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天寫了篇兩千字的長文,寫得特別用心,這大概是這個月寫得最走心的一篇文章。
寫的過程,整個人是打開的,舒展的,處于一種自己全然看見自己的狀態之下。
寫完之后,再一次感受到了體內能量的涌動,每次完成一篇文章,成就感和滿足感油然而生。
文章順序其實可稍作調整,但是迫于時間緊急,馬上十二點了,不想浪費公眾號當天發文的次數,當時修改已經不及了,因此就發布了。
改天有空再把文章迭代一下,內容也可以再完善一些,結尾繼續優化。
這篇文章,是看了夢夢老師的一篇關于不寫作的“失去感”之后,觸動很深,因此馬上進行了深度思考之后的輸出。
發布這篇文章之后,我想到了“好文章都是修改出來的”這句話。
我沒有好好打磨內容,自己再仔細讀起來,發現存在諸多問題:
1.順序雜亂
2.沒有闡述清楚“失去感”是什么
3.結尾完全可以圍繞主題再優化一下
4.標題也不太好
今天我在想,有時候,與其十天寫十篇水文,不如十天寫一篇有深度,有價值的文章,刻意練習,精打磨內容,用考試的心態去完成一篇文章,讓這個作品能夠達到自己能力的最高處。
每一篇文章,都是自己的作品,完善作品,是基本的要求。
寫作于我而言就是這樣,很多時候如鯁在喉,不吐不快。
我發現,當自己聚焦一個點去仔細拓展思考時,會逐漸由淺層思考過渡到深度思考,并且聯結到一些相關的知識,這大概就是融會貫通吧。
比如周嶺老師說的覺醒,我手寫了三遍,一邊寫,一邊默念,才發現其中奧妙。
我的思維會下意識的跟著筆下的每一個字在進行思考的探索,由淺入深,逐步推進,將一句話分解,進而提煉出一些小標題。
爭取以后,好好寫每一篇文章。
2,下圖為今天工作閑暇之時的思考,手寫的感覺,真的太好了!