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一直相信,愛是恒定的。你在這個人身上傾注的感情多了,將來你給別人的就少了,反之亦然。
有人在知乎上悄悄找我傾訴:
她說她和男朋友在一起一年多了,一年多磕磕絆絆的事情不少,可他們都挺過來了。她本來都打算和他一起好好過日子的。
可是近一段時間,他們常常吵架,她敏銳的感覺到對方對自己沒那么上心了,并且發現男朋友迷戀上了賭球,常常把生活費輸光還要找她要,這種情況已經持續好幾個月了。
她的家境一般,打了好幾份兼職也填不滿空缺,想要問問我怎么辦。
恩,這種情況下一般的姑娘們早就分手了,還留在他身邊幫他還債是因為善良,歸根結底是感性用事。
可我們都知道賭博是個填不滿的無底洞,它會腐蝕人的心智,踐踏尊嚴良知,直到讓人沒有了道德底線。
一個上了大學的男生花家里的錢還不作數,已經到了好意思跟女朋友伸手的地步,而且看這描述好像還沒有什么愧疚感,將來也許就更加理直氣壯了吧。
有時候我們總是過于放大愛情的價值,從古至今,像什么浪子回頭,青樓女子為愛奮不顧身,諸如此類的例子數不勝數。好像愛情就能夠改變人的本質一樣。其實愛情這層皮囊下的人還是普通人,墮落還是奮進都是自己選的,成年人都要學會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故事中的姑娘自愿幫男朋友還債,是因為還念著舊情在。但是人的承受都有一個度,你付出的越多,你的情緒輸出的快,就會越來越逼近你心目中的那個底線,等到砝碼加夠了,指針的一端從愛情回蕩到自身這邊來,還有點理智的女孩子都知道要收手。
其實松手不松手,在外人眼里看的很明白,放到自己身上往往很多人就拎不清了,有些姑娘要么是同情心泛濫,想要拯救失足男友;要么就是舍不得沉沒成本,覺得自己給對方幫了很多情感和金錢上的忙,將來沒準都會還回來,還會對自己更好,那現在分手就不劃算了。
其實這些都算得上是妄想了,一個男人,他要是決心對你好,絕對看不得你受苦,他是不在乎你了,他連自己的尊嚴都不要了,才有現在這種情況。
而且男人的愛情是遞減的,一開始愛上你,對你好,是很自然而然的,不在意你之后,你再想讓他重新愛上你,很難。
如果就這樣一直堅持到底線崩潰,在感情中屬于用力過猛了,會不利于開展下一段感情。
所謂“及時止損”的原理,很多姑娘們都信奉這一點,因為愛情一旦開始自我消耗,死不放手,重要的東西會越丟越多。
2、
我見過有些婚姻不幸的女人,她們大多有一個在我看來根本不值得被愛的丈夫,也許是因為買彩票,也許是酗酒。
而她們渾然不覺這有什么危害,努力賺錢,自己養家,還要看丈夫的臉色。在這種家庭里委屈求全的時間長了,整個人的性情都會發生變化,給點陽光就燦爛,很會被其他人的小恩小惠打動,也很容易出軌。
我看報紙的時候,有一次注意到一個很離奇的故事:一對夫妻都沒有什么文化,丈夫沉迷于打麻將,讓自己的妻子出去賺錢,妻子在路上摔了一跤,流產了,接待她的小診所醫生對她有非分之想,她一開始都并沒有很糾結地就同意了。故事的結局是,她伙同那個醫生一同給丈夫下毒藥,以故意殺人罪被捕。
情節非常戲劇化,以至于我來回看了兩三遍都不相信是真的。你要說這個故事中的妻子是惡人,也許法律上會是這樣判定的,但是生活是不問對錯的。我非常心疼這個女人,一個沒有責任心的丈夫,還伴隨著偶爾的家暴,帶給她的是長期的生理和心理恐懼,在這種極端地基礎上,只要一點點的安慰和關懷,都不用什么成本,她就愿意奉獻出她的一切,而身體就是她最珍貴的本錢。甚至最后,她要為這段不倫之戀的后果,賠上名譽,甚至毀了一生。
3、
忘記是哪個作家說的:
一段感情,要找一個能夠滋養你的人,如果找不到,至少要遠離消耗你的人。
這句話可不只是說說那么簡單。
很多女生的思維很傳統,不說把全部的時間和經歷放在自己身上,偏偏要講究什么奉獻精神。好像男人用全部的精力去成就自己事業,她最大的榮耀就是站在這個男人身后,默默付出一切一樣。
這樣的花兒還沒開放,好像就已經枯萎了。
歲月漫漫,一切用荷爾蒙承載的情,都會像香煙一樣徐徐燃燒,最終化成虛無的白氣散掉。有時候愛情的神性在漫長的生活中廝磨褪色了,最后伴隨你走完一生,在黑暗中支撐你安撫你的,是伴侶的人格與品行。
所謂消耗性人格的人,會消磨你對美好生活的感知,吞噬你的喜悅、幻想、以及其他所有的正面情緒,讓你對逐漸到來的日子越發的絕望,直到和他一起墮落。
滋養型人格就不一樣了,畢淑敏曾經說,愛情是女人最好的保養品。
這種愛人會讓你遇見更多層次的自己,你在和他相處的過程中,也在不自覺地探索更好的可能性,他支持你的夢想,讓你更有底氣去抵御世事的蹉跎。因此,看一個姑娘的男朋友靠不靠譜,就看她戀愛后是否會越來越自信,越來越漂亮。
愛情的主要方面,不在于愛的對象,而在于愛的主體,是否是源于沉冷嚴峻的判斷。
你只有先用理性給自己的感情搭建起一個框架,真愛才能在其中流淌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