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從成長元年開始出發(fā)

寫在最前言

當聽到要做年回顧的時候,我大約是奔潰的。一時之間我竟然想不起來,在過去這一年的時光都到哪兒去了,我做了些什么。

我唯一知道的是,我內在成長了很多,2016年之于我的生命是內在成長的元年。

假如問到,那究竟是怎樣的成長?在朝向什么方向?

我只能很意會地說——我不知道我將要去的方向,我只知道,我的貢獻會將我?guī)覒ブ亍?/i>從某種層面上說,這是真實的。每個人的生命都會有所召喚,保持探索保持期待,允許流動、允許發(fā)生,生命的可能會自然展開。

當我厘清自己人生的使命與愿景之后,我就無法滿足于這樣的模糊和飄蕩,我想要更多的聚焦、更多的力量、更多的準備,在朝向那個未來的前進的速度快一點、更快一點!

在靈性成長之外,我需要邏輯的系統(tǒng)為我支持,把靈性的狀態(tài)活出來,成為我的生命。

That’s why I am here!

期待的愿景實現了么?目標達成了么?

16年初我為自己設定了目標,然而我想不起來那是什么了。

于是只好翻朋友圈,才找到——1月1日,我在朋友圈貼了自己的16年目標。

看完之后有些啞然失笑的感覺——沒有一項達成的——因為我在全年都忘了它們是什么。

而愿景,我在16年初始——完全沒有關于個人愿景的任何設定。


目標設定合理么?

在永澄老師線上年回顧課程的分享中,給我觸動特別大的就是——目標管理體系的邏輯層次圖。這一段我反反復復聽了10遍。當我將生命邏輯層次的三角形與目標管理體系的三角形重合在一起,有種豁然打開的感覺。

我的目標設定合理么?我?guī)缀醵紵o法去評估合理或不合理,因為在目標背后幾乎看不到任何對于“我想要什么樣的未來”或“我想成為什么樣的人”的價值貢獻。看起來——更像是拍腦袋的——“新年伊始應該設定個目標嘛~那我最近想做什么呢?啊哈,就這些吧!”——我的內心是沒有承諾的。而承諾這個玩意兒,要么百分百,要么不存在。

在永澄老師的分享中,我清晰地看到了——好的目標設定是必須要與人生使命愿景價值觀相關聯(lián)的,每年每月每周每日的努力與成果都應該與那個未來相掛鉤。

聽到這兒的時候,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嘿,快告訴我!當我清晰我的使命和愿景,我要怎么找到我需要積累的能力?我要如何設定我的年度目標和計劃?

各領域取得了什么關鍵成果?

上一篇我寫了《2016年的28個小成果》。

翻了上一年的日歷,重要事件都在日歷里標注出來了,然后流水賬般記錄了自己的一些成果。

但當談及“各領域”,我又犯難了。

在我的思維框架中,竟然!沒有!領域劃分的意識!

大部分的關注力都在工作與成長,一小部分的孩子,最近新增了對自己健康的調整。沒有了!

而好的人生,應當是顧及到各領域的平衡的。

這是我在“年回顧”的課程中第二項收獲。

六大領域(職業(yè)發(fā)展、財務、家人、社交、休閑娛樂、身體健康、自我實現)的平衡對我意味著什么?

每個領域為支持我的成功所帶來的價值各是什么?

每個領域之間分別是如何相互影響的?

每個領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有怎樣的場景?

我如何在這些場景中去活出我想要的價值?

這些議題是我還需要更多時間去理解和思考的。

是誰影響了自己的發(fā)展?

關于影響自己發(fā)展的6個角色(導師、機會給予者、同儕、支持者、擁護者、團隊),只占了分享中的小小一段,卻是對我的觸動最大的。

聽完之后竟然有相當長一段時間是呆呆的,若有所悟又一下子抓不住。就像是一顆小石子投向湖心,然后層層漣漪蕩漾開去。而連續(xù)這幾天,時不時地會冒出來這些角色。

如果說道理,我一直都知道“只靠我一個人是不可能實現成功的”,然而我從未認真想過

——誰在帶領我?誰在指導我?誰在給我機會?誰在支持我?誰在鼓勵我?誰與我并肩前行?誰與我相互合作?每個角色會帶給我的價值是什么?我可以回饋的是什么?我們的互動模式是什么?

這些議題同樣需要我在接下來的時間中好好體悟和覺察。

明年的發(fā)展方向如何確定?

在今年埃里克森模塊五的課堂上,我清晰地明白——我真正想要成為什么樣的人。

那天下午和喬安一邊曬太陽一邊聊天的時候,這段話自然流淌出來。

我想給自己15年的時間,在企業(yè)中學習商業(yè)學習組織學習社會;

然后在之后的人生中,像喬安一樣成為自由教練,投入到更大世界的可能性中,支持更多的人實現生命的蛻變——如同我自己曾經經歷的那樣。

在這個當下,我要成為好的女兒、妻子、母親、下屬、搭檔;

在那個未來的終點,我要成為企業(yè)家、MCC教練、佛家弟子。

這樣的人生是我想要的。

那么接下來我要做些什么?我可以為自己設定什么樣的目標?

有一件事是我確定的:

在2019年1月之前,在我30歲之前,我要成為專業(yè)的PCC

其他的領域呢?如何從愿景身份到能力行動目標?

我還不得其法,期待永澄老師的年計劃課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