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在談管教∣你真的了解管教么?

這段時間的文章一直在講界限問題,是因為在我這么多年與孩子打交道的過程中,不論是自己的孩子,還是學校里的那一大群,界限意識都是有效解決沖突的前提,也是對孩子進行管教的必要基礎,不可謂不重要。

說了那么多有關界限的內容,都是在為談管教打基礎。而對于現(xiàn)代關注科學育兒的年輕一代父母來說,“管教”(Discipline)絕對不是一個陌生的名詞,但卻是一個在現(xiàn)代被賦予了全新內容的概念。

所以在分享任何有關管教的技巧和經驗之前,我想從試著宏觀上探討一下,到底什么是管教?我們?yōu)槭裁葱枰芙涛覀兊暮⒆??管教理念和技巧那么多,到底要怎么選?

現(xiàn)代管教不再是“簡單粗暴”的傳統(tǒng)管教方式

曾經一聽“管教”這個詞,就全身不舒服。父母那輩對我們的管教不是在潛移默化、日積月累中進行的,而是要么就是始終嚴格,要么就是“這孩子無法無天,不管教管教不行了!”

所以不但在中國,在全世界大部分國家,在現(xiàn)代管教出現(xiàn)之前,傳統(tǒng)管教都是與各種嚴厲的懲罰方式劃等號的。以至于現(xiàn)代管教方式出現(xiàn)之后,家長們對其的接受態(tài)度也是十分微妙復雜,特別是對于那些摒棄了傳統(tǒng)管教方式,誓要給孩子充足的“愛與自由”的家長們。

那么現(xiàn)代管教與傳統(tǒng)管教到底有什么不同之處呢?以下的一段話引自我的CDA(美國的幼師從業(yè)資格)培訓:

管教是教授和訓練的能力,但是它總被等同于懲罰。管教不是懲罰。管教關注如何教授孩子正確的行為,而懲罰關注糾正不好的行為。管教是一個持續(xù)的引導孩子的學習過程,它對孩子的身體以及社交的成長都有好處,并且教授自我控制的技巧。當你管教一個孩子的時候,你在培養(yǎng)他們成為社會有貢獻的一員。

所以養(yǎng)育者們請注意,現(xiàn)代管教與傳統(tǒng)以懲罰為主要手段的管教最大的不同就是,管教是有計劃地、系統(tǒng)地、結合了養(yǎng)育者育兒理念的一系列前后呼應、結構完整的行為引導和糾正,是經過了充分的思考的行動;而懲罰很多時候發(fā)生在當下,沒有事前的溝通,很多時候也缺乏一致性,有些甚至僅僅是因為成人看不慣而無法接受的孩子的正常行為而被采用。

通過管教糾正行為只是管教內容很小的一個部分,如何發(fā)現(xiàn)并滿足孩子未被滿足的需求,以及如何引導正確的行為才是管教的目的;而懲罰的目的以及孩子所能學習到的結果只有一個,“停止那個行為!”

另外管教不僅僅只針對孩子的行為,還涉及一系列對于養(yǎng)育者的要求,例如采取適當管教態(tài)度的重要性,在管教前先與孩子建立良好聯(lián)結以建立管教基礎的必要,需要對于孩子不同成長階段的行為特征和心理特性進行學習和了解等等等等,是一個非常復雜而系統(tǒng)的體系,可對我們現(xiàn)代養(yǎng)育者對孩子的有效養(yǎng)育提出了很大的挑戰(zhàn)。了解了現(xiàn)代管教方式之后,可就再不能“一言不合就開罵”,甚至是“開打”了。

為什么需要管教?管教與“愛與自由”的關系,到底是兩者選其一,還是一脈相承?

現(xiàn)代育兒態(tài)度在過去的一個世紀內不斷地在發(fā)生重大變化,這里就拿我最為熟悉的美國育兒理念發(fā)展變化過程舉例來說。

美國一百年前育兒理念隨著關于兒童的科學研究的發(fā)展而開始產生變化,出現(xiàn)了很多不同的聲音,總體來說新思潮在涌動,傳統(tǒng)方法仍然盛行,父母們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頗為迷惑,有點像現(xiàn)在的中國年輕父母所面臨的現(xiàn)狀。

到了五六十年代左右,開始出現(xiàn)有影響力的育兒觀點,例如鼓勵家長“你知道的比你想象的多”的斯波克醫(yī)生,提出“足夠好媽媽”的心理學家溫尼科特,都是在鼓勵成人與孩子建立親密的聯(lián)結,創(chuàng)造堅實的育兒基礎。而隨后應運而生的“積極養(yǎng)育(Positive Parenting)”風潮,則充分鼓勵父母以積極的態(tài)度與孩子建立平等和相互尊重的關系,呵護孩子的自我價值感,給孩子充足的愛和自由,以幫助他們充分地發(fā)展?jié)撃?,順利地成長為他們自己。

在對于孩子的傳統(tǒng)約束全面解除,父母們也終于可以無所畏懼地愛自己孩子的時代第一次到來之際,同時也出現(xiàn)了擔心的聲音——既然傳統(tǒng)的有損親子關系的管教方式已經行不通,那我們對于孩子要怎么管教?作為成人,總不能放棄對于孩子的管教吧?

這就要涉及到管教與“愛與自由”的關系——不是兩者選其一,而一定是一脈相承的!沒有管教的“愛與自由”是沒有根基的,那樣的愛是“溺愛”,那樣的自由是“侵犯他人自由的自由”。

八十年代開始出現(xiàn)許多關于現(xiàn)代管教的書籍,意圖幫助家長在給予孩子愛與自由方面設限,當然其內涵也經過了不小的革新。原本主要由宗教教義定義的行為原則,變成了價值觀和目的性更加人性化的管教指導性思想。

從價值觀上來說,我們作為成人養(yǎng)育孩子的重大責任之一,就是管教引導他們學習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一員。孩子的社交和情感能力無法天然產生,一定是靠學習而來,如果我們在這一點上沒能成功地幫助他們成長,這樣的孩子進入社會之后會受到很大的挫折和打擊。作為天然社會性動物的我們,如果不能與他人建立健康的關系,將直接影響到我們的生存狀態(tài)!這一點心理學家Jordan Peterson說得最為直接:

我們作為家長的任務,就是在孩子到達四歲之前讓他/她成為讓別人有社交欲望的對象。這是成人最重要的任務,但很多人不知道,你需要將這點深刻地印入腦中。

而從更為實際的層面上來說,現(xiàn)在被大力倡導的父母的“無條件的愛”,其實也是有產生的前提的。父母如果不能有效的管教自己的孩子,與孩子之間的互動多為消極體驗,例如睡前需要大戰(zhàn)一場才能好好入睡,吃飯要軟磨硬泡才能吃下一口,時間久了我們會發(fā)現(xiàn),對孩子的愛意會慢慢被消磨,不滿和怨恨卻會增長——別驚訝,成人和孩子之間的互動與所有人之間的互動產生的效果沒什么兩樣,就是一個積極體驗與消極體驗的比例問題。

親子關系越來越走下坡路,都是因為,孩子沒有學到正確的與他人相處、產生良性互動的方式,導致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親子銀行存款”只有消耗沒有存入,最終甚至會變成“欠債”狀態(tài),這時關系就就將進入惡性循環(huán)。

所以“熊孩子”是萬萬要不得的!對于社會,對于自己家庭,他們將會是不受歡迎的對象,而這一切的后果——家長管教失職的后果,都將由年幼的孩子來承擔,他們將面對一個充滿虛偽善意,或者冷漠隔離,更甚肢體語言暴力的世界,多么殘酷!

管教技巧和育兒理念那么多,到底怎么選?

中國的育兒理念變化受到西方的影響很大,新思潮的傳入和影響擴大都在過去的這二十年間。一開始傳播的速度還比較慢,傳播先進育兒理念的書也多數(shù)由為數(shù)不多的幾個國內育兒先鋒人物撰寫?;叵胛椅迥昵暗挠齼褐酰少I的書還不多,把幾個育兒專家的書買全了也就沒什么其他選擇了。

那時候的書,主要談的都是理念,也比較符合當時中國的現(xiàn)狀,“愛與自由”對于視傳統(tǒng)教育方式為唯一途徑的中國養(yǎng)育者們來說,的確是需要好好大力提倡一番的理念。不過談管教的書似乎接上得有點慢,具體的行為指導就更是少,導致父母們在接觸新理念的同時,覺得似乎又少了一些什么,就這么撒了歡的放開能行么?

最近的兩年回國買書,發(fā)現(xiàn)關于幫助家長進行管教實操的指導書多了起來(主要是國外直接翻譯過來的書),這是個喜人的現(xiàn)象,說明家長們已經不再滿足理念的接觸,希望更多的能夠了解——到底什么才是正確的做法?不過選擇一多,煩惱也多了起來,那么多名目眾多的談管教的書籍,似乎各有各的一套體系,到底該怎么選?

回首我這五年的育兒道路,再加上三年時間密集地與兒童的相處,同時通過大量理論和體系的學習和整合,現(xiàn)在的我堅定地相信,在育兒方面沒有最好的理論和方法,只有最適合的。因為每個人都有他/她自己的育兒起點,有不同的育兒期待,所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育兒道路要走。成長之路沒有直達列車。

我們作為養(yǎng)育者能做的就是,明確自己選擇的到底是什么?要做到這一點,需要首先回答三個問題:

我們每個人的育兒起點在哪里?

我們希望的育兒產出是什么?

要達到這個產出的方向在哪里?道路是哪一條?

例如你的育兒起點是想從傳統(tǒng)方式向現(xiàn)代養(yǎng)育方式改變,希望孩子成長為他/她自己,那么先從理論入手,多接觸新式的愛與自由的育兒理念,會是不錯的起步。我在懷孕的時候就是這個狀態(tài),相信很多的爸爸媽媽也是,孩子還沒出生就先開始構造理想了~

一般孩子過了一歲都會開始提出越來越多的要求,也是父母開始煩惱的時候,到底什么可以滿足什么不可以滿足呢?如果你的育兒到達了希望能夠教給孩子適當?shù)男袨榉绞剑M⒆影l(fā)展良好的社交能力——同時不要天天把大人們鬧得雞犬不寧的階段,那么閱讀適合你的管教類書籍就會給你很好的啟發(fā)。

如果你覺得光有效管教還不夠,還希望能夠與孩子建立更進一層的溝通渠道,了解他們埋藏最深的需求,與孩子建立更積極的聯(lián)結;你希望自己的孩子視自己為最值得尊重的領導者、能吐露心聲的咨詢者、從內心深處緊密聯(lián)結的最信任的人,那么讀一些有經驗的咨詢師寫的關于溝通、聯(lián)結的書會教給你很多的新知識。

如果你希望孩子可以進一步成長成為“身心靈”各方面都完整的人,充分發(fā)掘他/她與生俱來的潛能,那么可以考慮送他/她去真正做到了實現(xiàn)創(chuàng)始者理念的非主流教育學校。如果你不放心國內的非主流學校,又還是非常希望孩子能在精神性以及個體特性方面都能得到充分開發(fā),那么…請自學全套教育體系,然后你也能當老師了(哈哈?。?/p>

過兩天將發(fā)送當下流行管教類書籍分析以及推薦,敬請同樣關注!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