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鳳姐發了一篇名為“求祝福,求鼓勵”的公眾號文章,瞬間閱讀十萬加,得到了近兩萬人的打賞,評論底底下聲稱被激勵被感動的人無數。
鳳姐“翻身”了,現在她成了一個牛逼的人。
那篇文章寫得真好,樸實流暢,感情真摯,我也覺得在紐約勤勤懇懇靠自己闖蕩的她,符合美國精神,配得上一張綠卡,請美利堅給她一張綠卡!
感動之余,我又不禁在想,鳳姐還是那個宣讀征婚啟事,被社會心理學家鑒定為病態型自戀人格的“奇葩”嗎?現在的她,分明是懷揣美國夢,在異國只身打拼的勵志典范,是百折不撓的代名詞啊。
多數人應該都想不到,今天的自己會將“你知道她有多努力嗎?”放在鳳姐的身上。
可是,就說在北上廣,最不缺的就是努力的人。鳳姐說,她初到紐約住的是地下室,冬天沒暖氣,打工被欺負,還頻繁遭到華人同胞嘲笑。把地點換成中國,從小縣城來到無依無靠、無親無故的大城市打工的人們,境遇也差不多吧。比如,今年七月中旬北京暴雨期間,一個外賣小哥送餐晚點被戳腦袋辱罵了近三分鐘,無論外賣配送員怎么道歉都無濟于事,最后將外賣甩出門外,重重關上了大門。
在異鄉漂著,都挺不容易的。混出頭的才能資格標榜自己的努力。
雖然從事的是較為低端的服務行業,但他們還不屬于底層勞動者。
鳳凰網的《在人間》欄目曾經寫過一篇“一個底層勞動者的葬禮”,一個叫“鴨蛋”的扁擔工在挑貨上樓時猝死,死后沒有家人送葬,沒人知道他的真實姓名,工友給簡單操辦的葬禮竟成了他生前不曾得到過的禮遇。每天起早貪黑挑扁擔,勤勤懇懇攢錢,對朋友仗義的“鴨蛋”也曾是個很努力的人吧,而他是真正的底層勞動者。
其實不用舉這種極端的例子,就說大城市的格子間里的小白領,微博上積極蹭熱點發稿爭做大V的人,北京金融街、上海浦東的投行精英們,誰不是為了糊口,為了更好的生活,忙得焦頭爛額,常常夜不能寐。
而所謂努力程度,是不以環境的優劣為轉移的。
如果鳳姐沒出國,依舊在上海,當她說出“請祝福,請鼓勵我拿到一個上海戶口”時,我們真的不會想,“你憑什么,我這么拼命都還沒有戶口呢,想得美!”
我們會被鳳姐鼓舞,說到底,是覺得“如果連她能做到,那么我也應該能做到”,可事實是,她的成功帶有不可復制性,是沒人能效仿的。你不能說,她的努力,讓你看到了希望。
記得2011年溫州事故發生時,鳳姐發了篇微博,說道,“一直沒看新聞,今天才知道溫州死了35人。我相信他們死前都聽說過大名鼎鼎的鳳姐了。所以他們也死得其所了。另外,他們為中國的人口優化作出了杰出的貢獻。所以他們的死絕對是重于泰山的,是死得光榮的。本人對此表示強烈的感謝”,此言一出,網上一片嘩然,紛紛指責她沒有做人的良知底線,共同呼吁抵制鳳姐,其中不乏微博上的名人。
我們無法站在道德制高點上說她壞,也很難肯定地說她有多么善良。
寫出上面那番話的,和寫出爆款勵志文的都是一個人;罵鳳姐是嘩眾取寵的小丑的,和將她捧為勵志女神的也都是同一批人。
不過說到底,我還是佩服鳳姐,覺得她挺棒的。不認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然后不惜一切代價地去爭取,總是一個勇敢堅強的人吧!
我不懷疑被鳳姐感動了的人的真心,相反,有這么多人被質樸的故事打動,其實是件挺美好的事兒,只是沒必要捧得太高,說她“給我們很多普普通通的人帶來慰藉和希望,讓我們覺得時代還不至于那么糟糕”未免過譽了。畢竟鳳姐的成名,最初就帶著荒誕魔幻色彩,可不是這個時代的一股清流啊。
最后借用張小北的一句話:以成功為唯一標準的社會里,鳳姐才會成為我們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