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有人喜歡旅行,當然也會有人不喜歡。
我是喜歡的,至少到目前為止是這樣的,所以我老是希望自己一有空就在路上。
我為什么一有空就去上路呢,一方面我怕一個我期許了太久的地方,等待耗費了太久太久,它會把我的耐心跟心性都磨掉;另一方面,這是我目前為止很喜歡做的一樣事情,我怕若是我不騰出時間、力氣去做,到最后這樣的愛好就會不了了之,或者說最后也沒了興趣與激情。
我越來越發現一個問題,現在能夠培養一件感興趣的事情真的太難了,而且真正的去履行這樣興趣那就更是難上加難了。
所以,無論如何,要把它進行下去。
有的時候我不知道我所謂的堅持能夠持續多久,但我只要可以去做,我就日復一日的在去做。比如說寫作、比如說讀書、旅行。
有的時候我們的內心都希望我們所做的事情能夠為我們帶來收獲或者是生活上的幫助,而不是無盡的去耗費時間干這件事,我們的內心一方面希望自己去承認它,另一方面也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畢竟人是不能離開社會這個大環境的,我們時時刻刻的都處于人際關系的交往中。
也許到了六七十歲,我愿意回歸田野,去一處“桃花源”,過上我恬靜閑適的老年生活,但那肯定不是現在,現在的我渴望著繁華的都市,渴望著現代化的新技術,渴望著冒險攀登,渴望著每一處驚險與刺激。
我一直愿意做一個恬靜溫柔的女子,就像韓雪那類的蘇州美女子,她就像人世間的一劑清泉,冬天里的一絲陽光,讓人感覺舒服、歉意。
這個社會有恬靜的女子,自然也會有活潑跳躍的女子,她們嘰嘰喳喳,像早春的鳥兒,像池塘的小魚,但是總歸我們絕大多數的時間需要安靜的生活。
我小的時候特別希望能夠去巴黎,真的很奇怪,一個小娃娃,可能還沒上學呢,腦海中就有一個城市名在跳動:巴黎、巴黎。以后我遇見了一家叫做“巴黎婚紗”的店,我就想著以后長大了一定要在這家店拍婚紗照,買婚紗穿,但我從沒想過新郎會是什么樣的。
那個時候知道的歐美城市名也不多:巴黎、華盛頓、紐約、柏林……似乎就這么多,偏偏的我就想去巴黎,只是聽說那是一個浪漫之都,可惜的是二十幾年過去了,我還沒領略過它的風采。
第一次喜歡一個詞語叫做:浪漫,第一次知道浪漫的英文名叫做:romantic,直譯的話就是羅曼蒂克。
浪漫這個詞很早就出現在課本里,直到學習了romantic這個詞,才恍然大悟,原來羅曼蒂克就是romantic直譯過來的啊!
當然現在想想那時候學習到這個英文詞的時候的那種小確幸。
我已經不會像以前那樣遇到一個腦洞大開的新名詞或者在書本上學到一個新知識點而有種發自心底的喜悅,現在的我更多的只是多了一份平靜,平靜的接待一些事情,不管是舊的還是新鮮的。
年齡越來越大,碰到的事情也越來越多,就會對很多事情失去新鮮感。根本無法想起年幼時的自己怎么會為了一百塊錢的零花錢都會小心翼翼的把它鎖進抽屜。現在的自己,大概只有一顆克拉鉆才能換回一點點的喜悅吧。
我們的心平靜到似海平面,但是沒有波濤沒有風雨。
很多東西已經來得太晚,便也已經失去了它的意義。
二十歲的女孩渴望擁有一件連衣裙,但是三十歲的時候才得到,穿上去方覺得那么幼稚傻氣;三十歲的時候渴望擁有一只克拉鉆,到了四十歲才買得起卻發現雙手已經變的粗糙黑黃;四十歲的時候渴望一次環游旅行,到了五十歲才有時間有閑錢,才發現已經失去初衷,雙腿也不似以前那么利索……
到底我們還要失去多少,無奈多少,才能好好的過上屬于自己年齡該過的生活。
那個時候我們總希望能夠得到一份真正的愛情,可是我們對這份感情無比苛刻,后來我們終究失去了它,再后來我們不知道跟誰結了婚,在這份婚姻關系中,我們似乎再也找不到當初的那份赤子之心。
你是否對最愛的人最苛刻,比如愛人、父母、孩子,卻獨獨對陌生人最客氣。
可是陪伴我們最多的人卻是那些被我們最苛刻的對待的人啊。
我不希望等到年老色衰才去穿那件最美的連衣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