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飛呀飛——第十章 青春期的懵懂


冬天來了,世界又被白茫茫的雪籠罩。小村靜下來了,勞作了大半年的農民收獲了滿倉的糧食,都開始貓冬了。屯子里,當街上,還是有一群孩子到處瘋跑,藏貓貓,跳房子,釘釘子,打哧溜滑。屬于他們的快樂永遠那么旺盛,屬于他們的天地永遠那么生機勃勃。

小冬子卻很少出去了。她覺得,她和他們不再屬于同一個世界。她是一個另類,是一個特別的個體。“‘我’是誰呢?為什么‘我’會降臨到這樣的一個身體里呢?為什么別人不是這樣的不幸呢?就連二有子和三丫都有一副健壯的身體呀!” 她總是這樣想,也沒辦法解開這個謎團。她真希望能做一個神奇的夢,在夢里面,有一個白頭發的老神仙或一個美麗的仙女會給她施以法術,等她醒來的時候,就變成了和艷春一樣身材頎長,能把腿抬到頭頂上的漂亮丫頭。為此,她愿意折壽十年。

可是,每天早上醒來,她都會失望,現實總是無情地擺在她面前,讓她不得不去面對。永遠都不會再去當老梢了,她不能容忍那些落在她身上的目光。她也不可能再跟著那些孩子去瘋跑了,她得學會自愛了。她覺得,她快要長大了。

冬天里,如果不出去玩,倒真是沒什么可做。小冬子還小,還不能學女工活計,她總不能和三丫一樣跟大人學抽旱煙。沒啥干的,她只好整天坐在炕上,歘嘎拉哈,翻小人書,看家里唯一一本小說《林海雪原》。她快把這本小說背下來了。她是那么熱愛小說里的女主人公白茹。有多少次,她躺在被窩里,望著黑暗的天棚,心里想著自己也像白茹一樣,又俊又靈巧,又懂醫術,騎著馬或滑著雪,馳騁在繳匪的征途上,一點兒也不比那些男同志差。又有那么多可敬可愛的戰友愛護她,保護她。白茹是一個多么幸福而偉大的人啊!而自己,卻是一個多么平凡而不幸的人啊!

過年了,媽媽給了小冬子五塊錢,讓她去供銷社買些自己喜歡的東西。供銷社已經承包給一個姓滕的售貨員了。那里的物資跟從前也大不相同了。從前過年的時候,供銷社屋子里的半空中,都會掛滿了年畫。去供銷社欣賞年畫是小冬子對新年渴望的一條重要理由。可是今年,除了幾張光屁股胖娃娃以及什么鯉魚躍龍門之類的畫以外,就什么也沒有了。據說當家的認為賣畫不賺錢。這可讓小冬子失望極了,去了幾趟,也就是買回來一袋人參雪花膏和一盒秋月牌香粉兒。她還發現,往年時興的紅的粉的綾子片兒也沒的賣了,頭繩也少得可憐。賣得最多的是一捆捆的膠皮套兒。買回來以后,用各色毛線頭纏了,系在小辮子梢,確實是又方便又緊實。她甚至發現,很多女孩子都不再梳歪桃和辮子了,有的剪了灶坑門的短發,有的就在腦后梳起了馬尾巴。這樣,她就理解了,為什么供銷社再也不賣綾子片兒了。

爸爸去縣里買了四張掛畫,回來美滋滋地掛在西墻上,分別是春蘭,秋菊,夏荷和冬梅。這讓小冬子喜歡得不得了。爸爸一起還買回來兩本書,一本叫《密密相思林》,一本叫《不盡長江滾滾來》。這下子小冬子可有的消遣了,成天捧著這兩本書看來看去。

《不盡長江滾滾來》是一部長篇小說,講的是一個叫文英的紡織女工走上革命道路的故事,非常好看。《密密相思林》是一部短篇小說集,小冬子不是很看得懂,里面也有很多生字,似乎跟臺灣什么的有關,故事性比另一本要差許多。

有親戚朋友來家串門,都會看到小冬子捧著書坐在炕上看。就都會說,“這孩子這么愛看書,咋不上學去呀,將來能當個大學生呢。”

“她自己不愿意去呀。”爸媽就會這樣回答。

當又一個春天降臨,榆錢飄香的時候,小冬子跟媽媽去大地里種豆子。媽媽在前面刨坑,小冬子拿了個小筐,里面裝滿豆種。她按媽媽的要求把每個坑里放上三四顆豆子,然后用腳把土填上,把豆子蓋住。這是一個簡單的活計,也并不累。風暖暖的,吹得人心里癢癢。

“我還要上學去。”這個念頭在春風的輕柔愛撫之下,在小冬子的心里發了芽。

在家呆了大半年,整天閑呆著,不是望天兒就是喂雞,不是睡覺就是干活,要不就是翻那幾本快要翻壞了的書,真是夠夠的了。她站在當街前,看著別的孩子都背著書包上學去,又背著書包放學回來,心里慢慢便滋生了羨慕之意。學校里曾經留給她的不快也慢慢消褪了。如果重新上學去,就不會再跟原來的同學們在一起了,她會有新的班級,新的同學,新的老師,也許一切就全部改變了呢?也許還會像一年一班時的那樣快樂呢?

這樣想著,想要上學的心情就迫切起來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