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時候我們班同學搞了個小賣部,說是小賣部,賣的僅限于好吃的:螺旋卷,蝦條,雞爪子,火腿腸,威化,餅干,而且還去門口炸串店進了現炸的雞柳,雞排。八月的有陣子,業界良心的老板會在晚自習的大課間跑去小賣部搬回一箱子雪糕限時特供。妥妥地印證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可別小看了高中生的購買力,下課鈴一響,老師前腳踏出教室,大家立馬蜂擁至小賣部老板那兒,“來五包衛龍。”“金鑼火腿腸,再來個餅,錢先欠著,下午給你。”“上次不是跟你說了么進點三加二,花生夾心口味的么。哎草莓也湊合了,來一包,速度!”
一般班級的每個片兒區都會均勻分布個土豪,然后方圓幾米的都是前仆后繼抱大腿的。豪華裝的螺旋卷(其實人家貌似不叫這個名字,形狀是螺旋的一個卷。嚼起來嘎嘣脆,特別過嘴癮)通常會從土豪那里漂流個幾圈兒,大家傳著吃。如果說火鍋是檢驗友情的試金石,那么這包螺旋卷絕對是搭乘同學間革命情誼的巨輪。
那時候我最喜歡在上午第二節的大課間買一個雞柳。因為我知道,老板一般都是大課間去車棚的鐵欄桿那里和炸串店的小哥取貨的,一般我都會在他風塵仆仆的歸來之際一個箭步沖到他課桌邊上,然后遞給他早已準備好的一塊五零錢。金黃的雞柳遞到我手上時還帶著燙手的溫度,迫不及待地撕扯掉裹著的塑料帶,大口地咬下去。炸得酥脆面粉糊也也可以擁有如此美妙的味道。“好吃的平民美食大抵就應是這副模樣吧。”我心里想。
有次,大課間剛剛買來雞柳就被語文老師逮去拿卷子,拿回來的時候下一節數學課的預備鈴已經響起,我無奈地把卷子發下去,然后聽到了憂郁的上課鈴。前十分鐘,我一直盯著雞柳,每隔幾分鐘摸摸它,感受它從溫熱逐漸冷卻下去,心痛如刀割。終于,數學老師開始在黑板上大面積地書寫證明題了。我掀開袋子,猛地咬了下去,“真香!”你們懂那種開始了就根本停不下來的感覺么(炫邁什么鬼,完全不想繼續啊),反正我埋著頭,撕扯著雞柳,這場景回想起來應該和《了不起的狐貍爸爸》里面狐貍一家吃雞肉料理的場景如出一轍。“誰吃東西了?”數學老師忽然停下正在疾書的右手,回過身來,哀怨地說。我一下子屏住呼吸,默默地把還粘連著幾條肉絲兒的竹簽子卷進了塑料袋,然后努力地死盯著幾何書,“上課不許吃東西。”數學老師雖然使用了命令的祈使句,語氣卻像極了受了氣的小媳婦。后來,我都盡量忍住下了課再吃,也算是改邪歸正爭取做個遵守課堂紀律的好學生。
老師的眼睛還是雪亮的(當然也有我們這幫坑隊友的好同學的神助攻),小賣部的地下交易還是被發現了。先后兩個窩點都被端了。沒有小賣部的那段時間,全班整體呈現出一種萎靡的狀態,沒有好吃的的慰藉,校園生活變得異常艱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