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未想過自己會走上新媒體運營之路。
用自己名字注冊的微信公眾號“柯玉圓”,在發表9篇文章后,獲得原創功能,時隔10天,又拿到贊賞功能;而今日頭條賬號“教育圖新鮮”,在運營一個月后,拿到廣告功能,累計閱讀量336,000+。
這2個號的定位和運營思路是不同的。
“柯玉圓”堅持絕對原創,以自我為中心,選材廣泛,往往是靈感突現或結合社會新聞熱點,分析事件原因,抒發自己的感受并引發討論,內容同步到其他平臺,比如今日頭條、簡書、一點資訊等。
而“教育圖新鮮”則是相對原創,即采編相應的素材進行二次創作,垂直于教育領域,以市場為導向,根據后臺數據不斷調整內容,計劃同步到微博。
而具體是怎么操作的呢?
“柯玉圓”是業余興趣運營的,每周至少推送一篇文章。我會用奇妙清單APP(也有PC版)記錄下自己想寫的主題,列出提綱,然后有空就往里面補充內容。
其中大部分是跟我自己的生活相關的。比如《年末了,你的感情股上市了么?》,源自春節前,身邊朋友都會聚焦愛情婚姻問題;《為什么潮汕人做生意的多,能成偉大企業家的少?》,是作為潮汕人對家鄉現狀的思考;《為啥年薪20萬工程師還單著,而快遞哥卻坐擁50萬靚妹?》,是因為朋友分享了一個有趣的快遞小哥微博給我看;等等。
而另外一部分就是跟社會熱點相關的,比如《為什么他免費送2個億,朋友圈卻一片叫罵?》,是討論支付寶的集五福活動;《孔雀女,請別再傷害鳳凰男了》,是回應江西年夜飯事件;《快遞小哥,請抬起你高貴的頭顱》,是響應順豐快遞員被打事件;等等。
這里有2個快速獲得原創的小技巧。
一是舉報抄襲,多去舉報別人抄襲自己的原創內容,而我也經常被抄襲的,被抄次數最多的是那篇《90后潮汕妹子裸辭自曝:互聯網BD的那些內幕》,一旦發現,堅決舉報;
二是站對隊伍,在支付寶集五福想與鵝廠爭社交紅利時,我發文表明:鵝廠社交第一把交椅的地位不能輕易動搖的,文章被抓到QQ瀏覽器首頁,幫我漲了一小波粉絲。
“教育圖新鮮”垂直于教育領域,主要推送公司的產品軟文,目標用戶是高中生及家長,尤其是高三考生或想出國留學的娃。運營目標是,提高產品曝光率,將閱讀量導流到產品官網,吸引并發展個人代理。
剛開始做的那周,數據很不穩定,單篇閱讀量最高時沖到18萬,而最低時才三位數。通過不斷地檢測閱讀量轉發量收藏量等數據來調整內容。后來發現排行榜、歸納型的格式,貼近日常生活細節,有場景化代入感的選題,更容易引起讀者共鳴。
這里有個小技巧——要善于利用今日頭條的推薦機制。
在頭條上,越多人看的內容越容易被轉發,越多人轉發的內容越容易出現在首頁,越多次出現在首頁就越多人看,由這樣形成良性循環。在拿到廣告功能后,每篇文章最后自帶推廣位,能免費投放產品官網信息,讀者點擊后,即刻跳轉到官網,更容易實現導流。
最后,總結下我的運營經驗吧。
在運營策略上,要監測后臺數據并快速做出調整,時刻關注熱點并反饋成文。
數據看多了,就容易有預測感。比如一篇文章在今日頭條上推送出去后,2個小時內閱讀量才2位數,那這篇文章基本就死掉了。當然跟推送時間也有關系,半夜三更看的人肯定少,最佳時間段是工作日上午10點。周末的數據不一定比工作日好看。今日頭條上圖片多,上下班時間段在地鐵里因為信號問題經常download不出來,讀者更愿意選擇閱讀微信公眾號內容。而上班時間段,閑下來無聊時,打開今日頭條PC版,讀者所感興趣的內容撲面而來,就更愿意停留閱讀并分享了。
另外,每天的熱點那么多,哪些要跟哪些不要跟呢?各大瀏覽器熱搜排行榜、熱門微博排行榜、知乎首頁等,哪個話題能火呢?我的判斷標準是,不管網絡上炒得多么熱鬧,只要我身邊沒人討論的都不跟;而連我身邊不怎么八卦的人都津津樂道的,就可以跟了。最早跟熱點的并不代表寫得最好。往往是時隔一兩天,還有余熱的,才跟進來寫,掌握的信息更齊全、思考更有邏輯性也更全面,而那些只火了一天就滅了的也算不上熱點,真正的熱點問題至少能叫人惦記一周的,比如頤和酒店女生遇襲事件。
在運營內容上,場景化描述營造代入感,冷飯熱炒得當也能出美味。
我身邊有不少朋友想開公眾號,但也只是意淫而已。要注冊一個公眾號并不難,但要運營下去卻需要濃厚的興趣和堅挺的毅力。很多運營者最頭痛的問題是,我要寫什么好呢?
我相信每個人每天都會蹦出很多新的想法,有的想法甚至莫名其妙,但很多人就只是想想罷了,卻沒有把想法記錄下來,時間一久都忘光了。因此,要習慣性地把想法記錄下來,就算是一個詞也行,然后再靜下心去發散思維,橫向縱向去畫餅,慢慢地行文結構就出來了。
至于選材上,我建議要貼近目標讀者的生活。比如“教育圖新鮮”的素材無外乎是專業、高校、考試、學習,但這幾個看似簡單的詞語卻能擴散出無數的話題,比如大學飯堂的坑爹伙食、最受中國人歡迎的外國大學、男女比例嚴重失調的高校、最容易拿到美國綠卡的專業、沒有985和211標簽卻吊炸天的大學、本科畢業最難找工作的專業、等等。
這些話題最容易引發人討論,甚至都不是新鮮話題,之前也有人發文討論過,但只要你包裝得當,絕不耽誤它成為熱文。你寫出來的文章,只有讓讀者看了都有話可說,他才會附帶上自己的觀點并幫你去傳播。
而冷飯熱炒,怎樣炒才能香噴噴?甚至比熱飯更容易叫人買單呢?這就需要技巧了。比如吐槽高校飯堂奇葩菜的文章數不勝數,怎么我的輕輕松松就過18萬的閱讀量的。先看我的標題《有一種恐怖電影叫大學飯堂奇葩菜》,再看我的導讀段落:
如果你以為
睡在上鋪的兄弟半夜失蹤,找了一圈,卻發現他在廁所里睡著了……
在自習室里背誦4級英語單詞,突然發現鞋子被染紅了一片,原來前座的女生沉迷備考,月經來了也忘了墊姨媽巾……
剛在男廁蹲下來,準備做菊花放松操時,突然一群花容失色的女生破門而入搶廁所,因為女廁的長隊已經快排到校門口,而再過1分鐘就上課了……
就是大學里最驚悚的事了。 那你就太嫩了。
對見慣了大學風風雨雨的師兄師姐而言,最難以接受最驚悚的,無疑是飯堂里一道道反人類的奇葩菜。
導讀之后進入正題,我列舉了十個大學十道佳肴,但不是平鋪直敘,而是評定了狀元榜眼探花。比如這樣:
奇葩狀元菜:冰鎮麻辣燙
出品方:西南政法大學
創作理念:很多同學愛吃麻辣燙,但總被熱出一身臭汗,嚴重污染校內空氣。為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又不打擊同學們吃飯長身體的熱情。故大膽加入喜馬拉雅山上急凍多年的冰塊,清涼可口,又能有效抑制汗腺分泌。加量不加價,值得一試哦。
感受到了吧。說得玄乎點,這就是所謂的文字功底。除此之外,我還精選配圖。想靠內容制勝,得先從細節入手。遣詞造句、行文結構、配圖旁白等都不能偷懶。
永遠不要怕跟人撞題。不要覺得別人選了的題,我就不能寫了。而是要從中突破,找到新穎的點進行二次創作。撞題跟撞衫撞臉一樣太普遍了。你想下,正常人都有眼睛鼻子嘴巴,但也能甄別出美丑胖瘦呢,何況是文章。
在運營心態上,用心去生活、隨心地碼字吧。
可以借鑒但無需羨慕那些大號,畢竟人家是長期積累才厚積薄發的。我朋友公司新開了一個公眾號,一個月漲了30多萬的粉絲。但他之前有4個大號,每個號超過20多萬的粉絲。那段時間,4個大號集中功力瘋狂地推薦新號,這能不導流么?推薦你抽空看看這本書:《微信百萬粉絲大號成長秘笈》。雖然它在運營策略上寫得比較水,但它展示了那些百萬大號是怎樣一步步壯大的。創業維艱,運營號亦然。
而我,現在能在這里跟你吹牛逼,也是靠長時間經驗總結的成果。2014年,我在南方周末實習時,就接觸到了新媒體,那時做微博“24樓影院”,還開辟了4個微博欄目“影評、影薦、影語、影訊“,可惜現在這個微博停止運營,轉戰公眾號了,但效果貌似還不錯。后來,我又屁顛屁顛地去了博雅天下做新媒體,負責運營微信公眾號”TCL集團“和”紅花郎“。再后來,又飛去創業公司干了一年的商務擴展。而現在,又開始了”碼農“生涯。
生活就是這么有趣,你永遠猜不到下一篇章。不要急著成長,而是慢慢去積累,等待著它自然開花結果。不要為了碼字而碼字,只有跳出文字圈層,才能獲得新的靈感。如果你想找寫作靈感,最蠢的方式就是去看其他號推送的內容,那些是別人吸收了生活工作或書籍影視的精華后選擇性輸送給你的,并不是一手貨。你得找到一手的資源,花時間去增加自己的閱歷,去觀察生活,去旅游去交朋友,去學做飯去學畫畫,去動手寫自己想做的。只有這樣,日子才充實,你每天才有用不用的選題,寫不完的話。
嘔心瀝血寫了這么多,最后曬下我寫這篇文章時用百度腦圖寫的大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