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周末,跟閨蜜一家在北郊踏秋。看著她家女兒乖巧可愛,溫暖貼心,再看看我家這個小調皮,我羨慕極了。
可誰知她說:“哎,這有什么羨慕的,別羨慕了,你知道,我養女兒是有多擔心嗎?就怕她遇見什么壞人。”
她老公說:“我們現在最緊張這個。尤其是前幾天看了那個新聞后,我現在都不敢送女兒單獨去上興趣班了,就怕她安全出什么問題。”
是啊,看到這個新聞,哪個做父母的不心疼,不擔心孩子的安全?別說是女孩了,男孩也擔心。
有調查顯示,在中國,有9.5%的女童和8%的男童都曾遭到過不同方式的性侵害,總數高達2500萬人,而且多數都是熟人作案。
這些數字實在觸目驚心,警醒我們對孩子的保護決不可又有絲毫的掉以輕心。
但退一步說,無論父母多么努力,也無法做到24小時、無縫隙貼身保護,孩子總有獨處、落單的時候,所以,教會孩子自我保護、遠離性侵害更關鍵。
這兩天,我無意間看到了美國How To Tell Your Child機構制作的兒童防性侵視頻。看完感嘆,有時候不得不服氣老美在這方面的專業性,動畫視頻內容簡單易懂,又實用有效。
強烈推薦和孩子一起觀看、討論,讓孩子趕快操練起來,用科學的方法辨別壞人、保護自己。
2
視頻內容一點不復雜,三步就可以教會孩子“防性侵”的安全知識:
01.
教孩子識別壞人
在教孩子怎么保護自己之前,老師先問了一個問題:“怎么辨別壞人呢?”
對于壞人,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看法,不過他們的認知僅僅只是限定于“壞人有大大的牙齒、血紅的眼睛,巨大的手和邪惡的笑容”。
老師一個接一個“吹破”孩子們關于壞人的天真想法,并告訴他們壞人并不等于長得壞。
有的人甚至長得很好看,看上去很和藹,很炫酷,還有各種美味的糖果和禮物。
這下孩子就困惑了,既然壞人看上去很友善,那怎么才能分辨出來呢?
02.
教孩子認識隱私部位
警惕5個警報
直接從外表分辨“披著羊皮的狼”確實挺難,老師轉而教孩子如何識別壞人的“壞行為”。
在此之前,需要先教孩子認識身體,并知道自己的隱私部位。
一般,在生活中,我們都習慣性地告訴孩子泳衣遮住的地方就是隱私部位。
這種方式雖然簡單,但是通過這種描述孩子只能知道一個大概的范圍,并不真的明白哪些部位是隱私部位。
對于這個方面,其實大可不必諱莫如深。我們可以跟老師一樣,非常坦然地告訴孩子:
男孩的生殖器官和屁股是隱私部位,女孩的乳房,生殖器官和屁股是隱私部位。
這些部位是不可以給外人看或者觸碰的。
如果有人要看你的隱私部位,或者讓你看TA的隱私部位,叫做“視覺警報”。
如果有人談論你的隱私部位,叫做“言語警報”。
如果有人觸碰你的隱私部位,或者叫你觸碰他的隱私部位,叫做“觸碰警報”。
單獨與陌生人在一起,叫做“獨處警報”。特別要注意的是,父母不在身邊,不要接受陌生人給的糖果。
如果有人擁抱、背、親吻你,叫做“擁抱警報”。
這五個警報都是危險信號,我們要孩子明白,當有人對他做出這5種行為任意之一時,他就可以判定“那個人”是個壞人,要勇敢地對他的行為說“No”!
03.
與孩子共建
“照顧者”名單和“愛心圈”
那有沒有例外呢?當然有!這也是視頻內容科學專業的地方。
爸爸媽媽可以
不過,只能在必須幫孩子洗澡,或者孩子隱私部位受傷的情況下才行。
這種方式超棒,可以幫孩子進一步明確身體的界限。明白,爸爸媽媽也只有在特殊的情況下才能觸碰自己的隱私部位。
“照顧者”名單上的可以
通常,爺爺奶奶、姥姥爺爺或者其他人也會幫忙照顧孩子,這時候,我們可以跟孩子一起列一張“照顧者”名單,列入名單的人在限定的條件下也是允許的。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不太愿意把某人的名字寫上,我們一定要引起重視,并找出原因。
另外,一定每隔幾個星期跟孩子一起重新更新并確定下名單。
“愛心圈”名單里的也可以!
除了最親近的親人之外,我們還可以跟孩子一起列一個“愛心圈”名單,這個名單上的人是可以擁抱、親親的,是孩子喜愛并信任的人。
列好“愛心圈”后,孩子就可以安全踏實地享受親人、長輩、朋友的關心和愛了。
3
當老師教完所有安全課程,還對孩子進行了“隨堂測試”,來確保孩子真的聽懂并記住了。
醫生在媽媽陪伴下檢查你的隱私部位,可以嗎?
如果一個男人觸碰女孩的胸脯,可以嗎?
如果一個照顧者幫一個男孩穿衣服,可以嗎?
如果一個男人在女孩面前脫衣服,可以嗎?
如果一個女人對女孩說漂亮的乳房,可以嗎?
如果一個女人帶一個正在跟朋友玩耍的女孩去偏僻的街道,可以嗎?
這些題目還有很多,每做一道題,孩子關于安全和危險的界限就越明晰。
和孩子一起看完前半部分教學內容后,也讓他來回答試試看,幫助他更準確地理解安全知識、掌握安全原則。
真的不得不佩服老美,用短短的7分鐘時間,就把一直以來非常困擾我們的問題解釋得清楚明白。
4
視頻的最后,更加意義非凡。當孩子問,為什么會有人想要強行背我、親我、接觸我呢?
老師的回答充滿智慧,既沒有使用恐怖的語言讓孩子害怕,又非常巧妙地給予了孩子說“不”的勇氣:
因為有一些人生病和脆弱的心理,他們喜歡傷害別人,而且,他們真的很害怕。如果你們不喜歡某人觸碰你們的方式,你們必須說“不”,也不需要害怕。
如果遭遇到這樣的壞事,說“不”永遠不會太遲,告訴你的爸媽或熟悉的人,還可以讓其他孩子遠離那個壞人。
不錯,孩子需要具有辨別壞人的能力,更需要具有對壞人說“不”的勇氣。
種種悲劇的現實告訴我們,那些受傷害的孩子,當然知道摧殘他們的是壞人,卻沒有對他們說“不”的勇氣,縱容壞人對自己的傷害,讓自己徘徊在痛苦中、久久不能自拔。
所以,當和孩子一起看完視頻時,請記得跟他鄭重其事地保證:
無論他面對什么困難和問題,只要不是主動傷害別人,爸爸媽媽會永遠相信他、保護他。不計一切代價!
下面就是由美國How To Tell Your Child機構制作的兒童防性侵視頻,全長大概7分鐘,建議給4歲以上的孩子觀看。
???
英國兒童十大安全宣言:
1.平安成長比成功更重要。即告訴孩子,安全重于一切;
2.背心、褲衩覆蓋的地方不許別人摸。有拒絕被親吻與觸摸的權利;
3.命第一,財產第二。告訴兒童在遇到暴徒時有權獲得朋友的幫助或堅決拒絕暴徒的要求;
4.小秘密要告訴媽媽。當孩子向大人說實話時,大人應當馬上信任孩子,并及時幫助他們;
5.不吃陌生人的東西。不喝陌生人的飲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
6.不與陌生人說話。生人敲門可以不回答,不開門。告訴孩子,對陌生人不理睬是對的,小孩沒有能力幫助陌生人。大人絕對不會認為這是不禮貌的;
7.遇到危險可以打破玻璃,破壞家具。告訴孩子,在緊急之中,他們有權大叫、大鬧、咬人,甚至打破玻璃,破壞家具,這些都是可以的;
8.遇到危險可以自己先跑。遇到壞人、地震、大火孩子應當果斷逃生,拔腿就跑;
9.不保守壞人的秘密。如果遇到壞人欺負自己,一定要告訴家長;
10.壞人可以騙。遇到壞人,可以不講真話。機智應對,才是好孩子。
5
相信近期曝光的“虐童”惡性事件對很多媽媽都是一個警醒,如何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性教育成為媽咪們焦慮的問題。從繪本入手是個好用的方法。
以下繪本值得推薦。
01. 不要隨便摸我
如果有成年人隨便摸你,你會勇敢地大聲說“不”嗎?如果有人給你不喜歡的親吻,你會勇敢的拒絕他嗎?如果有人總是欺負你,你會勇敢地大聲說“不”嗎?
02. 我從哪里來
每個孩子都在某一天會問及“我從哪里來”的問題。可是,真正能直面孩子的問題、解答孩子的疑問的家長卻寥寥無幾。
近年來,不乏兒童受到侵犯的新聞,可是當終于有一本科學嚴謹的性教育教材出現的時候,家長又會覺得說得過于赤裸裸,難以啟齒。
我們希望告訴孩子其中的科學奧秘,讓孩子向生育的奇跡致敬,讓孩子敬畏生命,對自己的身體產生認同感。
03. 小雞雞的故事
孩子在家中很容易發現自己的身體與爸爸媽媽的不同,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容易發現自己和異性小朋友身體上的不同。
當他(她)發現異性與自己*的不同是生殖器部位的時候,他們會對生殖器產生極大的好奇心。很多孩子會問父母“為什么男孩和女孩不一樣?”
其實,在孩子的眼睛里,生殖器和眼睛鼻子耳朵一樣,是他們身體的一部分,他們希望了解這個器官...
04. 乳房的故事
你的孩子是不是曾對媽媽的乳房產生過好奇?他(她)是不是有時會想要摸摸媽媽的乳房,或是問過“媽媽的胸部為什么比爸爸的大?”
這個時期的女孩,已經開始將乳房作為女性的身體標記,并將這個標記與自己的性別統和。這個階段的男孩,也常常會對媽媽的乳房感興趣。
當遇到這樣的情況,可以自然平靜地告訴孩子想知道的事情,當孩子了解了乳房的真相以后,他們就不再好奇了,會將興趣轉移到其他事物。如果沒有得到滿足,他們對乳房的好奇就會持續下去......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