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從前看過一個故事:一個出租車司機,跑白班,每天七點多鐘下班,回家后坐在沙發上拿著遙控器等吃飯!吃飯后洗漱睡下!盡管他每天辛苦掙錢,每天準時下班回家陪老婆孩子,無任何不良嗜好,妻子對他還是非常不滿意,總嚷嚷“你不愛我”!
他很疑惑:難道我每天都按時回家,不和朋友們出去吃吃喝喝,老婆孩子有事隨時挺身而出,這還不算愛老婆嗎?問老婆“怎樣才算愛你?”老婆居然答道:“多陪我聊聊天!”
出租車司機覺得非常不可思議,難道多陪妻子聊聊天就是“愛她”了?!
盡管他有點不太情愿,還是照妻子說的,每天下班,不再看電視,鉆進廚房,一邊陪妻子擇菜,一邊閑話些家常理短!
那天,妻子顯得格外溫順,不但多給他加了個菜,還鮮有的沒對他“橫挑鼻子豎挑眼”!
從次以后,出租車司機每天下班回來后,都要主動和妻子“嘮會兒”,他們夫妻的感情明顯比從前融洽太多了!
如醍醐灌頂,出租車司機后來總結:我其實很愛我的老婆,但是,在一起不等于高質量的感情對接。我用我認為對的方式去愛她,而忽略了她喜歡的愛方式,這樣錯節的愛,雖然都是愛,質量卻大大的不同!
2、
很羨慕出租車司機的老婆,有這么一位心思靈敏的老公。
記得戀愛時我問過老公一個問題,“如果有人明知道我喜歡什么,卻偏偏故意跟我反著干,讓我不高興,這說明什么呢?”老公有瞬間錯愕,隨即說:“這人絕對人品有問題!”
然后婚后,他就成了那個“人品有問題”的人。我對機械類的東西通通絕緣,要不是出行不方便,絕不會學習開車,而且對于各種駕駛理論深惡痛絕,看到文字類的介紹就會頭痛!
學會駕駛以后,有時會碰到很疑惑的技術問題,每次跟他探討,他都扔下一句話:“去看書,去上網,去看我關注的公眾號,學啊!”明明老公對車和機械類非常精通,跟外人講起來滔滔不絕,可對我請求“講解”的愿望,他一概屏蔽!
可能,他希望我愛上他的“愛好”,以積累更多的操作經驗,他以為“他為我好”的方式就是愛我!可我卻認為:故意使絆子,不能按我希望的方式待我,就是不愛我!
有多少婚姻經營的失敗卡在了這個點上?如果真愛,如果真的為對方好,那么以對方需要的方式去做,而不是以你想當然的方式去示愛!
第一次聽說“殺親”這個詞,是在《非誠勿擾》。
“殺親”,亦稱“殺親族”。意思是,對待陌生人非常的謙和,可以接受對方的缺點,但對于自己最親近的人,便會對對方的行事做人有更高的要求,有時候甚至說話非常刺耳。但實際內心是非常重視與自己親近的人。
“殺親”性格人,看不到對方的真實意圖;又或者,我明明看到你的想法了,我偏偏不那樣去做!你高興也好,不高興也罷,我們的血緣關系和親密關系也不會有實質性的變化,那我還費勁“討好”你做什么?!
對“關系”自以為是的把握、懶惰的心性,讓我們不愿以對方的喜好出發——去愛,去維持關系!
生活中的表現,可能沒那么復雜,最多讓你感到“擰巴”、不自在。可在這種相處模式的輻射下,久而久之,關系就會慢慢出現裂痕!
3、
一個人去拜佛,他非常虔誠,并且想對佛表達這種頂禮膜拜的虔誠。他想,我獻給佛什么好呢?于我而言,我最珍貴的東西,就是我的“命根子”了,于是,忍痛割下來獻給了佛!
可佛看到后,卻差點吐了!呸!這是什么啊?一灘污穢之物!簡直是侮辱我!對我的大不敬!
認知不到對方的心理和喜好,卻盲目“默默”付出,自以為非常虔誠,卻只能每天上演冷笑話!費力不討好!
親子關系中,這樣的事情也比比皆是!故事中的人不了解佛的喜好,所以做出如此腦殘的事。而親子關系中的“付出與接收不對等”,則更多的源于成人的執念!
閨蜜前段時間很煩惱:她和孩子平時交流總是不順暢,要多“擰巴”有多“擰巴”。一件事情要達成共識,需要大費周折!她對我講:“每天我從幼兒園接了兒子,我倆的“出選擇題”對話模式就開始了:
我問兒子:“回家你是先寫作業還是先吃飯?(她的孩子吃飯不太好,吃飯在她家基本可以說是一項任務)”兒子則反問我:“媽媽,你是讓我多玩會兒還是給我買個棒棒糖?”……”
我聽得捧腹大笑!怪不得孩子不愿意順應成人的意愿,甚至交流也不能如常!他幾乎沒有過和家長順暢交流的經驗!在和大人提要求時,他能接收到大人企圖改變他意志的信號,為了達到目的,他不得不也用此種方式對待同樣“擰巴”的家長!
怪不得許多家長經常抱怨:我多么愛他,我為他付出那么多,一切都是為了他好,可他卻絲毫感受不到?!
當孩子期待的“愛的方式”和你“愛的方式”幾乎沒有契合點時,這種愛,在接收人看來,不但不是愛,反而是障礙!他很可能會“拒絕簽收!”
在一些不涉及原則的問題上,放棄成人的執念,順應孩子的想法!用他們希望的方式去愛他們,愛的質量會更高!
4、
人是這個世界上最簡單的生靈,也是最復雜的生靈,我喜歡的,不過是你愛我!并且以我需要的方式愛我!
“默默的”,不是你天生愚鈍看不到我,就是你企圖用執念改變的我。這種方式,我不喜歡!
愿你在親密關系和親子關系中,收獲事半功倍的效果!試試看,不要“以自己的方式默默愛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