關鍵是要如何愛。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有些愛能幫助孩子健康成長;有些愛,最終毀了孩子,比如李雙江的溺愛。

002靠克制或委屈自己的方法管孩子,是犧牲自己心情和生活品質為代價的,是一種不平等的關系,是扭曲的親子關系,是不可取的,也是不長久的。

003每一個媽媽都面臨棘手的親子相處問題,只有對孩子和自己有正確的認識,并掌握了正確的育兒方法,才能處理好親子系,才能培養出有益于社會的、具有優良品質的孩子。

004當和孩子發生沖突時,不能立即去解決問題。只有等彼此都冷靜下來,感覺都好起來時,可以一起討論制定解決問題的辦法。同樣,處于情緒中的孩子,不要著急解決問題,而是要理解她,給她一個擁抱或一句反射式傾聽。比如,看起來你很生氣?等他們平靜下來,再邀請他們解決問題。

005孩子只有在自信快樂的環境里才能健康成長。很多家長每天都處于和孩子的戰爭中,兩敗俱傷,卻不知道該怎么辦?這是件多么可悲的事情。

006沒有規則,就沒有自由。所以,自由是有限定的,不是隨心所欲。否則,會一片混亂。給孩子有限的選擇,賦予孩子選擇的權利,同時指明界限。

007有效管教的標準有四個:是否長期有效,是否和善而堅定,是否能感受到價值感和歸屬感,是否教給孩子社會和生活技能,培養孩子的良好品格。

008若要讓孩子做得更好,并不是先要讓他感覺更遭。回顧我們童年的經歷,我們被打罵、責怪、羞辱的經歷,它們只是增加了我們的傷痛和對世界的錯誤認定,并沒有讓我們以此獲得更大的成長。相反,只有感覺好了,心情愉快了,才能把事情做好。

009孩子很多不良行為都是家長制造的,你對他說的每一句話,為他做的每一件事,你的言談舉止都在教孩子如何發展自己或回應世界。你懲罰他的時候,他學會了反抗、報復或絕望;你嬌慣他,他學會了索取和不負責任;你整天玩手機、看電視、打麻將,他在哪里去學習好好讀書呢?所以,要改變孩子,先改變自己,從自己做起。你想要什么樣的孩子,先做成那個樣子。

010我們的性格或者生活態度取向影響我們的行為,也影響我們的養育風格。沒有對錯,但有優缺點。揚長避短,知己知彼,搭建夫妻溝通交流的橋梁,才能統一意見,養育好孩子。

011不要幫孩子做他自己本該做的事情,花時間訓練,多參與和體驗,才能培養孩子的技能,才能培養孩子健康的自尊。他們才會自我評價,而不是總期待得到別人的認可,活在別人的世界中。



第11天

171226心得

孩子說,要聽會兒收音機再睡覺。我問:你用睡眠的時間來聽收音機,值得嗎?這個時間,什么對你更重要?孩子說:好好,那我不聽了。

啟發式提問,真心地表達自己,說出自己的觀點,引導她去思考和理解,讓她自己去判斷和決定,而不是直接告訴她,不聽,或者強制她不能聽,這樣往往會引起反抗,制造不愉快!

尊重的氛圍給彼此空間和抉擇的自由。沒有負擔沒有壓力。你是你,我是我,彼此獨立,課題分離。


第10天

171225 第4章。

沒有特別的心得。總在咬文嚼字和深入推敲理解以及如何與生活配合。



第9天

171224 第3遍2-3章

心得:

再讀阿德勒的理論,似乎豁然開朗。解決了為什么要學正面管教,為什么只有正面管教才有利于家長和孩子的溝通交流和彼此成長。理解了正面管教的底層邏輯,才會加深對家長和孩子的認識,也才能更加靈活地運用方法。只談方法,只能解決表面問題,僅僅是流于形式,解決不了根本性問題。



第8天

171223 第3遍前言_第一章

001方法

同樣的挑戰,不同的管教方式,呈現不同的結果。嚴厲,會引起孩子的反叛;嬌縱,會寵壞孩子;正面管教能教會孩子自律、負責、合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002責任

家長的態度、行為、家庭環境建立了孩子的不良行為。當家長發號施令的時候,孩子學會了反抗。家長必須為孩子的不良行為承擔責任。

003性格

父母的性格影響著養育風格,進而影響孩子。所以,父母要理解自己性格的優缺點對孩子造成的影響。

004自尊

孩子的自尊建立在“我能行”的基礎上。當大人過度保護孩子、替孩子做事情、不花時間訓練孩子、對孩子打罵嘮叨時,孩子永遠都感受不到自尊。

005練習

孩子的生活和社會技能需要體驗或練習才能習得。班會或家庭會議是練習的最佳途徑,一定要著手用起來。

006錯誤

錯誤是學習的好機會。允許孩子經歷失敗,教會孩子正確看待錯誤。犯錯誤不可怕,可怕的是對待錯誤的態度。

007連接

糾正前先連接。在解決孩子不良行為之前,先理解孩子,理解孩子行為背后的信念或需求。

008互助

我們并不孤單,每個父母每天都可能面臨無數的挑戰。建立互助小組,不斷練習和相互學習,利于彼此快速成長。

009暫停

發生沖突時,利用走開的方式讓自己冷靜,讓彼此都感覺好起來時,再一起商議解決問題的辦法。既尊重了自己,又給孩子樹立了榜樣。

010贏得

不是要打敗孩子,而是要贏得孩子的合作。當老師誤解孩子時,可以從理解她的感受、 同理她、告訴她自己的感受,想辦法解決四個步驟贏得孩子的合作。






第7

171222,第2遍145_213

001讓孩子體驗

所有優秀孩子的品格都不是天生的,而是建立在良好的環境和充分的體驗之上。班會和家庭會議就是最好的體驗。

002練習的必要

要培養孩子良好品格所需要的社會和生活技能,不是一天就可以,需要天天練習。

003大人的無知

如孩子的錯誤目的一樣,成年人也有自己的錯誤目的,并導致行為不當,對孩子造成影響,而大人卻不知道。

004安逸型

能讓孩子學會享受生活,卻會嬌縱孩子,在設立目標,教給孩子生活技能等方面需要加強。

005控制型

能教給孩子組織能力和領導能力,但會控制孩子,可能引起孩子反抗。需要在放手,給孩子提供選擇等方面改善。

006取悅型

能教給孩子友善、體諒,但孩子學會逆來順受。需要在和孩子一起解決問題,真誠表達自己的情緒等方面改進。

007力爭優秀型

為孩子樹立成功的榜樣,但期望太高,讓孩子力不從心。需要在放棄自己對正確的需要,無條件地愛孩子方面改進。

008求同存異

很多夫妻,一開始因對方擁有自己缺乏的優點而結合。然而,這種差異導致的分歧在養育風格上日益明顯。只有注重各自的優點,克服缺點,相互理解,才能把孩子養好。

009清醒的意識

不管哪種生活態度取向,其動力都是價值感和歸屬感。然而,我們越想控制孩子,越遭致孩子反叛,親子關系更加疏遠。反思自己的目標和行為,保持清醒。

010孩子的人生藍圖

當孩子感知到周圍的世界,對其做出決定,形成自己的信念,就在繪制自己的人生藍圖。我們不能左右孩子的決定,但能影響孩子感知到的環境。所以,給予孩子更多的愛,建立尊重合作的氛圍是必要的。



第6天

171221 第2遍 P117-144

001看待孩子

不要用大人的眼光看待孩子,孩子總歸是孩子。我們認為重要的事情,比如回家就寫作業,孩子可能想先玩一會兒再寫。以朋友的身份看待他們,尊重他們。

002父母責任

父母有責任幫助孩子學習社會技能,給他們機會,花時間訓練;同時為孩子的不良行為承擔責任。

003訓練孩子

不僅要告訴孩子要做什么,還要告訴孩子怎么做,需要具體明確的要求。示范或啟發式提問可以幫助孩子學到技能。

004提前告知

如果你想嘗試一種新的方法或技巧,一定要以尊重的態度提前告訴孩子,讓孩子有心理準備。

005行為慣例

讓孩子參與制定行為慣例,充分尊重孩子的權利,就如約定一樣,執行會更有效。同時,凡事提前預謀,會避免沖突。

006積極暫停

情緒中不利于問題的解決。大人首先要學會暫停,覺察自己的情緒,撤離現場或深呼吸,待冷靜后再和孩子一起探討解決問題的辦法。教會孩子積極暫停更加重要。

007避免批評

當孩子闖禍了、考試不理想時,不是直接批評,而是問孩子怎么改進,應該做什么來實現目標。

008啟發式提問

停止嘮叨、說教和提要求,引導孩子思考,積極參與問題的解決。實現從被被動到主動、控制到尊重的轉變。

009關注優點

當你用85%的精力關注孩子積極面時,整個孩子都是光芒萬丈;相反,當你只看到孩子的缺點和不足時,孩子從你的態度中認定他是一個不好的孩子,永遠沒有自信。

010做出彌補

當孩子做出不負責任或不尊重他人的行為時,鼓勵孩子為此做出補償,讓他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第5天

171220 第2遍 P56_116

關于解決問題是教孩子學會如何與他人相處。是幫助孩子將來做得更好,而不是關注孩子過去的不良行為;是給孩子提供學習成長的機會,而不是讓孩子為過去的不良行為付出代價;是為了幫助孩子成長,而不是用來懲罰孩子的過錯。

第4天

171219 第2遍P1-P55

001行為態度

孩子們的行為建立在自己生活經歷的理解和決定上,建立在為了生存和成長而需要怎么做的信念上。

002出生順序

孩子的出生順序決定了他們在家庭中的地位和態度,通過與兄弟姐妹比較而選擇自己的生存選擇。

003排行老大

老大具有負責任,領導者的特質。但他們錯誤的認為必須自己是第一或者最好才能覺得自己重要。

004排行老小

老小的特征是嬌慣。他們錯誤的認為,必須不斷操縱別人,為他們服務,才能顯得自己的重要。

004中間的孩子

沒有腦袋特權,也沒有老小的好處。他們錯誤的認為只有與眾不同才有價值。

005獨生子

獨生可能像老大,也可能想老小。這完全取決于父母的態度和行為。

006一些例外

兩個孩子的性別、相差四歲以上或家庭氛圍都可能影響孩子的性格。

007鼓勵孩子

通過鼓勵可以幫助孩子在出生順序上的錯誤認定,可以給孩子更多力量。

008出生順序與婚姻

夫妻雙方當時互相吸引的原因,有可能會成為以后生活不滿意的理由。

009出生順序與執教風格

排行老大的老師的教師會比較負責,排行中間的老師更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排行老小的老師更具有創意。

010小結

通過出生順序更冷能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去理解他們的行為。同時對于夫妻關系,教師教育風格,也有更多的理解。

第3天

171218《正面管教》第一遍:P145-258

001家庭會議

家庭會議給孩子提供了學習具備良好品格所需的有價值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的機會,比如傾聽、尊重、合作、解決問題等。家長也學會了傾聽、尊重孩子,并做出榜樣。

002生活態度取向

從孩提時代起,我們潛意識所做的決定形成了生活態度取向,即感到壓力時采取的行為。分為控制型,安逸型、取悅型,力爭優秀型。

003壓力意義

生活態度取向沒有好壞、正確之分,只是面對壓力時的行為選擇。同樣的壓力,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態度,這取決于賦予壓力的意義。

004養育風格

不同生活態度取向決定了不同的養育風格,并對孩子造成不同的影響。只有我們正確去理解生活態度取向,關注優點,改進不足,才能建立更好的親子關系。

005決定自己做什么

面臨孩子挑戰的時候,不是讓孩子去做什么,而是自己要決定做什么。同時,一定要讓孩子提前知道你的決定和行動。

006反復練習

任何一個技巧,都需要反復練習。需要耐心,需要花時間訓練。

007怎么做

我們行為背后的感覺和態度,會決定我們怎么去做。在責備、批評的情緒里,永遠解決不了問題。

008錯誤是學習的最好時機

我們經常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通過承認、和解、解決等步驟糾正錯誤,獲得成長。

009轉向積極

停止責罵和懲罰,用積極的態度,用尊重和合作的方式和孩子一起解決問題。

010無條件的愛

我們要讓孩子知道,我們是真正在愛孩子還是愛孩子的分數和成績。只有孩子感覺好時,才會做得更好。

第1天:前言

感悟:

001管教之傷

每一天,每個媽媽都會經歷孩子的各種挑戰,我們都不孤單。不管是譯者還是作者,都不例外。每天,我們身心疲憊,家里充滿打罵等各種戰爭,親子關系和家庭關系都非常緊張,令人崩潰。要想改變,必須學習有效的管教方法。

002管教之喜

正面管教的方法是基于個體心理學的方法,可以長期有效的管教孩子。在認識自我和認識孩子的基礎上,用和善而堅定的方法,培養孩子的自律、合作和責任感。

003管教之變

很多時候,我們在錯誤地管教孩子,但我們并不知道。所以,轉變觀念是改善親子關系的重要一步。

004管教之慢

再好的方法都不會立竿見影,需要不斷練習,慢慢積累,熟能生巧,并且不能貪多。每一次使用一個工具,使用好了再選另一個。循序漸進,慢慢滲透,融為自己!

1217,第2天:第一遍,P1-P145

和善而堅定? ? ? ?

既尊重孩子又尊重自己,讓孩子參與制定規則并嚴格執行。過于和善會陷入驕縱,過于堅定會陷入懲罰。

學習鼓勵

孩子們需要鼓勵,正如植物需要水。沒有鼓勵,他們就無法生存。要尊重孩子,關注過程而非結果,促進孩子自省、自信和自我評價。

解決問題

教會孩子要做什么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3R1H原則,即相關、尊重、合理和有幫助。

責任感

孩子自己的事情一定要自己做。要花時間訓練孩子的生活和社會技能及對家庭和班級的貢獻。思利他,要從孩子抓起。

行為密碼

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是一個喪失信心的孩子。找出孩子行為背后的目的,理解孩子并通過積極的方法幫助孩子找到歸屬感和價值感。

特別時光

為孩子安排一段特別的時光,孩子感覺到尊重。比如睡前的聊天時光,飯后的散步時光。

啟發式提問

讓孩子積極的參與事情的解決,引導他思考,并為自己做決定,將主動權交給孩子。而不是告訴他要做什么以及怎么做。

承認錯誤

錯誤是學習的最好時機。當我們敢于承認錯誤,敢于承擔責任時,就為孩子樹立了榜樣。通過承認、和好,實現問題的解決。

贏得孩子

父母與孩子之間不是競爭的關系,不是要打敗孩子。而是一種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的關系。孩子受到鼓勵和被理解了,才可能發展自己的能力。

平等

以朋友的身份對待孩子,給予他們尊嚴和尊重。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