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自己和解,使生活流暢

圖片源于網絡

01

有一次,我和一位朋友聊天,她說:你喜歡劉詩詩我可以理解,可我理解不了為何你喜歡王菲。

曾經看到一個說法:女人欣賞的同性,往往有兩種,一種是與自己性格相近,三觀相合,可以成為朋友或閨蜜的那種;另一種是做了自己想做但沒敢做的事,自己羨慕,但成為不了的那種。

所以我喜歡人淡如菊的劉詩詩,欣賞特立獨行的王菲。

《歡樂頌》里的五個女孩中,很多人都喜歡曲筱綃。

我不喜歡她,但我卻最想成為她那樣的人。

倒不是因為她貌美多金,而是她那從不與自己為難的性格,最容易得到快樂。

五美中各人有各人的煩惱,即使家境優渥如曲筱綃,家里也是如同八點檔的肥皂劇般狗血,不見得就比樊勝美的家庭溫馨多少。

可是她卻有本事讓自己不受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影響,她所做的不過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遇神殺神,遇佛殺佛。

她不擰巴,不糾結,不瞻前顧后,不欲語還休。

她討厭就說“不”、喜歡就去追。

她不念過去,不畏將來。

所以她活得最真實,最快樂。

02

我對自己的性格,內心是不太滿意的。

在別人看來,我似乎是個很干脆很果斷的人,但事實上不是。

有很多事情,我都很糾結,優柔寡斷。

想要什么,總是不會說出來,最后得不到,又在心里懊惱。

這種“慫”不一定會傷害別人,卻總是苦了自己。

有時候一件重要的事情在心里百轉千回,最后和最初的決定可能是一樣的,可是過程中間豐富的內心戲,往往煎熬得讓人痛不欲生。

所以有了解我的朋友總說我“心思重”。

其實我也不想的。

可是我只知道這樣的心理狀態不是我想要的,卻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樣子。

大部分時間里,我的生活都有一種“緊繃感”,倒不是說有多么的苦大愁深,而是,總覺得不是特別妥帖自然。

比如早上已經習慣了五點多起床,跑步或者看書背詩詞,可是這段時間總是在五點多不能自然醒來,內心一邊寬慰自己并不是個偷懶的人,另一邊又產生深深的自責與懊惱。

比如有時候覺得應該花更多的時間在孩子身上,但有時候又為減少了自己的學習時間而心慌。

比如很多時候覺得自己現在的生活狀態很好,認真學習努力工作用心帶孩子,但又常常想急巴巴的證明自己,渴望速成。

一邊覺得這樣的自己就很好,是自己很喜歡的狀態,另一邊又急于取悅他人,想做得更好。

看一本書的時候,往往會愧疚當初沒看另一本,一直帶著對另一本的“牽掛”直到這本書看完。

......

看似簡單的一天中,不知道有幾百幾千種糾結。

03

前幾天,看到一個詞語“使生活流暢”。忽然有種醍醐灌頂的感覺,這不正是我一心想要達到的狀態嗎?

做了一個決定,定下一個目標,就努力去做,而不是做了一半又躊躇不前,再回過頭去審視。

如果中途發現有偏差,就及時糾正而不是糾結著要不要退回去;

即使最終發現是錯的,也應該努力彌補而不是在那里后悔懊惱。

這個過程,應該心無旁騖如行云流水般自然。

我想佛祖在菩提樹下得道后便是我這種豁然開朗的欣喜感覺吧,然后我就對生活做了一些小小的調整。

以前就說過我三年不曾吃晚餐,不吃糖果巧克力,也不吃含糖多的水果......每天都覺得多吃一口和少長一兩肉這兩種意念在抗衡。

苦逼成這樣,可是最終我仍然沒有瘦成一道閃電。

現在想想,可能我身上的脂肪和我本人一樣,有一種緊繃感,時時都是握緊小拳頭備戰的狀態。

于是我試著放松自己,不再刻意節食,慢慢恢復了晚餐。當然并不是暴飲暴食,只是想吃的時候不特別壓制,不想吃了就不吃,順其自然。

我的體重居然沒有增長一斤。

幾天后我發現自己整個人在這方面忽然就輕松了,不再整天計較今天是不是多吃了一口,明天早上起來趕緊稱一下體重有沒有增加。

我想,這是我這些年來第一次與自己握手言和。

04

這一年來,沉靜下來閱讀,也慢慢懂得了與自己的內心做一些交流。

對自己了解的越多,就越想改變這種擰巴的性格,想與自己和解,想讓自己簡單快樂一點。

可是我知道,性格的問題,真的不是努力了就可以做到的。

只有在生活中經過種種磨煉,細細體味,像唐僧師徒那樣,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方能成魔成佛。

我這種喜歡苦思多慮、喜歡糾結猶豫的人,骨子里應該還是對自己的不自信在作祟,對自己的認同和接納不夠。

有的時候,也是因為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太在意自己在意的人對自己的看法。

有句話說的好:你不可能取悅所有的人。

還有一句話說:你最不該取悅的,就是那個你喜歡的人。

人最好的狀態,應該是做自己。

別人會因為我們的好而喜歡我們,卻不會僅僅因為我們的“討好”去喜歡我們。

艾弗里德·德索薩曾說過:

“很長一段時間,我的生活看似馬上就要開始了。但是總有一些障礙阻擋著,有些事得先解決,有些工作還有待完成,時間貌似不夠用,還有一筆債務要去付清,然后生活就會開始。最后我終于明白,這些障礙,正是我的生活。”

是啊,障礙即是生活,我想我應該做的,是坦然的面對障礙,自然而然的跨越它或者繞開它,而不是在看到的時候糾結為什么會有這些障礙,越過去之后還在疑惑為什么會有這些障礙。

有些事情過去了就過去了,看到了攤在面前的“結果”,就不要再去想,如果當初不那樣,會不會有另外一個結果。

孫燕姿的一首歌里唱:睡不著我就醒著,得不到我就放掉。

說的就是坦然面對生活,不與那些虛無的事情較勁。

這大概就是我們平常說的“不作”,“不作”是一種很好的生活方式,不作死就不會死。

希望我可以早一點學會曲筱綃的瀟灑。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杏鮑菇黑椒牛肉粒 主料:牛排400g,杏鮑菇1只,紅椒1只,洋蔥1個 配料:白葡萄酒,黑胡椒粉,蠔油,生抽,水淀粉...
    熊貓GO閱讀 407評論 0 1
  • 眼看就要小學畢業了,可是懶散的我還不回騎自行車。 “你看看你多大了!連自行車都不會騎!唉!”媽媽又...
    許呦_閱讀 165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