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列車緩緩啟動,看著窗外熟悉的站牌向后逃離視線之外,我才緩過神來:原來這就要返程了。站臺上自然少不了送別的人,只是留下的眼淚不再能夠引起我心頭的悸動。二十天以前還在期待,還在惴惴不安,還在翹首以盼,轉眼間假期結束了,夢醒了,生活又不緊不慢然而堅定到不容置疑地邁開了步子。不給人任何回旋的余地。
離開家的那個下午,天空干干凈凈的沒有一片云,太陽快要落下的時候,最后一縷陽光心有不甘地從地平線上向外掙扎著張望著。余暉灑下的那么一瞬間,好像曾經歷過的每個場景都在腦海中一閃而逝,那些有點殘破了的,陳舊了的,遺忘了的,一下子清晰又不留痕跡,重新充滿希望到失望總是那么讓人無可捉摸。
想起在家吃飯的時候,媽媽總是說這個多吃點,那個多吃點。她說我回去跟電視里的場景一模一樣:電視里的媽媽也是守著盼著,兒子回來了就忙活,做一大桌子肉,然后媽媽坐在一邊看著兒子吃。可能是太久了吧,幾年的等待才換來幾天的守候和噓寒問暖,怎么能吃的完。
喇叭里響起了好聽的女聲,盡管那只是一個旅途中例行的問候,但會讓人覺得春天真的來了。春天是戀愛的季節。不同于回來時的寒冷肅殺,大地已經有了復蘇的跡象。空氣中的水分子明顯多了起來,田埂被修的整整齊齊,只等著一個心照不宣的契機,大地就還人們一襲新意。
到了午飯的時間。很久以前還是挺期待火車上的那頓飯,大家都是學生,聊的隨意,玩兒的默契,再遠的路也不覺疲憊。吃午飯的時候也熱鬧的很,大家七手八腳,把忙活當樂趣。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生活環境的更換把從前的經歷都堆積成了記憶。還是最習慣坐火車,對火車的一切回憶束手無策,只能任由它在思緒里有一著沒一著的。
回來的時候天氣也是陰沉沉的,我說那是給明天的晴朗一個鮮明的對比,如今,天色依舊暗淡,我想這大概是影射著人們內心的迷離。人們在用自己的眼睛觀察世界的同時也在用自身的好惡評判世界。世界就在那兒,生活就在那兒,無關詩意和遠方,無從評價好壞,也沒法說清得與失的界限。人對了,世界才是對的。
旁邊女孩的手機里放起了《成都》,……是掙扎的自由……回憶是思念的愁。很多人喜歡單曲循環一首好聽的歌。生活大概也是單曲循環吧,只是沒人能保證一首歌循環著永遠不被取代,生活的主旋律也在時常更替,開心的,悲傷的,無奈的,生活。
有人說回家過完年還是選擇回大城市受苦了。我想說有的選擇其實根本沒得選。生活從來不輕易給人選擇的機會,然而我們可以堅持,堅持的久了那個決定說不定會堅持成為一種選擇。當我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奔忙的時候,家鄉永遠在遠方無可替代。終于回去了卻又發現還是瑣碎大過詩意,誰說瑣碎里沒有詩意,誰說生活就一定要有詩意呢?
生活是件苦差事,不必向往詩意,遠方但存心中,腳下不作停留,何處塵埃紛擾,哪里又有離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