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的故事:日本,失落的十年

洛克菲勒中心位于紐約市曼哈頓第五大道。他以美國石油大亨洛克菲勒的名字命名,是美國的地標建筑之一,也是財富和權勢的象征。然而在20世紀80年代,洛克菲勒中心被日本三菱公司收購。當時有媒體驚呼:日本入侵,

這荷蘭作家梵高的名作向日葵。1987年3月,在倫敦佳士得的拍賣會上,一家日本企業也將近4000萬美金拍得這幅名畫。刷新了凡高作品的拍賣紀錄,世界為之震撼。

在1985到1990年間,許多世界名畫的拍賣價格都被刷新,而買主幾乎都是。這僅僅是日本大量收購海外資產的著名案例,而日本居民和企業收購海外資產的直接原因是日元的大幅度升值。這開始于1985的一次秘密會議。

1985年9月22日清晨,一位日本官員身著高爾夫球裝,匆匆登上前往紐約的飛機,他就是時任日本大藏大臣的竹下登。當時的大藏大臣掌管著財政,稅收和金融。是日本經濟事務的核心決策者。竹下此行的目的,是參加一個重要的國際會議,參會者還有美國,德國,法國和英國的財政部長。在會議上,五國財長達成了一系列協議。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聯合干預外匯市場,讓美元對主要貨幣有序貶值。由于會議的地址在紐約的廣場酒店,因此這個協議就被媒體稱為廣場協議.

在廣場協議簽訂之前。日本已經歷了長達20多年的高速。經濟總量躍居全球第二,當時的日本依靠廉價的日元和高超的工藝,讓日本制造的產品暢銷世界,成為當時最大的貿易順差過。由于美元大量流入日本。日本的外匯儲備大量投資債券.到1985年,日本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債權國。而美國的外貿赤字卻在不斷擴大,所以美國希望通過美元貶值來增強美國產品的出口競爭力,并改善美國的國際收支狀況。在廣場協議簽訂后不到三年的時間。日元仿佛坐上火箭,從1美元兌250日元一路飆升到1美元兌120日元。當時的日本,已經度過黃金十年,完成了國民收入倍增計劃,在寬松的貨幣政策之下,城市化的進程顯著加快。日元對外升值,導致本土貨幣寬松,直接驅動的日本海內外的投資風潮,在海外大量收購資產在本土投資股市,樓市.兩大超級泡沫騰空而起。股市日經指數從一萬多點沖高到4萬點以上,樓市更是一片喧囂,在最瘋狂的時候,僅僅東京一個城市的土地價值就相當于美國全國的總地價。日本的經濟。在資產泡沫和城市化喧囂中再一次進入了一個高速增長的時期。而代表日本簽訂廣場協議的竹下登也順利當選日本內閣首相。寬松的貨幣帶來通貨膨脹,日本政府開始實行緊縮的貨幣政策,在1989到1991年間,日本央行連續五次提高利率,并收緊銀根,抑制投機。兩大泡沫應聲而破,在1989到1990年股市暴跌超過70%,樓市在1990到1992年間也暴跌超過了70%。日本經濟從此告別了高增長的時代,而此時的竹下登也無力回天,在1989年,竹下登因為一次政治丑聞黯然下臺。

1995年,由于經營不善,當年收購的洛克菲勒中心又被半價賣回給美國人,當年日本人收購的名畫,有許多甚至還沒有開箱就重新運回拍賣場。

1990年前后,被稱為日本經濟盛極而衰的拐點,此后日本形成了一個低增長,低利率,高負債的模式,被后人稱之為頹廢的十年。而當因日元升值而大量購入的海外資產卻成為日本經濟的一大支柱,所以,就有了今天的兩個日本的說法。一個是長期低迷的日本本土經濟,另一個是日本國民的海外資產不斷向本土匯回收入。時至今日,日本國民擁有的海外資產和匯回收入仍高居世界第一。

多年來日本經濟泡沫的生成和破滅,像迷一樣困擾著人們。有人歸咎于廣場協議帶來的日元升值和資本外流。有人解讀為投機資本和泡沫破滅帶來的盛極而衰,也有人認為這就是一種經濟發展模式的必經歷程。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