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朋友問我,你有沒有看過《夏有喬木雅望天堂》,我說,小說看過,不過電影還沒來的及看。她回,看完電影,最近在聽吳亦凡的《從此以后》,單曲循環(huán)。我說好,我也去聽聽看。
歌曲很傷感,和電影很切合。這樣的歌曲配上電影應(yīng)該更有感覺,剛好,趁著有時間我把上次看了個開頭的電影繼續(xù)了下去。
說實話,我對這樣的電影并不報什么希望,好像,我已經(jīng)看過足夠多的愛情電影,也看過足夠多的愛情故事,愛情故事不變的旋律就是愛,可是怎么愛,電影,怎么將小說文字的愛變成影像的愛,這個是我所期待的。
電影的開頭和小說一致,從男女主人公的學(xué)生時代講起,說實話,略感失望。韓庚回國之后,洋氣程度直線下降,電影里面頂著厚劉海的腦袋,微土。有那么一刻,我甚至懷疑,為什么選他來飾演小天,書里的小天,是陽光帥氣的男孩,可并不是電影里面學(xué)生時代小天的樣子啊,不過隨著電影情節(jié)的推進,我漸漸發(fā)現(xiàn),韓庚的小天,土帥土帥的,區(qū)別與書中的小天,他的愛他的痛他的執(zhí)著,都被韓庚詮釋的很棒。
包貝爾,似乎在任何電影里面都是一個形象,低俗的搞怪。我對他談不上討厭,可是也說不上喜歡。他飾演小天的發(fā)小張靖宇,他和肖雪在餐館那一場,展現(xiàn)自己真實面貌的戲感動了我,愛情,開始于美好的外貌,可是要長久的在一起,需要的是彼此坦誠。
吳亦凡飾演喬木,我看過吳亦凡很多部電影,對他的演技不做評價。可是,我卻覺得這部劇他演是最符合人設(shè)的,喬木,敏感,孤獨,清冷,吳亦凡身上的氣質(zhì)恰恰符合這點,他演出了喬木的味道,讓我覺得他就是喬木,喬木就是他。如果,你非要讓我挑一個缺點出來,那就是吳亦凡的身高太高了……(身高高也是缺點,你真是夠了。額,其實,只是針對角色而言。)
女主角盧杉很清新,我不認識她,百度了之后才知道,原來她是瑯琊榜里面的靖王妃。笑起來很甜,有兩個小梨渦。雅望選她演,看完整篇電影,個人覺得還是很不錯的。
電影篇幅有限,不過大部分情節(jié)都展現(xiàn)了,可以說超出預(yù)期,看劇的過程中,哭了好幾回。
喬木說:聽說這個世界上有兩種幸福,第一種幸福是兩個相愛的人能夠在一起,第二種幸福是愛的人能夠幸福。
希望天下的有情人都可以幸福,要不然看故事的人哭起來真的很傷心。
電影的插曲我只聽出兩首,一首吳亦凡的《從此以后》,一首黃致列的《最遠的距離》,特別是喬木在放手的時候,背景音樂響起:
世上最遠的距離
是你我在一起
在一起卻不知我心意
世上最遠的距離
是你我的分離
像暗夜白天遙望著嘆息
然后,又把我唱哭了,淚點低的人好討厭,都不能好好看戲。
對了,《國風(fēng)·周南·漢廣》寫:
南有喬木,不可休息;漢有游女,不可求思。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翹翹錯薪,言刈其楚;之子于歸,言秣其馬。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翹翹錯薪,言刈其蔞;之子于歸,言秣其駒。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不知道,作者當初寫這部小說,有沒有受到她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