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很有趣的童話故事。第一節先自讀課文,解決生字詞,然后小組講故事,再找了三個學生講故事。之后,在小組內表演故事,然后找了6個小組來表演故事。第二節,每段讀,找來四個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然后小組內分角色朗讀。教了兒化音的讀法。然后概括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情。然后讓學生自由提問題,或者談感受。問題:“結尾是不是少點什么”有幾個學生給出了結尾,路家赫說“狐貍一溜煙就跑了”。我評價:一溜煙用的很好,說明狐貍害怕了,跑的快。問題:“為什么是狐貍跑了過來,而不是走了過來”,有學生回答“因為他怕來晚了,奶酪被吃掉”“因為他想吃奶酪,所以快點過來”又有學生問“為什么不是沖了過來”有學生回答“狐貍怕把奶酪撞壞了”“狐貍怕小熊看出他想吃奶酪”。有學生問“狐貍笑了笑,狐貍為什么笑”,有學生回答“高興地笑”我糾正“狡猾地笑,用笑來掩飾自己”再讓學生找出第二次笑,這次是詭計得逞后,得意洋洋地笑。
感受:
1.充分給學生表現的機會,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分角色朗讀,講故事,表演故事,不僅僅提高興趣,而且對課文有了更深的理解。
2.課堂不是幾個學生展示的舞臺,通過同桌之間,小組之間的交流,讓每一個學生都有表達的機會。在交流中,自己的語言表達也得到了鍛煉。
3.沒想到在課文沒有學的情況下,學生們可以提出這么多有價值的問題,而且回答的還很到位,思維的火花四射。把課堂給學生,學生會把精彩給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