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舊作,曾發表于旅游雜志,現在也收納于此]
漆黑的夜晚躺在臥鋪上聽著鐵軌冗長的回聲,耳邊的歌曲旋律激蕩著空氣,突如其來的明滅光線照入車廂,使我能夠看清楚投射在車廂頂上的濃重陰影,窗外一片輝煌的燈火轉瞬即逝,那可是你的家園?
上鋪的乘客翻了個身,她的手臂沿著床位輕輕垂下,這個女孩子和她的朋友一直傾談到夜深,令我回憶起大學時代的無數次熄燈后的談天說地。火車在鐵軌上奔馳,有規則的震動漸漸給人帶來了睡意,思緒漸漸蔓延到了數百公里外的起伏山巒之間。睡夢,醒來,再重墮夢境……夜晚便悄悄過去了。當夏季早晨的陽光開始刺入我的眼睛,提醒我--屯溪已經到了。
?[邂逅屯溪]
黃山市是個喧鬧的小城,塵土,糾纏不休的叫賣和一條灰蒙蒙的道路構成了我的第一印象。古來徽商便已出名,而此刻面對苦口婆心寸步不離的拉客者,只想遠遠地走開,在一家簡陋的小攤前買了一杯豆漿,在一條不熟悉的街道上閑逛,悠然地望著好奇的路人,我試圖體會這里的普通生活,可惜這段時間并不太長,拍拍沉重的背包,我們必須趕往下一站--湯口,更接近黃山的城市。
? ?[黃山東海]
翡翠谷,鳳凰源,九龍瀑,石門峽是著名的黃山東海景點,到達湯口已近正午,找了賓館放下行李后就跳上了門口出發的車輛。
我們的第一站是翡翠谷。
翡翠谷,又稱情人谷,是電影<<臥虎藏龍>>的拍攝地,走進翠竹環繞的山谷,我感覺猶如"綠野仙蹤"里的桃樂西,用綠色的鏡片看周遭的一切,感覺充滿了神奇。沿著道路行去,巖石間突現一方碧池,水色璀燦猶如無暇的綠寶石,翡翠谷也許正得名于此,陽光下,綠波蕩漾,泛著奇異閃爍的光彩,令人很想掬起這一捧清泉。池底的鵝卵石也清晰可辨,色彩斑斕的石頭為這抹碧玉添加了濃重的底色,使綠顯得更鮮活了。這樣的翡翠湖在山谷中隨處可見,尤其是有瀑布的地方,尤如畫境一般。風過山谷,樹木隨之起舞,此刻近可觀水波涌動,遠可望藍天白云,確實是一處視覺休憩的絕佳場所。
在翡翠谷我也險些闖禍,當我忍不住走近湖邊,腳下卻一滑,身子不由得朝湖中滑去,幸好天眼明手快,一把將我拎了回來,饒是如此,我的右腳已沒入冰涼的溪水中,后來只好帶著一腳泉水繼續行程,想起來覺得有些好笑。?
不可不提的是那里的鶴林古道,竹影鳥囀,清幽無比,很適合在盛夏的午后在里面消磨時光。
第二站鳳凰源,鳳凰源有著與翡翠谷類似的一面,湖水顏色很近似,但它更以奇石著稱。有一處山澗中的石塊猶如攤開的手掌,五指清晰可辨,而到了另一個角度,同一塊石頭看上去又如同一個緊握的拳頭。整個行程走走停停,猛然抬頭發現山谷的盡處有一座巍峨的山峰,云霧繚繞中山峰的頂端忽隱忽現,猶如仙境,一問之下才知是仙都峰,可惜要封山至明年4月,所以此刻只能站在遠處山谷中心儀它的秀美風姿了。
因為水勢不大,我們放棄了去九龍瀑之行,而改去天湖漂流。 坐上竹筏,將雙足浸入清冷的泉水中,順著淺淺的河道一路行去,看到兩側青山如畫,不少游客已經按捺不住投入湖中,任清涼的池水把自己浸沒。
突然狂風大作,一場暴雨即將來臨!原本湛藍的天空已經被層層疊疊的濃云所遮蓋,山壁上的樹木起伏如浪,一道清晰可辨的波浪從水面上迅速劃過,急劇地涌向遠方,風從背后吹來,吹亂了我的頭發,心胸間突然變得一片空明,那一刻,只覺得心意與天地相通,而這山水猶如浸入了我的內心一般。
船靠岸了,我在山谷間,周圍有著匆忙尋找避雨之處的游客,而我卻已經不想躲避,挑了塊干凈巖石坐下,看著豆大的雨點鞭打身前身后的巖石,把它的顏色由淺灰轉為濃重的墨色,漸漸漸漸感覺到一種不屬于盛夏的秋意。
期待中的急雨最終草草收工,霞光中山谷四處飛滿了蜻蜓,而我們就在湖邊打著水漂,石子打破了如鏡的湖面,跳躍著一直滑向遠方……
晚餐在湯口老街解決,冰啤加辣辣的小龍蝦,其實這是我第一次吃小龍蝦,不過很快就接受了這種味道,啜飲著啤酒,目注著遠山,開始向往著以后的旅程。
[感受黃山]
走入山中,全方位地感受黃山。早晨9點,跟著臨時加入的黃山2日游團隊到了山下,于是開始漫長地等待。同行者中有兩位廣州來的攝影師,其中一位昨天在天湖摔傷了腿,走路一瘸一拐,還是艱難地邁著步子往前走。
想來人群中有些人是講投緣的,雖然和那位攝影師沒說什么話,但是簡單幾句就發現了意見比較相投:例如他知道我和天不打算上黃山鎖連心鎖,大為贊同,他說那是環境污染,山下都是丟棄的鑰匙,其實這是原因之一,一把象征性的鎖有真能鎖住人心嗎?一切都該順其自然為好。
到了山下,匯入了大部隊中,可是絕大多數人都選擇纜車上山。我和天對視一笑,來到山腳下不自己親自爬上去怎么叫登山呢?幾千級的臺階在我們上方延伸入云,而真正的挑戰現在才剛剛開始。
?上山的道路十分清幽,兩邊樹木郁郁蔥蔥,間雜有懸崖邊怒放的金色百合,那種跳脫的色澤灼熱了游人的視線,想來幽谷百合正是形容它吧。山間空氣清冽,時有幽泉相伴,叢林中不間斷的鳥語和蟬鳴猶如大自然的奏鳴曲。不可不提黃山的鳥鳴,那婉轉的歌聲時而直遏云霄,時而啾啾細語,其多變的音調每每令聞者陶醉。黃山的蟬鳴也是一大特色,我取下了耳邊的mp3,聽著蟲子們越來越聲嘶力竭的高歌,突然四下一片沉寂,原來是游人飛去的一塊石頭驚嚇了迷醉的歌手。過了一會,一只老蟬開始用低沉郁悶的聲音低低吟唱,而越來越多高亢的年輕或者年老的歌聲加了進來,直至四野無處不聞蟬鳴。
這時候,最好有風,初上山時,樹木遮蓋了視野,偶爾有微弱的涼風從身邊拂過。山路一個拐彎,眼前豁然開朗,只見重重峽谷蔓延至遠處的天際,一陣山風吹來所有的松枝開始一起搖擺,所有的草木舞動自己的身軀,起伏如浪的山林發出猶如海浪的聲響,沙沙聲由遠及近,然后一陣令人覺得渾身通透的山風從兩脅生,頭發也被吹亂了,索性讓它散開,一直看著身后被卷起的落葉隨著這陣風飛入峽谷。
四野恢復寂靜,只有陽光透入林間,幾片青幽幽的葉子從林隙間緩緩飄墜,靜靜地沉入谷底。
[上山上山愛]
借用李敖的書的名字,繼續著不斷向上的機械動作,偶爾累了就在山道上席地而坐,或者發個短消息給遠方的朋友,或者和天你一口我一口的分享著瓶中不多的水,或者沖入山澗用冰涼的泉水潤濕自己的臉頰……慶幸的是自己的體力始終能支持得住,每每休息一下,就可以緊跑幾步,繼續往上攀登。山道上不時出現這樣的畫面,一個已經累得雙臉通紅的女孩子兩腳發軟(不是我哦),只能把登山杖遞給自己的朋友,讓他拖著自己往前移動,在經過他們身邊時,往往聽到那女孩子嬌嗔道:下次死也不爬山了,誰叫你不坐索道的……
?停停歇歇,近兩個小時后終于接近了山頂,在山道邊享受了一片西瓜之后,開始沖頂!接近頂峰的那刻心里無比喜悅,雖然我在意的只是等臨的過程,但是山勢越高,我所收入眼簾的風景也更雄偉,這一刻,我回頭看著遠處起伏的山巒,一重重猶如中國山水畫,墨色濃淡間勾勒出山的輪廓,而那些靈動的云則把自己的影子投射在山壁上,那一瞥,胸里已經映下了無數的山水,只能用“大好河山”的感嘆來形容。
? [仙山勝景]
山上的游覽路線是始信峰--清涼臺--獅子峰---北海---排云亭---西海大峽谷---光明頂(夜宿)---第二天上午:蓮花峰為主,游覽玉屏峰等地。
整個黃山的旅游可以說是漸入佳境,多少次在山道上行走的我停下了腳步,沉醉地望著眼前的秀美山巒峽谷?每一眼都試圖在自己的腦海中刻下這一切的所見,而臨到試圖描述它時,卻發現只有感覺而不記得具體的一草一石,唯有那種感覺,渴望和山融為一體的感覺還在激蕩著自己的內心。
清涼臺獅子峰是一切感受的起點,在黃山上我們一般都丟開了團隊和導游自己行走,唯一包團的原因是要節約安排住宿和買票的時間,大隊伍還在后面推推搡搡的慢慢行進,我們已經迫不及待地趕往一些游人較少的景點。清涼臺上,周遭的游客都為黃山之美而稱贊不已,遠處橫陳的重重山脈曲折地通向天際,視力所及都是山脈,讓人懷疑這世界似乎只有山,而沒有其他的任何物體。有一幕在看山的時候總是最令我著迷,那就是陽光總是投射在一處山丘,把那座山照得通體透亮,而其余的群山在陽光的陰影里,似乎籠罩著神秘的面紗,云的影子在山間流動著,那一刻,我真想化為飛鳥,投入這群山的懷抱……
獅子峰傳來了登臨者的呼喊: “喂……你好啊……這里好高啊……”怎么樣的叫聲都有,于是吸引著我們上去一探究竟。在登獅子峰時我漸漸感到了一些疲累,但是這沒有影響我登山的興致。峰頂背靠巨石,聽耳邊呼嘯的山風,任陽光打在我的臉上,我也有了對著群山呼喊的沖動:“喂……我在這里……” 在山中,在山的懷抱中。
遠處不知何處傳來的鐘聲悠揚動聽,令人頓生出塵之意。抱著膝頭坐在山頂上,身前身后都是看不盡的秀美峰巒,于是想起了老句“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老杜登臨泰山可作此嘆,我登過泰山,卻沒有這般感受,
只是那刻在黃山上,這些詞句飛快地在心頭掠過,一時之間找不出更合適的形容眼前景致的詞句了。
? ?[心靈之谷]
西海大峽谷是我此生所見最美的地方之一。黃山的其他景色多半還半遮半掩,只有到某一高處方可一舒胸臆。但是西海大峽谷卻絕然不同。
那眼前縱深入地溝的千丈懸崖,令任何走近的人膽寒,視野開闊,你可以清晰看到腳下掠過的飛鳥,山間起伏的松濤,還有無限深處那刀削般的石壁……我看著看著,突然感覺兩腿有些發軟,這種雄偉的氣勢把我震住了,那一刻我只感覺到自身的渺小。猶如天地間一顆沙礫而已。
沿著山壁前行,峽谷就在腳下,好幾次我停下腳步走近峽谷看得如癡如醉,而那種氣勢又有幾次令我終于坐了下來,似乎連站著往下看的勇氣都不夠了。漸漸漸漸我讀懂了黃山,這片峽谷才是它真正對自我的詮釋。
山路通往一些有趣的去處,如類似一線天的地方,沒有欄桿的仙人橋,雖然離集合時間已近,我們還是堅持著往前探路,通過幾步沒攔竿的階梯,爬上一塊巨石后,山風已經是幾乎狂暴地吹襲著擋著它去路的人。峽谷就在山側似乎觸手可及。而頭上的天空似乎也離得更近了。
? [日出日落的遺憾]
去光明頂已近五點,計劃在日落前趕到,于是加快了步伐,連經過紅樓夢片頭出現的那塊飛來石也只是上去匆忙看了一眼。體力不支在此處才顯現出來,已經連續爬了近7個小時的山,從早晨到現在所有入肚的不過是一杯方便面杯面和兩個雞蛋。腳下的步伐變得不那么堅定,天停下來擔心著看著我,我甩甩頭告訴他沒事情,繼續著光明頂的旅途。
現在想想好佩服那些書中的俠客,居然在爬上光明頂后還有力氣去打架,1860米的光明頂是黃山第二高峰(最高是蓮花峰,1864米),漫長的石階和喘著氣的背包客,我的步伐越來越沉重了。
為了日落加快速度趕到了光明頂,卻累得幾乎看不動風景,山風吹來我渾身發冷,坐在一處草堆上幾乎麻木地看著天邊,突然看到了太陽從厚厚的云層里透出光芒,一片云層被染成通紅,漸漸的紅暈擴散開來,可惜這段日子云層太厚,很快落日的景象就被掩蓋在云層背后。
光明頂招待所是華東地區最高的住處了,我們住的地方簡陋無比,餐廳改建的大臥室,十幾張上下鋪擺在里面,我挑了張在窗下的床位,希望能看到月光。晚餐仍舊是方便杯面,夜晚在天臺上,四下漆黑而寂靜,天空沒有月光,偶爾才能看見月亮對世界的匆匆一瞥,山風讓我渾身發冷,我顫抖著望著早上那些熟悉的山巒,此刻它們看上去都象一群可怕的怪獸,夜漸漸深了,我被山上的寒氣凍得直跺腳,卻還是不想這么早就入睡,眼神穿越過那黝黑的山脊,也許那也是你正在看著的方向吧?
凌晨四點被同室的驚醒,裹著被單跑出去等日出,昨天那個寂靜的露臺已經站滿了人,山間云霧如牛乳般流動,如同仙境。半彎的月亮還掛在空中,吸引著人們的視線。可是日出最終沒有等到,只有短暫的片刻云層散開,看到了徐徐上升的紅日,但稍縱即逝,天催促我回去,人群也漸漸散去,誰曾想到后來太陽又出來了片刻?帶著錯失的遺憾,我們開始第二天的行程。
[蓮花一現]
去蓮花峰前有個有趣的選擇,導游說有兩條道路,一條平坦無險的叫升官發財道,而另一條驚險曲折的叫桃花道,戲稱若想走桃花運的就走第二條,我和天根本沒選擇地就踏上了那條道路,不想有任何桃花劫,只因為那處展示的風景更誘惑著我們。
同行者只有隊伍中的一個女孩,99%的游客都選擇了升官發財,桃花道略為曲折驚險,經過那條狹窄陡峭的一線天。到目的地匯合導游后,我們組成了一支人數不多的特別小組就直沖蓮花峰了。沿著山路過去,一步一景,令人每每身心俱醉。最難忘的是云,山風吹過,云氣在我們身邊掠過,猶如一陣陣浪濤,云似乎垂手可得,而"坐看云起"的情景就真的成為了現實。
?[下山下山行]
下山的時候腳一直打顫,饒是如此,在選擇陡直的下山路還是比較曲折坡度小的道路時,我還是選擇了前者,為了舒解自己的緊張情緒,我一路聽著歌曲往下沖,黃山漸漸被拋在了身后,而身臨山巔的那種美好感受我卻不會輕易忘懷。
[如畫宏村]
去宏村前做了兩件事,轉了三部車。一是給父親的老朋友打了個電話,他擁有宏村最古老的房子之一。而我們將成為他今晚的房客兼吃白食的食客,二是先去西遞溜達了一圈,雖然天對我的臨時決定不敢茍同,但是他還是陪我去西遞走街穿巷,在匆匆間對這個古老村莊留下了些許印象,回味中卻只記得在祖廟喝的冰凍綠豆湯,滋味無窮。
和一個在西遞賣畫為生的畫家聊了會,看中了一幅他涂在橢圓形木板截層上的油畫,凡高的星月夜,藍色的基調令人一看就很喜歡,那跳脫的色彩讓人更加愉悅,他說一周后郵寄給我,目前還在等待中。
轉車的過程中天大部分時間都在昏睡,他有著隨遇而安的好脾氣,而我總是在窗口東張西望,試圖把一切景色都印入腦海:路邊的青翠田野延伸至悠悠青山腳下,藍天白云是背景的畫面,偶而見小牛在田間穿行。
父親的朋友(簡稱W)特意來接我們,所以我們就順理成章地逃了宏村的門票。沿著荷塘走進去,走近宏村的白墻高瓦,也開始一天宏村人的生活。W的住宅令我們大為吃驚,雕花木門后是個小小四合院,院中有一個亭子和下方的魚池,四遭的房子無處不透著古意,沿著小徑走去就到了一個不小的花園,假山植物相映成趣,紫藤下的石桌上主人已經備好了黃山云霧茶。
家中還有一個菜園和不少房子,最令人羨慕的是花園一側改建的養雞場都比我家的陽臺大……羨慕得我都想住下來不走了。
夜了,主人用水澆濕了花園的石板路,灌溉了樹木,也澆涼了白天的暑意,一只誤入的鳴蟬微弱地唱了幾聲就被主人家的小貓一口叼住當了晚餐。枇杷樹下,談興正酣,漸漸地酒意濃了起來,我眼中的世界變得明亮而美麗,而所見的臉龐也顯得格外親切可愛,我也就沉醉在這幾分的醉意里。
?偶一抬頭,滿天星斗!可見銀河燦爛,星星是如此之多。令我不由感嘆在城市中怎么有如此明朗的夜空?W的孩子向往著城市,而我們向往著山村,這種心態恐怕又是一種圍城了。
?那時有種想體驗喝醉的念頭,平時不敢說的話可以說出來,不敢多想的事情不如順其自然,在宏村的夜晚,人的靈魂可以被蕩滌得如此通暢自然,可以笑,可以哭,可以被小事情所感動,可以……漫無邊際地思考。
? ?(終篇)
其實還有許多可以寫的景致,只是到此就留在心里吧,哪怕回憶隨著時間漸漸模糊,山水的輪廓不那么清晰,但那種感覺還會存在。
在城市的街頭游走,腳下的步子也愈加從容,何妨給自己一個心靈的假期,和山對視,和水對話,讓山風把自己的思緒攜入云端深處,那一刻,很多事情也就看淡了。
[后記-2014年6月28日]
重新翻看多年前的游記,看著那個有些陌生而靈動的自己,忍不住微微一笑,想起那時候的黃山,雖然人多擁擠,但是仍舊是一處絕佳的勝景。這么多年,走遍中國,也踏足世界各地,但是最終覺得最重要不是去哪里,而是和誰去。如果沒有合適同伴,也不妨一個人旅行,可以傾聽自然,和自己內心對話。
黃山歸來后曾和宏村老伯試圖保持聯系,一次過年的時候打電話去,得知老伯努力自己翻修老宅,而當地旅游部門只是征用他的住宅作為景點,每天游客如涌,驚擾了老伯一家的生活,每年也就區區兩三千元,尚不及翻修費用,而老伯每次翻修都是自己到處找古磚和老木頭進行修繕,就在年前不久,在翻修老宅添加瓦片時,老伯不慎從屋頂摔落,已經去世了。那時候才開始明白世界沒有旅行者眼中那么美好,我們可能永遠只看到當地最美好的一面,而遠非全部。下一次旅行,也許我仍會去那些去過的景點,不是為了尋回回憶,而是努力以非游客的心態來面對當地的一切。
如果是世界是一本書,我唯愿能多翻幾頁,也能讀懂這字里行間的笑聲和淚水。在這里遙祭老伯,魂兮安寧,回歸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