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喧囂的市聲中,驅車到了一處熟悉又陌生的所在賞荷,恰似到了一處世外桃源。說這里熟悉是因為年年賞荷都會來此處,說這里陌生是因為次次來此,都伴著陽光,“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是我最喜歡的美景和詩句,即便是夕陽,灑在荷塘里,仍是一片燦爛;而這次我們卻是在如注的雨簾中,撐傘走在荷塘邊。
雨中的荷塘最吸引人的地方,我想莫過于是荷葉了。雖然雨如注,可是那荷卻仍然堅挺,長長的莖如綠玉,在雨中沖洗過,不覺潮潤,反覺干凈又透明。撐著那大大的荷葉,這翠綠和深綠不等的色彩,就均勻細膩地鋪開。我總是愿意相信,它們是采擷了青山綠水和蔚藍天空的顏色,加上綠玉般的莖輸送的本色,才有了眼前的無窮碧,這一抹綠色溫潤如玉,令人賞心悅目,即便是一份素顏,卻干凈中透著靈氣,詩意中沉淀成一種淡定和沉穩。
在這樣的下雨天里,你可以靜靜地站在旁邊,看著雨水調皮地跳躍在荷葉上,我該怎么描述那翠綠的荷葉包裹著白色水珠的美麗呢?雨水調皮地跳躍在荷葉的四周,不知是不是也陶醉于這純粹的綠色,還是醉心于那一絲皺紋也無的光潔面龐,小水珠裂成好幾瓣,一路坐著滑板車滑向底部,殊途同歸,又合聚成一粒珍珠,在這個特有質感的綠色果盒里滾動。就在這左右搖晃當中小水珠越來越大,荷葉的傾斜度也越來越大,突然荷葉側傾,一條長長的水線麻溜地沿著壁沿向下奔流,余下荷葉彈回原處,等待下一個輪回。于是收集雨水,給水珠們修一條出路成了我最有趣味的活動,圓圓綠綠的果盤,白色飽滿的水珠,狹長瘦弱的水線,倒完一個再倒一個,我們是不是相看兩不厭呢?
在這下雨天里,荷塘中既無蜻蜓,也無蜂蝶,只有雨水盡情撫慰那羞澀打著的朵兒,裊娜開著的荷花。堅挺的依然堅挺,直刺蒼穹;盛開的或依然飽滿圓潤,或花瓣凋零,露出黃色的花蕊和已然成型的蓮蓬,在這寂靜的雨天里,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蓬勃。
站在這荷塘邊,總是不自禁地要想起《愛蓮說》: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溢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所以古人說,蓮,花之君子者也。我們總是特別欽佩蓮的這種高潔自愛,可我卻更想追問:爾何至于此?
來自地底,生于污泥,環境何其污濁!可出頭的那一刻卻冰清玉潔,不可褻玩!其內心該是何其強大!意念何其堅定!我想它定然知道自己內心最想要的是什么,為了這個目標無論在地底蟄伏多久,都是斷然不愿放棄的!它定然還有一顆包容而柔軟的心,任何成全都是歷經滄桑之后的水到渠成,污濁和屈辱是必然的考驗,包容和忍耐是有力的還擊,于是最后的綻放才會那么圣潔而動人,釋迦王子的悟道成佛不就是這樣的過程嗎?而最后靜坐蓮花臺的佛身才能讓人頂禮膜拜!
人們喜歡說草木無憂,我更想說的是無懼,因為懂得規律,懂得順應,一切順其自然,所以無憂無懼。蓮,花之君子者也。或者,蓮,只是自己,如此而已!
雨,還在下,人仍來來往往,可這荷塘,我只聽到葉和花對生命之美的嘆息,深沉悠遠而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